如果顺风车机制变成派单制,车主不能选择乘客,只能由乘客选择车主,这样做合理吗?你怎么看?

Bug7170


从产品罗辑的角度来看,顺风车改成派单制是非常不合理的,如果实施的话毫无疑问会导致大批私家车主退出顺风车平台。如果没有足够的车主接单,乘客就打不到车,那顺风车平台就名存实亡了。

首先,私家车与顺风车平台是弱依附关系,私家车主并不靠顺风车养家,只是分摊有钱而已。平台设置过多的要求会给私家车主带来很多的麻烦,吃力不讨好的事没有几个人会做。

其次,顺风车和专车快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产品,定位和价格完全不同,不可能使用一样的规则。顺风车主与乘客是互助关系而非服务关系,说白了彼此的地位是平等的,不适用服务行业标准。

再次,顺风车的主体是车主,是否顺路和接单与否取决于车主,而非平台和乘客,平台派单相当于把风险转移给了车主。在这种情况下,合乘成功的概率会很低。

改成派单制实际上改变了顺风车整个的规则,表面上看乘客是安全了,杜绝了某些别有用心的车主挑选乘客作案的可能,但车主的风险却增加了,完全不确定自己接到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是否真的顺路。少了车主,顺风车也就不存在了。

要解决顺风车安全问题,比较实际的是严把入口,加强对司机背景的调查,必要时引入心理测试体系,剔除心态不健康的车主。其次是完善接单机制,限制每天接单数量,同时加强行程监督。

但无论怎么改,没有人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实际上任何产品,乃至我们整个社会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安全。人不是机器,没有办法精确的安排统计。

顺风车是真正的共享,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希望可以良性发展下去。


数码八哥


这种方式,很不合理。顺风车本应该是双向选择,车主也有选择乘客的权利。做为车主,如果接过的乘客满意?下次发单,我就愿意接。许多乘客,我不喜欢的,我可以不接。比如,我家附近有几个乘客,经常到出发的时间,都没有人接,就是因为附近的车主对他们都了解了,都不愿意接。所以,我反对派单,

晚上,有时下班晚,回家的时候,我都选择不接酒店或娱乐场所的单,以前不知道,接过喝完酒的,上车,没完没了的说话,酒气熏天,特别讨厌。如果派单,自己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龙井老头865



首先要更正一下提问者的观念,顺风车不是出租车和网约车,你用打不到车的说法是错误的,顺风车属于合乘的范畴,车主和乘客不是雇佣关系,所以不存在打车的说法。现在很多做顺风车的乘客都把自己位置摆错了,以为自己坐的是网约车,所以坐顺风车的时候不要对司机吆五喝六的,开顺风车的司机大部分比你身价高,坐顺风车首先要摆正心态。有顺路车你就坐没车就算了,顺风车没有义务保障每个人都能坐到车,做不到顺风车就坐公交车,出租车去。其次顺风车属于你情我愿的的合乘模式,如果是使用派单的模式就成了出租车网约车了,对于车主来说强买强卖肯定是接受不了的,你派给我一个不顺路或者距离比较远的我还要去?顺风车不是为了赚钱,所以如果不顺路或者距离比较远的话,对车主来说既耽误时间又不划算了,自然就没有接你的必要了,所以采用派单的模式是不可取的。


售后服务技术总监


问题与描述不相符,描述说的是网约车(俗称快车或专车),问题说的是顺风车。



事实上,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简单说,官方认可的“顺风车”就是指,1)车主先发出行信息或线路,2)乘客选择顺路车合乘,3)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

因此,合规顺风车必须是车主先发线路,然后乘客挑选顺路的,这个先后顺序是“顺风车”还是“经营行为”的重要区分之一。

也就是,先有供给再有需求,然后平台撮合,否则,就涉嫌非法营运了。

当然,认定构成非法营运的另外一个要素就是成本分摊,如果收费过高,就偏离了共享本意,又变成牟利或营利了。

因此,乘客挑顺路的司机,是顺风本意,而司机挑顺风的乘客,则很容易滑向非法营运。

当然,平台在撮合信息时,是否允许司机挑选顺路乘客,也并未禁止,核心是平台先记录了车主出行线路,然后把希望顺路的乘客推送给司机,最后双方达成合乘。

如果希望顺路搭顺风车的乘客较多时,限制或禁止司机选择同乘乘客,也有点强人所难。


李俊慧


反问一下:知道什么是顺风车吗?做过顺风车吗?开过车吗?想过私家车车主为什么做顺风车吗?

理论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犯罪者,除了蓄谋已久的犯罪,很多犯罪都有偶发性、突发性,不能一出事就彻底否定彻底打死,更不能一边倒的把车主和司机当做强奸犯、抢劫犯和杀人犯来防,不可否认垃圾车主和垃圾司机尤其是黑车司机心态的确实有,但同样垃圾乘客也不少,在国民素养整体还不够的大背景下,都要理性反思带动国民素养和社会氛围向好的方向转变才是王道。

另外当前很多顺风车车主都是私家车车主,我就打到过捷豹奥迪,这些车主和一般的司机有以下不同:

1.绝大多数都不是靠顺风车来赚钱讨生活的,就是分担点油费,这就决定了绝大部分车主不可能装孙子去提供其他任何附加服务,甚至不愿意被乘客点评,乘客要先有心理准备和自知之明,滴滴平台更要事先准确告知双方注意事项,不可以有模糊和暧昧的空间。

2.车主对路线有绝对的主动权甚至对走不走都有决定权。车主对路况的熟悉与否、交通状况的变化等,甚至很多时候有事临时取消了,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有些乘客习惯了司机提供服务,什么等人、开门、拎包,甚至不提前说明自己的情况让车主措手不及导致双方都不愉快,不反省自己就怪别人。

3.当然的车主心态,很少有司机心态甚至都不愿意被当做司机,尤其不想被乘客当做专职司机使唤。大不了不拉,我的原则是下次再也不拉那些不懂得尊重车主,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乘客。

4.强烈谴责痛恨那些破坏顺风车名声的司机和乘客,你们的破坏弄飞了普通劳苦大众的美好。

最后本人跑了一年顺风车,因为上下班比较远很固定,总体愉快,遇到的还不错,我的心得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比如不拉近的尤其是早晚高峰期间,不拉低分的,不拉不好沟通的,不拉要求多的,不拉带宠物的,不拉去医院的和从医院出来的病人、不拉有大型行李的、不拉……

当然也会严格要求自己,比如提前沟通告知我到达的时间和确认停车上车方便与否,不说忌讳的话题,遵守法律法规等。

最后顺风车是互助共赢的,愿大家一路愉快。


爸爸的探寻


拉过一些顺风车,都是北京市内,出去办事情或者上下班顺路。不仅仅是挣个油钱,更多的是能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乘客,很多都在自己的领域颇有建树,真实的感受到北京的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和很多乘客闲聊,都受益匪浅。但作为车主,有几次长途,几百公里,都是单人单车,却并没有敢带顺路的乘客,原因在于,第一,考虑自身的安全,第二,时间太久,自己开,想停就停,想歇就歇,想看个风景就看个风景,拉上顺路乘客,还得考虑及时到达,顾及乘客的想法,万一遇到性格怪异思路清奇的,或者一路懵葫芦只知道打盹睡觉的,坏了心情。可惜了这个平台,虽然对滴滴公司确实印象颇差,但平台如果运营得当,本是好的平台。但反观目前监管部门的整改思路,即使平台再上线,也恐怕以后不会再做顺风车司机了。系统派单,无法确定乘客素质优劣,无法预知实际的行程,我怀疑还有多少车主愿意拉顺风车。这和专车有什么区别?我同时作为顺风车乘客,有很多次,没有顺路车主,只好打快车或专车,虽不是全部,但有不少次,当车辆的档次低,卫生差,司机的素质低的时候,都颇怀念顺风车,毕竟顺风车是私家车。另外,至于监管思路,建议重温电影少数派报告


百年老猫猫仙


提问者以及少数有此想法的那些(不做解释,应该都懂)乘客们,你们真的以为司机是猪吗?而且是顺风车司机。咱们分析下情况,需要顺风车的乘客一般是行程比较远,交通不便利,然后图个方便便宜,自身有一定经济能力,但一般不是太高。而司机呢,不是全职网约车司机,因为上下班路程较远,每天来回邮费高,想着反正也是空车,顾点邮费,开个十万左右的车,经济条件也一般。从而双方达成共赢。而以上那些少数人心态错了,无底线的去要求司机单方面付出,无限刷新自己素质下限。所以顺风车司机因此越来越少,假如按提问所说,让司机进一步退让,大家觉得顺风车还会存在吗?


星海威天


派单这事是很不切实际的,肯定会造成顺风车九成以上司机退出,对打分系统也有毁灭性影响,试问那些作奸犯科的是正经开顺风车的么?再问滴滴是正经在做顺风车么?顺风车才是应该大力发展的节能环保的共享经济,不能因为滴滴胡来就把顺风车给一竿子打死了!加强背景审查是非常好的驱除劣币的措施,整个改变顺风车的规则是非常不对的,比如可以平台信息共享,不让开快车的车辆同时去开顺风车,限制顺风车的接单量每天两次。现在这样采取派单的模式,女司机还敢接单?还有那些个评分很低的乘客,派到了接不接?派到的路线很绕很堵怎么搞?还有要挑女顾客的是不是会打电话去确认不行就撤单?非但不解决问题,反而是增加问题。不负责任的说一句,甚至会出现顺风车司机被害的事。倒是社交属性可以去除的,评论里面与驾驶服务无关的什么大长腿之类的评价都可以删除掉,用户觉得不舒服的评语也可以删除掉,这样就够了。


九纹猫


我是顺风车司机,我现在居住的地方离我老家四十公里,每个月大约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会回家,以前有顺风车时,只要不赶时间,我都会提前发单,搞点油钱烟钱。

现在如果由原来的司机选乘客改为系统派单或乘客选司机,我以后就不会再接单了,系统派的就不说了,如果让乘客选司机,必然会绕很远的路。还有,最重要的是,政府只考虑到乘客的安全,却不考虑司机的安全。这公平吗?难道乘客中就没有坏人?

综合以上内容,我觉得,可以综合大数据,服务分高的,芝麻分高的,有工作单位(公司)的工作证明的,有房产的本地户口车主可以选择乘客,乘客也可以邀请司机同行。以上条件不足的,则由乘客邀请,司机才能接单。

由于顺风车是共享绿色出行。与网约车不同,所以不能以由系统强制区配安排。至于接单量,每天两单太少,四单更合适。早上上班一单,中午下班一单,下午上班一单,下午下班一单。共享出行,应允许拼车。每个行程允许拼一单,如果拼单成成功,则一天只能接一个来回的拼车单。我觉得,这才是最实际的方法,至于价格,应有一点点小赢利,司机才有接单动力。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油钱烟。谁愿接?


暮色下的炊烟1


关于这个我还真有话说

如图所示

绕路30公里顺路程度90%

乘客对路线的熟悉程度普遍是低于司机的

如果改成派单制或者乘客选择司机

那以滴滴系统的坑爹情况来说

乘客感觉90%已经超级顺路了

那被选中的司机朋友呢

心里是不是会有100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接还是不接?

显然是不能接的

先不说这30公里划不划算的问题

只是顺路带个人回家贴补点家用

浪费的时间成本显然是太大了

很多人都说

那你可以不接

是,可以不接

那乘客会不会投诉

以前还可以沟通

现在关闭了社交功能

就是说不能沟通咯

没有提前沟通的订单出状况的概率是奇高的

当然这些情况那些制定规则的人

以及那些期望顺风车早点关停的人

都是清楚的

因为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玩死这个万恶的

顺风车

你方便了普通人的同时

却剥夺了太多人挣钱的权利

那些黑车、出租车、快车、专车、大巴、摩的等等

他们得有多恨你

你说万恶不万恶

你不停掉谁停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