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六标准的车用乙醇汽油伤发动机吗?为什么?

liwei2004


所谓乙醇对发动机的伤害,主要指的是这几个方面:

液相分离

乙醇具有亲水性,车用乙醇汽油的含水量超过标准指标后,容易发生液相分离,也就是分层现象。乙醇汽油的国标要求含水量低于0.2%,在储运环节中需要格外注意防止水汽接触。

车辆长期停放也会发生燃油分层现象,使车辆不易起动。 因此车辆连续停放不应超过一个月,尤其在寒冷地区,应该每周动一动车。

溶胀作用

乙醇对油管、密封圈之类尼龙和橡胶零件的主要影响是溶胀、老化、腐蚀、龟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橡胶油管,25%乙醇含量的汽油对其影响最大。对于尼龙油管,50%乙醇含量的汽油影响最大。而10%的乙醇汽油对这些零件的影响比较轻微。

腐蚀性

乙醇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乙酸,也叫醋酸。乙酸对汽车金属特别是铜有腐蚀作用。有关试验表明,在汽油中乙醇的含量在0~10%时,对金属基本没有腐蚀,但乙醇含量超过15%时,必须添加有效的腐蚀抑止剂。

气阻效应

乙醇的沸点比较低为78℃,蒸发的气体乙醇会堵塞油管。但10%的含量下不明显。

从具体的数据上看,乙醇含量只有10%的E10乙醇汽油对车辆是没什么伤害的。实际上如果查阅车辆的使用手册,会发现在添加燃油的章节内容中,都会有允许使用E10乙醇汽油的说明。

当然,乙醇汽油虽然不伤车,但也确实存在动力和油耗的劣势。

动力减弱

乙醇的蒸发潜热是汽油的2倍多,理论空燃比下的蒸发温度大于常规汽油。影响混合气的形成及燃烧速度,导致汽车冷启动性和动力性下降,不利于汽车的加速性。按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验,使用乙醇汽油后的40-120km/h加速时间增加12.57%。

油耗增加

汽油的热值为43.03MJ/kg,而纯乙醇的热值仅为26MJ/kg,只有汽油的61%。E10乙醇汽油中含有10%的乙醇,油耗将比纯汽油增加大约4%。

乙醇价格不到汽油的1/4,汽油中加入10%的乙醇,实际成本降低了7.5%,8块钱的汽油本应该降到7.4,可实际上却还是卖8块,而且油耗增加4%,实际相当于油价反而涨到了8.32,这才是我们反对乙醇汽油的根本原因!


大块儿板儿砖


乙醇汽油伤害发动机吗?答案其实很明确:当然不会。

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了10%的燃料乙醇,乙醇也就是俗称的酒精不过并不像医用酒精里有25%的水,而乙醇是否有腐蚀性可能稍微有一些化学知识的朋友可能都会懂得。

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含有烃基可以和钠或钾出现反应,不过钠和水都可以出现反应。醇类有机物不会和铁、铜以及最新技术的铝合金发动机出现反应,更不会腐蚀,只是对橡胶件有一定的溶解能力,但比例不超过20%是不会对车辆油路或发动机的橡胶密封件产生伤害的。

国内普及使用的是E10级别乙醇汽油,只有10%的乙醇理论和事实上都不会出现损伤。

在多省份乙醇汽油已经普及很多年,安徽地区已经使用超过10年,可以尝试去维修市场观察,超过10年的老车发动机拆机也不会有任何腐蚀痕迹。至于国六发动机,只是在燃烧和排放净化方面有一定升级,但材质没有变化,所以也不用焦虑。


乙醇汽油的缺点是:热值低、油耗高、动力有一定减弱,这些是事实,可以作为不满的原因,但总还要实事求是看问题的。


乙醇汽油应该以比纯汽油更低的价格销售,综合成本和环保税车主的亏损和做出的贡献,降级是有理由的,当然这只是美好的愿望。


另外还要辟个谣,近期总有一种说法是【德国弃用乙醇汽油中国却要普及】,这个说法确实是居心叵测,取消乙醇汽油是2008年德国一家媒体的报道,但近几年德国已经是欧盟乙醇汽油最大的消耗国,不仅没有禁用而且也在普及使用。

其次包括美国用E15~20,南美和欧洲很多国家也在使用,所以使用乙醇汽油不是中国的独创。不满可以发泄,但总要有理有据有节,否则就是泼大粪。


2020年全国普及乙醇汽油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这样的普及也算合理,否则对目前9个省份地区已经在用的车主是否公平呢?这些车主为了环保做出的贡献,其他地区的朋友也没有给予什么支持啊,难道用油也要有地域歧视吗?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选车用车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购车推荐每天更新。


天和Auto



无论是国几的发动机使用乙醇汽油都不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害,我们这里已经用了十几年的乙醇汽油了,我拆解或很多行驶几十万公里的发动机,发现发动机和使用纯汽油的并没什么区别,所以说乙醇汽油损坏发动机纯属谣传。
不过使用乙醇汽油油耗增加确实是真的,百公里增加10%左右,这相当于10%的乙醇白白浪费了,并没有起到什么降低尾气排放的作用,所以个人并不看好乙醇汽油,不过没办法,纯汽油没有卖的。


售后服务技术总监


乙醇有强亲水性,时间久了不伤发动机?加了10%乙醇,油耗上升和动力下降抵扣完,等于这10%乙醇白白花钱,也并不环保,乙醇产能过剩不是这样解决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