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旌陽區:“三微”黨建進物業 老舊小區換新顏

德陽市旌陽區在城市黨建工作的探索中,創新試行黨建引領“三微”治理模式,著眼便民惠民,全域提升和美小區建設質量。

德陽市旌陽區:“三微”黨建進物業 老舊小區換新顏

投票選舉國際商務大夏小區新一屆業主委員會

構建微組織。

城南街道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創建議事會、業委會、物業企業“三輪驅動”小區治理模式,議事會負責協商決策,業委會負責執行監督,物業企業負責管理服務,推動老舊小區協商自治、居民共治。換屆選舉老舊小區業委會9個,建立商業小區議事會7個,公開選聘小區物業5個,指導制定《小區(院落)管理規約》、《議事規則》等居民自治制度11項,協同自治能力進一步增強。城北街道針對無物業管理、無公共安防、無主管部門的“三無”小區創新劃分物業管理“微網格”,以老舊小區問題突出的秦宓社區、華聯社區和淮河街社區為示範點,將47個“三無”小區劃分到16個管理網格,探索建立網格臨時黨支部,利用“微信社區”集合起小區內的退休黨員、樓棟長,發動志願者群眾,協同力量組建起一支 “民情快遞隊”,關注物業管理、環境衛生、安全穩定等重點民生訴求,科學地調度人力物力進行協同處理,“微網格”+“微信社區”線上平臺讓志願服務更開放化、高效化、精準化。

德陽市旌陽區:“三微”黨建進物業 老舊小區換新顏

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政策宣傳,聽取收集居民群眾意見建議

收集微心願。

城南街道堅持“改前群眾議、改中群眾管、改後群眾享”的工作思路,制訂《城南街道“小二樓”(棚戶區)拆遷改造意見表》,抓實意見徵集、項目預案公開環節,將拆遷改造主動權交給居民,營造“要我改”到“我要改”氛圍。召開壩壩會33場,集中和入戶座談2600餘人次,收集拆遷改造、施工建設等方面意見建議5類129條,和諧拆改環境進一步創新。城北街道根據網格管理的原則,每個月都會針對每個網格員蒐集上來的民情民意召開研判會,及時排除穩定安全隱患。目前,城北街道轄區內共有72個老舊小區,多年來,淮河街社區所轄的教師新村小區、上河苑小區停水停氣情況反映最為強烈,給623戶1400餘名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根據這一情況,街道多次召集社區兩委、業委會協會開會研究解決方案,與天然氣和自來水公司協商10餘次,在黨工委、社區黨總支、小區業委會協會支部的共同努力下,幾個小區所有總表均造為“一戶一表”,極大地便利了小區居民的生活。

德陽市旌陽區:“三微”黨建進物業 老舊小區換新顏

加強微治理。

城南街道堅持改造好、治理好“兩好”目標,在轄區622個小區全面推行居民公約,並指導業委會組建經費保障、房屋維修等專項工作小組,加強小區“微權力”監管。完善老舊小區《改造資金使用和管理辦法》、《財務公開制度》等涉及“微權力”運行制度機制2 項,推選社區(小區)廉潔監督員86名,協調解決物業費公開不及時等小區業主訴求5件。城北街道藉助“微信社區”智慧服務平臺率先在德陽市探索了一系列“微治理”服務舉措,實現了社會治理、公共服務、黨群交流的現代化升級。利用“互聯網+”思維對30餘項治理工作進行升級。以 “創文專欄”為例,通過“微信社區”把文明公益、一週正能量、社區價值觀等與社區居民分享,提升居民愛環境,愛家園的自主意識 。涉及到改制企業宿舍區無物業管理、無公共安防,偷盜事件頻發的情況,街道利用“微信社區”組建起一支以退休黨員、樓棟長為骨幹力量,志願者群眾為協同力量的“民情快遞隊”,關注物業管理、環境衛生、拆遷安置等重點民生訴求,再科學地調度人力物力進行協同處理,線上平臺讓志願服務更開放化、高效化、精準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