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结婚有到城里饭店包桌的,吃完饭后不少亲朋倒剩菜,你觉得合适吗?

农大知事


关于农村结婚在城里包桌,打包剩饭剩菜的问题,我认为很合适。

在很小的时候,和父母家人去吃酒席,相比村里的流水席,酒席上的肉菜都是很丰富的,而且一盘子很多,大部分情况下,大家喝一喝就酒和饮料,或许就吃不完桌子上的菜了,那个时候父母总是会把干净的菜品打包带走,回去热一下,我们又可以吃了。

这里说明一下:1,这个不是抠门,而是节俭,因为桌子上的菜和肉,基本上都是要倒掉,酒店不可能给下一桌,与其被浪费的一摊糊涂,不如带回家把它消化了,也算是光盘行动,绿色环保;

2,这些饭菜,基本上没有动过,有的饭菜可能只是少了一两片肉,很多人都说这不卫生,不讲究,以前我在农村我也这么觉得,因为家境贫寒,所以看到餐桌上的大鱼大肉,嘴馋顾不了那么多,但是读完大学后,我就明白了加热和蒸煮是可以起到杀菌作用,所以还是很卫生的。

3,这个举动并不丢人,即便是有洁癖,但是可以把这些肉菜,给了家禽家畜,喂狗喂猫,在农村都是很常见的。最起码没有浪费食物,而从我父母的举动,让我现在有了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我是六六,爱生活,爱记录,欢迎大家留言区评论互动,转发关注,点赞,谢谢!



北漂六六vlog


您好楼主!很荣幸被邀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南飘小弟,一名生活领域创作者。我觉得对这个问题,我作为自己家里也经历过这件事,来回答你的问题。

就在去年五月份我哥哥结婚就是在镇里包办的酒席,结婚是喜事,所以请我们亲戚,邻居,村里人还有要好的朋友去吃酒,在酒席上非常热闹,不过农村吃酒席大多都是带着孩子(以为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在家爷爷奶奶带着,家里吃酒席有这样习惯,喜欢喝酒的人结伴围桌坐下,不喝酒的围桌在一起,喝酒坐在一起,他们桌子上的饭菜几乎没有怎么动,而不喝酒这些人坐在一起,桌子上的饭菜几乎剩下不多,剩下的也是那些大菜(避如牛,猪,羊,狗,鸡肉,鱼)有人说为啥剩下这些呢?以为这些大菜是吃饭时上的,开席上半场全是冷菜,素菜,几个小炒,这些菜他们就吃饱了,其次喝酒桌子上人从头到尾就是在聊天或者喝酒,最多会吃一些下酒菜,别的菜也会动一点,但大部分看上去多和原来端上来的样子,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样在酒席要结束,客人离场了,我们感到非常浪费,但是自己家里打包也吃不完,于是就叫上亲戚,邻居,把饭店里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去,这样又能做个人情还不浪费粮食,同时也是积极国家响应号召勤俭节约,如果不打包大部分都是倒掉,有些饭菜一点都没动的倒掉真的不合适。

其实今天楼主提出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要看主家的态度客观性。按照正常的来说自己家人吃不完,如果菜品都是没有动,后者剩下太多,不打包也是被饭店里倒掉,确实浪费。因为这些饭菜已经被客人吃过了,如果客人没有离场就去打包这样话是不合适,同时对别人也不礼貌。如果这两者都没有,那么在个就是看主家态度了,主家真的没有让亲戚打包的意思,那么就不合适了。如果主家怕被客人吃剩的饭菜不卫生(或是知道哪个桌子上有传染病不好意思得罪这个客人,那么可以等这位客人离场后,在告知这个打包的亲戚不让打包原因真像),不然占了小便宜让自己的身体生了病,可就得不偿失了。

以上是个建议和做法,如有不足之处请谅解。




南飘小弟


只有农民打包吗?打包怎么了?

我们老百姓实在,不知道什么是清高,我们就知道挣钱不容易,所以花钱买的东西当然不能糟蹋了。

现在的宴席,说实在的真是浪费,满满一桌子菜,连一半都吃不了,剩那么多,不打包留着干嘛?

捡那些没怎么动过筷的拿回家,加热一下还可以吃。

没过苦日子的,可能会对打包这件事看不惯,嗤之以鼻。

能够拉下脸打包的,也就只有我们这些七零后六零后等老一辈人了。

还记得我结婚时候,家里摆了几桌酒席。那时候,为了省钱,都是请厨师在家做菜。

那个时候,一顿饭吃完,酒桌上基本剩不下啥了,但是,即使这样,家里人依然会拿个大盆,把桌上吃剩的都一股脑倒在里面,不管是青菜还是鱼肉,都掺和在一个盆里。

然后,做饭的时候倒出一些热一下,就是一顿饭。

那一盆剩菜能吃好几天。

搁现在,唉,谁还要?

虽然是打包,也得挑挑拣拣。不像以前,一股脑都要!

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

应该提倡发扬!

生活好了,也不能忘本!





7度风


我觉很合适,因为在饭店包餮客人吃不完的饭菜,如果不打包带回来,饭店会全部倒掉,变成没人要拉圾,时间长就发臭,又污染了环境,又污染了空气,况且农村人在饭店包餮,亲朋好友也不一定全部可以到场,这样一来,本来准备了这些人的棹数,结果人没有到齐,那就有没有人座的棹数,饭店的饭菜都很贵,中午吃过了的。晚上就各自回家去吃了,那么如果不打包带回家去吃,那就是很大的浪费,平常家里没有好菜吃,各人打包带回家,全家人也吃得到,

我本人亲身经历过几次,我有几二哥,侄子,还有我的邻居,住在县城,我们乡下到县城6O多里,他们饭店包餮,每次吃不了的都会各人打包带回来,还有一次,我在县城的二哥做满月,我抽不出时间,没有去吃饭,下我大嫂给我带回一整棹的菜,还有2并高级酒,使我一家也吃了几天,所以说饭店吃不完的菜打包带回家,是多方面有好处的事,老诗中锄禾,说得很好,那时候说的是粮食,还没有现在饭店的菜贵,任何年代,都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老哥这里多说一句:如果你们到饭店吃饭,吃不完的饭菜,记往一定要打包带回来。谢谢大家。


友好为人99


这个是正常现象的。今年我妈妈的阿姨的女儿的儿子一周岁,请大家来吃饭,刚开始一些菜刚上来十分钟,一人一口就吃完了。像那些鲍鱼龙虾螃蟹的都没有剩下的。12个菜加甜品,最后吃到第八个菜就大部分人都吃饱了。我舅妈就跟我一桌,旁边的亲戚就说,那个甜品我侄女喜欢吃,给她打包带回去,家里有小孩都会说两句。都是姑姑辈的打包,可能舅舅辈分觉得拿烟就好了,打包有点不好意思。

家里有小孩子的都会带一点甜点的带回去,一些奶奶就打包一些菜回去热一热,还能给家里添个菜,这个是节俭不浪费的习惯,可能改不掉,吃不完的打包没什么。只要不是别人才开始吃,自己就全部打包起来,不顾别人吃不吃,这种人就有点厚脸皮了。


遗落的满地殇


无伤大雅 记得我们农村那时候办红白喜事 完后都是主家端着倒在一起的剩菜给左邻右舍分分那时候我们觉得很正常啊 也没那么多想法 现在的生活好了 有的人就看不惯了 而且是年轻人居多 他们觉得吃不了兜着走不可思议😃这两种情绪都很正常 没什么对不对的 年轻人看到有人倒剩菜请包容些 毕竟我们的父辈们都是经过那个年代的 有些东西太刻骨铭心了 所以他们饿怕了老人呢见后辈有看不惯这种行为的 也别在意 时代不同了 大鱼大肉的他们也都厌倦了 有些东西就这样 什么多了也就不在乎了 所以 都没错 求同存异就好…


辞旧我


我是小鱼我来回答。

现在农村结婚有到城里饭店包桌的,吃完饭后不少亲朋倒剩菜,你觉得合适吗?


现在人们的经济条件逐渐好转,很多时候办酒席的时候为了图个省事方便就选择在层理饭店包桌,虽说是和在家办的话相比较要花费的多一点,但是能去参加酒席的又不是外人,都是亲朋好友,让他们一起尝尝味道也是不错的。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最后把饭菜打包,那么这个习惯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


小鱼认为这个问题在正常情况下是值得推崇的。在很多时候吃完饭的时候桌子上的饭菜是根本吃不完的,比如在小鱼老家这里一般最少都是7-8个人吃16个菜,能吃一半分量就不错了。那么如果说不打包的话剩下的饭菜是会被饭店直接倒进垃圾桶的。这岂不是一直直接的浪费??? 如果说把还算完整的菜打包的话既节约粮食又节省钱,而且很多种菜掺合在一起的那种“杂菜”是很好吃的。


但是呢,很多事都有例外。小鱼在网上了解到,不知道是中国的哪个地方把这个习惯“贯彻的淋漓尽致”。为什么这么形容呢?因为他们当地有一个习惯就是很多去吃饭的人会直接带着袋子去,等服务员刚把饭菜端到桌子上,食客们就像抢似得把饭菜倒进自己的袋子里。这让很多从外赶赴酒席的人吃都吃不饱。那么这种就是一种陋习了。

适当打包是节约,过度贯彻就是没素质、丢人的一种表现了。这只会让其他外地人给你们当地人戴上一顶没出息的大帽子、

(就像是这种)


所以说,打包这个事情是可取的,但是过度贯彻只会显示出某个人的素质低下。


文中图皆为网上摘录。



小鱼游三农



大美西域胡杨57312731


我认为打包是非常合理的,现在国家都非常提倡光盘行动。

(1)对于农村的人来说,一贯都是比较节俭的,所以如果剩下很多的菜,他们可能会觉得很浪费。

(2)农村的家里也会有许多牲畜,这些剩菜也可以喂这些牲畜。

(3)如果是碍于面子的话也没有必要,因为就算是在城里也会有很多的打包的这种行为,所以完全不要担心会丢脸。




川农小仙女队


在农村的红白喜事上,打包剩菜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大家要讲究勤俭节约的美德,国家也在积极的倡导光盘行动,为的就是将节约之风继续下去。不过在我们这边也有一个讲究,普通的客人倒剩菜没什么,如果是亲戚倒的话,那就会被村民们笑话,因此亲戚是不会倒的,不然的话主家的面子无光。

题主所说的在城市饭店吃饭,很多朋友倒菜,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需要有什么另类的想法,可能题主认为客人倒菜有点丢人,其实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但如果还没有吃完饭就倒菜的话,那就不合适了。而我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事情,饭菜还没有吃完,结果却有人打包了。



一次是外甥的满月酒,我们娘家人去喝喜酒,是在县城的酒店里办的酒席,里面的菜品比较多,分量也很足,每道菜都没有吃完,且上的菜也多,比起农村的酒宴要好很多。不过三娘在吃完饭后,别人还没有吃完,她就直接将没吃完的饭菜打包了,这自然是让很多人不满,但因为都是亲人,大家不好意思说。


更关键的是,三娘和姐姐的婆婆坐在一桌,她婆婆前面一直招呼大家吃饭没有上桌,到了大菜上的时候,也就是“吃饭”了,她才坐在桌子上,还没上几盘菜,三娘就倒了,她婆婆最后只能吃着凉菜,气都气饱了。 回到家里问我姐姐那个人是谁,可见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但不少人为了能打包更多的东西,则是提前打包,在农村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这样不太合适,大家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