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以後在小縣城如何找到更好的工作?

如風如歌930


中國的縣城應該都差不多,都是熟人社會和圈子,工作機會相對來說比較少,如果在縣城沒有一定關係的話,基本上不太可能找到好的工作。

以我自己老家縣城為例,這是一箇中部的縣城,應該在全國來說屬於中等水平吧,人口過百萬,基本上能代表中國縣城的一些實際情況。

現在縣城一個明顯的特徵是,除了那些固定的單位收入和福利還可以之外,除非自己做生意,不然工資基本上都在3000元以下,一般在1500元——2500元之間的樣子。雖然縣城工資低,但是物價卻不低,尤其是衣食方面,甚至比省城還貴。

由於縣城是熟人社會,好處是畢竟是自己的家鄉,可以就近照顧父母,自己的親戚也離得近可以

經常走動,沒有在外工作那種思鄉之苦,但這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也有它的壞處,因為是熟人社會,所以應酬和禮尚往來特別多,而且熟人之間還好面子,所以一年光送禮花費都不少。

所以我建議,如果在縣城沒有好的工作,沒有必須呆在家裡不可的理由,30多歲其實年紀還不算大,儘量還是出外去工作,只要你有能力,肯吃苦,機會絕對比在縣城多。在縣城雖然輕鬆,但是工作節奏慢,更多的時間浪費在了無用的社交和禮尚往來之中,這對於年輕人來說,是一件非常不值得的事情。

以我自身為例,我18歲的時候在老家縣城參加工作,是一份事業單位的工作,工資不是很高但是非常輕鬆,那時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壺開水,然後看報紙,報紙看完了實在沒事情就聊天,就這樣一天一天混到下班,還有許多經常上班上到一半,找個理由溜出去玩的。

那時我就覺得,一輩子如果就這樣過得話,對自己也太不負責任了,於是毅然辭職南下務工。在外的二十年裡,我當過私立學校教師,做過民營企業總經理助理,還做過雜誌社編輯,一直到現在雖然不是很成功,但是對比我以前那些同事,我覺得我的選擇是對的,我最少把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全部都做了一遍,如果不辭職的話,我是絕對沒有這個機會的。

人生任何一種活法都沒有錯,生活也原本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但是我們總還是希望把它過得多姿多彩。


十年讀書


初看你的問題有兩個字眼比較突出——30以後,更好的工作。30而立之年,正常情況下都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對於許多男人來講如果沒有穩定的收入確實尷尬,尤其是今年面對疫情已經讓一些家庭面臨困惑了,現在就要規劃一下子以後的從業方向,或打工或創業!能吃苦的及時擺地攤,在菜市場租個攤位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家庭條件好,女人隨便找個輕鬆的有固定收入的工作也不錯,比如公務員,行政人員等辦公室類型的工作。我一直認為,女人能頂半邊天,而且經濟獨立也是好處多多。一,可以讓自己更好的融入社會,多接觸社會,無論是思維,眼界,處事方式都比家庭婦女高出許多。二,自己有收入免去了想老公伸手要錢花的尷尬,而且日常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給父母錢等都是女人獨立的表現!而作為30多的女人,假設年齡可以的話考公務員是最好的,縣城的工作節奏慢,但公務員收入穩定又有社保,對於女人來說應該是不錯的,既不會耽誤工作又可以照顧家庭,最重要的是縣城裡公務員的工作是既有面子又有裡子的工作。另外,加入到補習班的行列也可以,現在好多人不具備輔導孩子的能力,有條件開個輔導班,工作時間短,收入高,還有寒暑假,假設收10個學生,收入比一些白領或公務員收入還要好,有個朋友就是自己開補習班,每個月收入1萬多,我是羨慕的不行,你如果具備條件可以試試,投入少回報卻是很高的。總之,無論做哪行都是為了錢,為了生活更好,根據自身能力去做不會差的!





銳新極品


首先,我們來定義一下什麼是好的工作。

是錢多事少離家近,是位高權重責任輕,還是數錢數到手抽筋呢?其實,對於好工作的標準,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有人覺得公務員事業編是好工作,穩定福利待遇好;有人覺得在北上廣外企是好工作,高端大氣上檔次;有人覺得創業好,自由無拘無束。

作為成年人,我們思考一下,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關鍵是要遵從我們自己的內心,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職業生涯規劃,做出最終的選擇。

其次,如何找到我們心中的好工作。

1.如果找穩定的工作,可以考公務員,事業編,或者教師等。這些工作一般會有統一的考試,在相應的官方網站上會發公告。比如,公務員可以報考省考和國考。

2.如果去企業上班,可以通過熟人介紹推薦,或者去招聘網站上投遞簡歷。比如,智聯招聘,boss直聘網等。

3.如果創業的話,先根據當地情況,選擇行業,再去相關部門瞭解當地創業的一些政策。比如貸款方面、稅務方面等。

最後,不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要是自己喜歡的,可以讓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認準了,去奮鬥,相信未來會更加美好。





笑往水雲間


這個題目太大了,咱們國家地大物博,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56個民族,34個行政區,橫跨了5個時區,不同的歷史傳承,山川地貌,風土人情可能導致同一省的每個縣都各具特色,更別說放到全國了,因此您必須根據所在地的實際情況再加上您自個兒的實際情況,找到可以一展心中抱負,不負平生所學的工作,不負如來不負卿。




石頭1974


天時地利人和。

人是活的,在這個世界上,是人去適應環境,不是環境去適應你,除非你有改變它的能力。

人到中年,對某一部分的人來說,是前途光明一片,因為他們大都巳經在20歲出頭的時候找到了方向,到30的時候,發展勢頭迅猛。

而另一部分人,厭惡了在外漂泊,想回到家的地方,卻發現現實更殘浩,正如漂泊的人常說,有家的地方沒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

話歸正轉。天時,即是社會的大環境,無力改變只能適應;地利,因地制宜,瞭解當地的政策所向,經濟收入水平,再來制定自己的計劃。有人就會說了,自己什麼都不懂,怎麼制定方向?我想說,誰一出生什麼就懂了的;人和,30歲剛剛好,能屈能伸,能拼能博……等,為什麼不創呢?

天時地利人和,總結起來,指向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人的靈活應變程度,決定了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機制,無論是人或者動物,亦是如此。


五羊鑫源三輪配件總彙


30歲的人,一般有五六年工作經驗了,多的也出道十年了。其職業規劃,更類似家庭和人生髮展計劃,此時會考慮更多的長遠規劃。這跟畢業初期不一樣,當初更側重入行和擇業,跳槽也是司空見慣的手段。

30歲的訴求,則是不同於以往的,比如影響人一生的長期職業因素有哪些,成家立業的壓力如何釋放,職業道路是否要重新選擇,定居城市得儘快確定下來,主業之外是否還需要有一兩個副業來為事業添磚加瓦,投資理財是不要也要準備起來?很簡單的例子,職場小美女陳倩倩,原來還精靈古怪的,最近開始問如何買房了,她30歲了。如此很多問題和現象,這些都是職業規劃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這個年齡段的全職太太,很多要重回職場;30歲前後也是創業失敗的高峰期,都創業失敗了得重新找工作;30歲比20歲出頭考慮得更多,所謂三十而立,你甚至要做好退休之前的風險控制計劃,比如中年失業危機如何預防和麵對。

此外,無論是否剛畢業,都會面臨職場技藝的提高問題。30歲的你,跟單位的同事和領導,如何更好地相處?是否要參與某項專業技能的培訓?自身所擁有的學歷和學識,是否要升級一下?


娛樂小記在線


基本上30歲以後在縣城的出路通常就是找事業單位,收入穩定,福利待遇也較本地一般企業好。另外可以考慮做一些小生意,自己當老闆,也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怎麼找更好的工作,除了國家的考試以外,縣城主要是通過人脈和金錢發揮作用,需要有投入才有回報。


劉耀東


首先,你得先讓自己有價值,有學歷的話可以考公務員。沒有文憑的話,也可以在超市,酒店,賓館,飯店找個工作,只要勤勤懇懇的幹,都有出頭之日的,而且工資也還可以,閒下來的時間,也可以學習學習,比如學個月嫂,會計;學個電工,再或者學個廚師,小吃等等這些一技之長,都是可以的,總之,人只要不好吃懶做,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靠著自己的勤勞和雙手,一定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的!!


鄉村黃蓮


我就是在小縣城,一個三線城市中的一個區。30歲是人生的轉折點。建議30歲以後要為自己後30年的職業進行規劃,要麼找一個國有或集團企業安度時光,要麼發揮自己的專長,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特別是在小縣城,等到35歲以後被離職,自己又沒有規劃和能力,會有點悲慘。這是一個35歲前幹了時間人事經理,三十五歲後轉行做律師的一個過來人的建議。


江蘇程律師


大家好我是大雄,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小縣城圈子不大,就業就會沒有這麼多,但我們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可以結合自身,有哪些特長,愛好,興趣,有資源的話還可以自己創業。一般可以當銷售(汽車,房產,商貿)商場,傢俱,裝飾,五金電器,這些行業哪些適當自己。有駕照的可以給公司開車送貨,還有很多廠裡的工作也是可以做的。有專業的比如,會計,圖文設計,銀行文員…………希望我分享可以幫到大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590d5e4075b416cbe98a0615e9c76c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