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城”大地繪就平安和美畫卷——白銀市推進平安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

見證大提升 | “銅城”大地繪就平安和美畫卷——白銀市推進平安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

見證大提升 | “銅城”大地繪就平安和美畫卷——白銀市推進平安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
見證大提升 | “銅城”大地繪就平安和美畫卷——白銀市推進平安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

走進這片土地,記者欣喜地看到,“1+3+10”風險防控臺賬機制、農村基層治理“六小活動”、平安月報表制度、市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述法制度、“8+8+10”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等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經驗,均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連續6 年保持命案現案全偵破,信訪形勢呈現出來市訪、赴省訪、進京訪“三下降”的良好態勢,全市社會大局持續穩定,人民群眾滿意度不斷上升。

政法戰線湧現出了張樹儉、王立言、蘇軍霞、騰文祥、鄭紅船、馮月玲等先進典型人物。白銀市被省委、省政府評為 2018 年度“平安甘肅建設優秀市(州)”。

一項項成績的背後,是白銀市深入推進平安白銀、法治白銀和過硬隊伍、智能化建設,創造安全政治環境、穩定社會環境、公正法治環境、優質服務環境的生動實踐。

9 月 25 日至 26 日,“見證大提升——甘肅政法系統慶祝新中國成立 70 週年大型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白銀市公安局白銀分局人民路派出所、會寧縣人民檢察院、會師鎮鐘鼓樓社區等地進行了實地採訪,目睹了人民安居樂業的和諧畫卷。

见证大提升 | “铜城”大地绘就平安和美画卷——白银市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會寧縣人民檢察院法治進校園活動現場。(資料圖)

從“芯”開始 用“心”服務

走進人民路派出所二樓戶籍室,才發現這裡的人像採集系統已經是非常的人性化了。

“你面前的電腦上可以看到自己嗎?”

“可以的。”

“那你調整好你的姿勢和表情,有三次拍照機會。”

“好了,你過來選擇一張你最滿意的照片吧。”

這是記者在身份證拍照室體驗滿意拍的情景,全程感覺到的是工作人員用心的服務。

“這個系統是去年使用的,考慮到了人們的美顏需求,市民在拍照過程中可以通過面前的大屏看到自己的照片,有三次拍照機會,可從3張照片中選取1張最滿意的用於身份證頭像。”戶籍民警介紹道。

身份證照片“滿意拍”、省內異地戶口網上“一站式遷移”、節假日預約服務……在人民路派出所,這些便民措施已成為服務百姓的常態。除此之外,人民路派出所還推出特事特辦、錯時延時服務、節假日預約服務、容缺辦理等服務,都取得了顯著實效。

記者在錯時延時服務本上看到,上面記錄著轄區居民辦理身份證的預約信息,錯時時間全部在中午和晚上下班後。

近年來,人民路派出所堅守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價值本質,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積極探索便民利民新舉措,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訴求當家事,為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到了警民無縫對接、服務永不缺位。服務從“心”開始,實現了辦事窗口燈常明、人常在、事常辦,居民辦事“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結和“最多跑一次”。服務從“芯”開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使群眾切身感受到了社會發展帶來的紅利、公安改革帶來的便利。

點亮失足未成年人“心燈”

“我們青少年關護幫教中心集辦案、預防、幫教功能於一體,內設‘綠立方’維權工作室、未成年人訊問室和心理疏導室。”在會寧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員額檢察官郭慧的介紹下,採訪團一行走進該院未成年人關護幫教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由“J、G、W”三個字母組合而成的立體LOGO標識的“綠立方”維權工作室。“J、G、W”分別是“教育、感化、挽救”的縮寫,象徵著對涉罪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價值取向。整個標識體現了“喚醒迷茫,托起希望,放飛自我”的未檢思路。

走進“綠立方”維權工作室,幾組圓桌映入眼簾,溫馨、明亮的室內設計讓人感受到朝氣蓬勃和輕鬆的氛圍,桌上擺放著宣傳手冊,以漫畫的形式向青少年科普法律常識。左側是一間“書吧”,供孩子們借閱。正中間的牆上是一塊留言板,寫著孩子們留給檢察官的留言。

“是你們帶我走出黑暗,以後便會一心向陽!”“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我相信我可以!”……留言板上貼著的一頁頁便籤紙上,寫滿了孩子們的心聲。

最讓郭慧印象深刻的是一幅字畫,它的作者是一名涉嫌盜竊犯罪的未成年人。父母離婚後,母親疏於陪伴,讓一貫表現良好的孩子試圖以偷盜行為來吸引母親的關注。在未檢檢察官的幫助之下,對其進行了數次“家庭心理治療”,母子倆多年來的心結被化解。這名孩子後來寫了一幅書法作品送給了檢察官。

“這面錦旗是一個孩子送來的,他曾因交友不慎誤入盜竊團伙,參與盜竊價值五千多元的電纜線。”郭慧指著前方的一面錦旗說,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後,檢察院沒有對他馬上進行逮捕而是作出了相對不起訴決定。

“對於未成年人實施的犯罪,我們一直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的最終目的不是定罪量刑,而是預防再犯。”郭慧說,近幾年會寧縣人民檢察院走出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新路子,設立“綠立方”維權工作室,通過設置考察期、家訪、心理疏導、親職教育、社會調查、談話談心等方式點亮“失足”未成年人“心燈”。同時,檢察院還及時申請、發放救助金,不僅解決了涉罪未成年人眼前的生活所需,更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了司法關懷,有助於其樹立生活信心,重新融入社會。

讓老年人在社區體會到“家”的溫暖

走進會寧縣會師鎮鐘鼓樓社區老年人協會,正在寫字的71歲農民書法家馮老師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在大家的提議下,馮老師為採訪團寫了一幅字:“見證大提升——甘肅政法系統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型宣傳活動”。

“我來這裡寫字已快5年了,平時給社區居民寫寫對聯、寫寫中堂。”馮老師笑呵呵地說。

原來,馮老師年輕時是位民辦教師,喜歡寫字,這幾年年紀大了隨兒子進城居住,但平時兒子上班,他一個人待在家裡無聊,還好社區有老年人協會,豐富了他的日常生活。

“老人兒女不在身邊,需要談心話家常;家裡機頂盒需要更新找不到人跑腿;廁所想裝扶手、房間要安裝電源開頭;尤其是上門送餐,助潔助浴,清洗排煙罩等都可以聯繫我們。”鐘鼓樓社區黨支部書記邢瑞娜介紹說。

“問計於民查問題、問需於民解難事、問難於民排怨愁。”近年來,鐘鼓樓社區始終把便民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社會保障、民政救助、醫療衛生、就業服務等“窗口式辦公,一站式服務”,並根據窗口業務將相對應的辦事流程分解細化,公開流程,方便了群眾辦事,有效提升了社區服務水平。

同時,實施“三類呵護”關愛留守人員,先後成立了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婦女之家、成長驛站、家長學校等。以社區、學校為單位,以黨員幹部、學校教師、親戚鄰居為主體,選出“代理家長”“代理媽媽”各10名開展“家庭呵護”,負責對轄區內留守兒童進行走訪關愛、心理疏導,確保留守兒童健康成長。聯繫相關職能部門對轄區內校園周邊進行“平安呵護”,組建巡邏隊伍深入樓院、街道、小巷進行網格巡邏,努力營造平安、陽光的宜居環境。

此外,還建立鐘鼓樓社區黨建微信群、“幸福社區”微信群,與群眾“零距離”溝通,開展社區幹部代辦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代收醫保、社保資金等事項,有效解決了群眾“急、難、特”等服務問題,定期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每個月在社區內免費為老年人理髮,每週免費為轄區內居民測血壓、按摩並講解保健常識,免費開放圖書室、活動室,方便居民來社區進行圖書閱讀和文體活動,並依託社區老年協會成立健身隊、腰鼓隊、秦腔自樂班等文體隊伍,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使居民的生活方式更健康、更積極。(首席記者 何明霞 記者 鄭銀國)

編 輯 | 耿 堯

審 核 | 高毓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