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灭赵的时候,楚国和其他国家为啥无动于衷?

李成蹊


朋友们别抢,这个问题我来答:

一部春秋战国史,各国之间的征伐始终围绕着“合纵”“连横”展开。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有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有的越来越弱。

其实战争就如丛林,弱肉强食,物竞天择时,才适者生存。在秦王赢稷时,华夏大地与秦能抗衡的无非齐,赵两国。其他几国无非是看人脸色,择菜下饭罢。

赢稷为了实现祖先宗嗣的东出愿望,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休养生息屯兵练卒。准备伺机以待。

随着范睢的加入,君臣将相同心,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秦王釆纳了范睢“远交近攻”的建议。率先发难韩魏两国。意在以两国为跳板,剑指其它列国。

为何先进攻韩魏呢?主要有两层:

1.韩魏为七国交通枢纽,南北东西都必经这两国,为军事要道。在则,紧邻秦国,任何的合纵都直指秦国门户。危险性大。而发难的目地不是马上消灭,旨在让两国彻底成为秦国的友好邦交,解决东出的风险。

2.还有一个好处则是,进一寸而得寸土,不会像以往采用的“近交远攻”那样,徒劳无功不说,反而他人做嫁衣。

而赵国则趁着秦韩交战,捡个大便宜,不费一兵一卒接收了韩国的上党郡。而这一举动让秦赵两个强国率先开战。

不多久,两国对峙长平。双方共出动了百万大军。而这一战,也是战国期间,投入人数最多的战役,耗时最长的战争。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最终以秦军胜利而结束。从此,秦军威镇四海,三晋大地无不唯首是瞻。经此一战,赵国也由强国逐步衰弱下去,在无力与秦为敌。

七国中也就只有秦齐两个大国了。

齐泯王时,齐王好大喜功,也好征战,往北讨燕国,往东攻楚国,往西又和韩魏赵交战,而他这几次也都赢了,一时风头无几,沾沾自喜,不可一世。终于招来五国的抱复,差点灭国。经五国合纵伐齐后,齐国也就一蹶不振了,国本大伤。

秦国本想与其决一胜负,没想有人待劳,也乐的个坐山观虎斗。

至此,赢稷时的所谓秦赵齐三大国鼎立的局面就变成了秦国一家,从此一家独大,傲视群雄,所向披靡!

讲到这里或许就能明白: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多少代人的苦心经营。没有祖先的累积,也就没有后世的迸发与辉煌。

始皇统一天下总共才用了10年时间。在清除内部叛乱,集中皇权过后,君臣之间开始谋划统一方略。

延用远交近攻策略,先从韩赵开始。釆用尉缭计策。重金贿赂各国权臣,奸臣。离间各国合众之策。一切的布署方针完毕,磨刀霍霍,随时征战。

公元前230年,秦王率先派内史腾灭韩。接着派王翦灭赵又重创燕国。紧接是王贲伐战魏国。在下来是楚国灭亡。又北上俘虏燕王喜,多方包围齐国,齐地不战而降。于221年终于灭掉六国,完成了大一统。秦始皇也成了千古第一帝。

但在整个统一战中,最可惜是赵国。一代名将李牧忠君报国,顽强战斗,巧用战法,大败秦军。谁曾想,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奸臣的污陷,君王的猜疑中。而这一切都是秦王的重金离间带来的胜利。

在整个统一中,秦国是上下齐心,精心准备规划。反观六国,则是各人自扫门前雪,离心离德,上有昏君,下有奸臣。

整个的统一进程中,秦国始终秉承内外结合作战,外以武力,内以离间瓦解。使其君臣不合,动摇民心。而随着李牧的死,赵国的灭亡。其他各国就如秋风扫落叶,再也没有根本的力量对抗秦兵。虽说其后的楚国也战胜过秦军李信,那也只是昙花一现,不足以挽救败势。——李牧的死,就是对各国最大的打击。李牧素来在列国中威信极高,也是战国后期战神级别的人物。

为何秦军攻赵,其它各国不合纵呢?

1.都求自保,不想与强秦为敌,存着侥幸心理与之和瞌相处。

2.确实国弱民乏,国家经济不允许。很多列国连年天灾干旱,收成又不好!秦国不同,有巴蜀大粮食,既便关中干旱也不打紧。

3.秦国人口众多,兵多将广,一直以来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能征善战,兵卒悍勇。

4.后期的各国君主多为昏庸浅薄之人,加之佞臣当道,就如赵王迁,听信谗言杀李牧。君臣不团结,不同心。

5.秦军地理位置占优,东出不论哪方,都占据优越地形。进可长驱直入,败可缓缓守之。

6.大势己去,众然六国合纵,强秦也并不惧怕。在这之前,秦国也不只一次的化解或渡过合纵的危机。

秦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非一日之功。历史也没有假设,既便没有始皇,也有后来的刘邦。

本篇结束!


铭豪谈史


秦始皇嬴政收拾掉嫪毐和吕不韦集团,抓回政权起用尉缭等人之后,对六国除了进行内乱和金钱收买分化等略策,正面上大兵压境,以战养战,统一天下的趋势渐成。到这个时候,六国已没有一个国家能正面扛住秦国了。就算六国合纵牢固,也必然经不住利益诱惑和敌国分化,会走向破盟各顾各,形不成六国如同一国的效果,依然逃不掉被逐个击破的下场。在灭赵之前,三晋的韩国已入秦国之手,虽有内乱,大局稳定。燕国远在东北,还长期充当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盟友,不在赵国背后捅刀算好的,齐国在五国攻齐后,灰心消极闭关锁国不问世事。这三个国家作不得数了。

剩下的能腾出手的只有魏国楚国,长平之战能打成秦赵单挑,韩赵的骑墙是促成因素,从这里可以看出魏国迁都后的国策,以守为主,秦国不打他就暗自高兴了。虽然在邯郸之战魏国合兵击退秦军,后来还有信陵君率兵追击秦军到函谷关前等事,但那是因为魏国有信陵君在,安釐王投鼠忌器,不情愿的被强绑上战车,之后对这位弟弟是深为忌惮,信陵君被软禁郁郁寡欢,在秦国派出王剪进攻赵国,与李牧相拒时,信陵君已死了十多年,魏国无人,亲秦媚亲大行其道,在赵亡之后,还与秦国合兵进攻楚国,自不敢出手前去搭救将亡的赵国而引火烧身。(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赵国被秦国打残之后,六国能正面接招强秦的只有楚国。对这个和自己从春秋活跃到战国时代的国家,秦国一直没有掉以轻心,在任何时候都防着他,从楚怀王时就开始进行分化瓦解与进攻,压着楚国打,不让他恢复元气,把偌大的蛮夷大国的国都,打得从郢都迁到陈地再到寿春,可知国势如何。邯郸之战后,楚国相春申君黄歇曾组织了一次合纵攻秦,六国联军攻打到函谷关前,被秦军大举出击,溃败而退。可知楚国对秦,已是无能为力了。(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何况,其时楚国的形势比之前更严峻,春申君得到楚考烈王的信重,见楚王多年没有生下儿子,除了为他物色美女进献之外,还亲自上阵,收了李园的美丽妹子为妾侍,待她有了身孕再送入宫,真正为大王分忧,不久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继位的楚幽王。黄歇的李代桃僵之计玩得漂亮,无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园设计除掉春申君,自己大权独揽,把国政搞得乌烟障气,内部矛盾重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楚国也是眼睁睁看着赵国灭亡,无力援助。


南方鹏


我字多,看我没错。

秦国统一六国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国,在当时秦国的实力已经很强大,这时候如果几个国家不联合起来是战胜不了秦国的,但是为何大家却都眼睁睁地看着赵国被灭而无动于衷?

远交近攻,连横破合纵

在战国早期几个国家之间还是有着苏秦作为中间人保持联合的,确实在这段时间内虽然秦国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但是依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在没有张仪来秦国前,秦国一直是被动的。

当时齐国和楚国是两个大国,并且暂时跟秦国离得还是比较远并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所以秦国就采取了议和的措施,秦国和齐国之间进行通婚,秦国是最西边,齐国是最东边,这样一来,在中间的三晋就被趁机吞掉,起初齐国还会帮助赵、魏、韩这三个国家,但是在和秦国通婚之后就再也不管不顾了。

于是从这里看的话,不是不帮而是不能帮。

各怀鬼胎

燕国的位置是处于赵国之后,赵国因为经过“胡服骑射”这一轮的改革后整体实力大增,但是燕国依旧是一个小国,所以赵国就经常攻打燕国,燕国没有实力只能忍受这样的屈辱,但是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实力大弱,作为一只仇恨赵国的燕国怎么会选择出手相助?要不是能力有限,我想肯定会支援秦国攻打赵国。

至于和赵国接壤的魏国和楚国,这两个国家没有燕国那样弱小,所以平时跟赵国在战场上也是颇有来往,关系谈不上好坏,但是如果你出现状况了,那么我一定会选择落井下石而不是去帮你。

其实这时候主要是因为大家还没有意识到秦国早已经今非昔比了,在赵国灭亡之后大家才发现秦国已经这样强大了,只能说当时的各个国家太为自己着想从而忘记看长远的利益。

虎狼之争,分食其肉

在当时赵国的实力在六国中可以说是仅次于秦国,所以在其他五国人眼里,这就是虎与狼之间的争霸,无论是哪一方输赢皆对自己有好处,事实如此,秦国和赵国确实实力雄厚,一个长平之战打了三年之久,虽然秦国在此战中获胜,但是在兵力上也是伤其筋骨,可以说是达到了其他五国想要的目的。

总结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战国中这七个国家真可谓是各怀鬼胎,生怕自己吃亏被别人给吞并,于是最终就造成了这样的结局,只顾眼前的利益,最终被秦国统一天下,可悲啊。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不错,关注、点赞,这些您的随手之举,就是对文青最大的鼓励和支持,谢谢你。


文青聊史


在大秦帝国横扫六国之前,第一个被灭的是赵国,可以说战国当中的所有国家都明白,秦国是虎狼之师,大家不联合起来一定会被灭。可是在秦国灭赵的时候,楚国、魏国、燕国却无动于衰呢?

很多时候,大家总是从习惯当中寻找规律,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实力空前绝后。

原本能跟秦国对抗的赵国也在长平之战后,直接将自己的优势打没了,从此沦落为二流国家。

可以说战国当中的燕国、楚国、魏国和齐国都看着秦国把赵国给打残了,但同时秦国也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也就是说当时的秦国与赵国,看似秦国占了上风,可实际上属于两败俱伤,并且赵国之后修身养息了二十年时间。

大家都以为赵国再次回到了自己最强盛的时刻,虽说秦国依然强大,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当回事。

这就好像狼来了这个小故事一样,赵国长平之战被打惨了,然后跟周边的国家各种求救。

等大家拼命的支援赵国的时候,却发现赵国并没有达到快灭国的地步,也就是说赵国依然还有实力。

这个所谓的实力就是把北方的燕国给狠狠的揍了一顿,当时大家就不爽了,看来赵国还是很坚挺的吗?跟秦国拼了个两败俱伤,还有实力把燕国揍一顿。

于是大家就开始提防起赵国,毕竟之前的赵国经过胡服骑射之后,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国,虽说经过长平之战,谁知道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呢?

毕竟战国时期实在是太乱了,大家打来打去,从来没有真正的联合过,如果不是西方的秦国在一边虎视眈眈,也许中原这个国家早就打出狗脑子了。

北方的燕国跟在赵国的屁股后面,经常被赵国用拳头说服教育,内心早就对赵国不满了。

当时的长平之战,虽说燕国也被吓了一跳,可是最开心的就是燕国了,因为机会来了。

说实话燕国的地盘处在北方,不论是农业还是人口都不怎么样,如果有机会吞并了赵国的地盘,也许燕国也可以发展成战国实力最强的前几位当中。

于是小翅膀打算展翅高飞的燕国,直接让赵国教了一下如何当一个安分守己的好人,所以说赵国如果出事,燕国可能是开心的一个,能在关键时刻不落井下石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齐国自从被当初的东方五国给合纵过一次之后,可能是直接被打傻了,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在自家搞发展的典范。

从头到尾齐国就是看着大家一起打生打死,哪怕赵国被灭了,齐国也无动于衰,用我们的话说,齐国已经被打成了植物人。

而魏国、楚国等国家,一直以来跟赵国的关系说不上坏,但是绝对谈不上好,只要有机会能吞赵国一口就是一口。

说白了就是这些国家几乎都是各自为战,从来没有真心的想要联合过。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像魏国这样地盘比较小的国家,跟其他国家联合的时间长了,很有可能直接被吞并,毕竟自己的地盘实在是太小了,经不过太多的战争。

一直到赵国被秦国灭掉了,这个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秦国已经如此强大了吗?

于是大家就开始慌慌张张的搞联合,可是我们也知道这些国家并非个体,很多事情就算大家想要联合,可是各方各面的安排依然要大量的时间。

毕竟这件事实在是太快了,已经快到大家没反应过来,当时的赵国在被来之前,还跟秦国来了一场大战呢,双方都是投入了几十万的大军。

如果不是李牧被赵国猜忌,或许赵国依然还可以再坚挺一段时间,很可惜赵王的脑子可能被僵尸给吃掉了吧,除了自毁长城之外,几乎没有干一件有用的事情。


虎头山小妖


您的这个策略很合理,而且这个策略早在战国时期就被人提出过,并且取得了一时的效果,这个人就是苏秦。因为秦国地处西陲,六国防御秦国,只需要六国全力构筑一条南北的防线,所以这个策略称为“合纵”之策。

没有瓦解不了的联盟

古今中外,但凡出现一强多弱的格局的时候,弱国联盟抗强似乎都会成为最直观的对策。但是联盟抗强取得成功的案例却不多,原因无非两个字“私利”。

当时苏秦游说六国“合纵”的时候,秦国确实处于被动,十五年没敢出函谷关。但很快秦国就找到了破解“合纵”的“连横”之法,秦国派犀首去游说魏齐两国,约定一起伐赵,利益共享。贪婪是人类固有的顽疾,取得赵国土地的现实利益,远比唇亡齿寒的崇高说教更有诱惑力。于是魏国与齐国很快跟秦国达成合约,攻打赵国,联盟被瓦解。

秦国的对策谈不上多么高深,稍有战略眼光就能看破其意图。但这个对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直指人性的弱点,明知意图却无法破解。

在其后各国的政治角力中,“合纵”、“连横”的策略始终贯穿其中。我们以战事最为频繁,并最终奠定秦国统一基础的秦昭襄王时期为例,看一下“合纵”、“连横”的灵活运用。

  1. 秦昭襄王四年,齐、魏、韩三国与秦国结盟,共同攻打楚国。楚国无奈遣太子到秦国做人质请求秦国救楚,秦军立刻调转马头,杀向韩魏。攻占了魏国的蒲阪、阳春、封陵三城和韩国的武遂。
  2. 秦昭襄王五年,六国又要合纵之时,秦王与魏、韩两国在临晋会面,秦国归还蒲阪给魏国。合纵联盟瓦解。
  3. 秦昭襄王六年,秦、韩、魏、齐四国联合攻楚国,在重丘大败楚军。
  4.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秦楚,秦赵分别结盟,攻打齐国,攻陷九座城池。
  5. 秦昭襄王二十三年,燕国的上将军乐毅联合赵国、秦国、韩国、魏国五国攻齐,连下齐国七十二城。
  6. 秦昭襄王二十四年,秦赵结盟攻打魏国,攻陷安城
  7.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魏国、赵国联军攻打韩国,秦国救援韩国,大败魏赵联军

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将六国玩弄于股掌之中,哪里还有什么“合纵”之盟。

秦灭赵之战时魏楚两国形势

秦灭赵之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公元前236年——公元前232年,这个阶段秦赵双方各有胜败,秦国没有取得预计的战果。所以也无所谓救援。

第二阶段为公元前229年——公元前228年,秦国施反间计算计了李牧(赵国总被秦国反间,不长记性啊),最后秦军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事实上已经亡国。

第三阶段为公元222年,王贲灭代,俘虏了赵国公子嘉,名义上的赵国也灭亡了。

综上所述,最有价值的救援时机是在秦灭赵之战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公元前229——公元前228年。

如你所说,表面上看此时有可能救援赵国的也只有楚国和魏国了。那么我们看看这个时期楚国和魏国都在做什么。

魏国

按说魏国最有救援赵国的动机和便利,看地图就知道,这时唇亡齿寒已经不再是崇高的说教,而是迫在眉睫的威胁。可惜,经过秦昭襄王多年的鲸吞蚕食,魏国已经被打残,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拿什么去救人呢。更重要的是魏国上下连抵抗意志都失去了,成为了秦国的属国,只能静待自己被吞并了。

(秦昭襄王)五十三年,……秦使摎伐魏,取吴城。……魏委国听令。《史记 秦本纪》

我想魏王只盼着亡国后能给自己及家族争取个好点的待遇吧,应该不敢冒然激怒秦国。

楚国

楚国的实力比魏国稍强一些,但楚国和中原国家的关系一直不好,信任上就有问题。而且楚国内部派系林立,矛盾很多,难以统一思想。

在秦灭赵之战第二阶段的时候,楚国自身也在内耗着:

哀王立二月馀,哀王庶兄负刍之徒袭杀哀王而立负刍为王。是岁,秦虏赵王迁。《史记 楚世家第十》

这场宫廷政变早在公元前238年楚幽王继位的时候就开始演绎了,春申君黄歇因此被灭族。到公元前228年,负刍为楚王,李园被灭族,整整内耗了十年。楚国哪有精力和勇气管赵国的“闲事”。

三国联合未必能阻挡秦国

我们先说楚、魏联名保下李牧的问题

李牧被杀的罪名是“谋反”,对于君王来说,这个罪名是非常敏感的。两个国家力保本国的一名“逆臣”,这个行为对赵王来说会产生何种作用力实在很难预料。

另外我们评论历史人物谁忠、谁奸;谁庸、谁贤,无非都是事后诸葛亮。处在当时的境况下,人们未必会认为李牧不可替代。难道赵王会故意自毁长城?

秦攻赵受挫不是实力问题

长平之战后,赵国已经不是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了,秦国之所以受挫,不是实力问题,而是李牧战术得当,以弱胜强。我没有查到关于秦灭赵所用兵力的记载,但想来不会超过长平之战。因为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四十万大军,已经是元气大伤。此消彼长之下,秦国没理由投入更多兵力。

要知道几年之后王翦灭楚足足带了六十万大军,也就是说,在灭赵的同时,秦国仍然有能力抽调军队来抵御楚魏的进攻,至少防守楚魏攻打韩国还是可以做到的。

秦统一已是大势所趋

商鞅变法之后,几代秦王毕生都在励精图治。而纵观六国君王,或声色犬马,或昏聩无能,要么见利忘义,要么嫉贤妒能。不说全是昏君,但也没出几个明白人。

到了秦王政时期,秦国统一已然是大势所趋,灭六国只是时间问题。无论是“合纵”还是李牧,都来的太晚了。


老曹讲史


秦国灭赵大概是从公元前229年到公元前228,差不多历时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列国没有一个来救援赵国的,这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根据当时的列国形势来讨论。

在攻打赵国之前,韩国已经在公元前230年灭亡了,因此除了韩国之外,还有齐、楚、魏、燕四个国家可以救援赵国。下面我们分别说说这四个国家没有救赵的原因。

魏国是距离赵国最近的一个国家,也是最有必要救援赵国的,双方是唇亡齿寒的关系。魏国不救赵国的原因就是,当时的魏国已经非常弱小了,仅仅拥有以首都大梁为中心周围的一小块地盘。魏国自己已经是苟延残喘了,救赵无疑就是天方夜谭。

楚国作为一个南方的大国,战国后期还是拥有一定实力的。但是这时的楚国内部极其不稳定,楚哀王在位不到两个月就被其庶兄负刍所杀,这次政变正好是在秦国灭赵国的同一年,因此楚国是无法有效组织一支军队去救赵国的。另外,即便楚国能够出兵,由于两国距离太远,等楚军到了,赵国差不多也灭来。



剩下的齐国和燕国,则采取了自保的国策。齐国自从五国伐齐在之战后,除了与秦国有联系外,与其他列国几乎没有太多的来往。而且当时齐国君臣被秦国所迷惑,与秦国交好,齐国不可能去救赵国。燕国在战国后期与赵国的关系一直不好,赵国几次为了弥补秦国给自己造成的损失,而转过来拼命的攻打燕国,这使得燕国是巴不得赵国被秦国灭亡的。

以上就是列国不救赵国的原因。


浮沉的历史


从之前的几件大事来分析一下吧。

1.长平之战,为什么大家不帮赵国?原因很简单,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赵国跟秦国一样是个大威胁,都是王八蛋,他们最喜欢这种鹬蚌相争的事,等到某一方输了趁机捞一笔就好。结果也没让人失望,赵国元气大伤,秦国损失也很巨大。于是乎,就有了后来燕国偷袭赵国反被狂草的故事。韩国和魏国那真是有心无力,之前的伊阙之战被白起干了24w,对于这两个国家来说,这个数字有点太高了(从那时起,韩魏两国就再也没能掀起什么波澜了)。楚国也一样,鄢郢之战被白起打的都城都没了。

在这里必须说一下齐国,我真是给他跪了。长平之战秦国是很在意齐国的立场的,如果齐国愿意帮助赵国,秦国是不愿打这一仗的。结果,齐王建拒绝出兵,甚至连粮食都不出(赵国是军事强国,但不是经济强国,长平之战一大败因就是经济。赵王:tmd,连一百块都不给我!)。

2.邯郸之战,为什么大家愿意帮助赵国?原因也很简单:不能一家独大。本来势均力敌的秦赵,长平一战之后这种平衡被打破了,如果赵国真的被灭了,唇亡齿寒,大家都没好日子过。于是乎,有识之士如赵胜、毛遂、魏无忌费尽心力组织了一个联军,跟秦国干了一架,赢了。但这里有好多好玩的小细节:韩国初期没有出兵(后来秦国败了他才出来捡了几座城),魏国也是不想出兵的(窃符救赵后的魏无忌都不敢回国了),楚国也是不愿出兵的(被毛遂一顿骂骂醒了),燕国鸟悄的蛰伏着(事后又被赵国揍了),齐国还是三拳打不出个屁来(齐王建是属乌龟的)。

其实从这个时期,就能看出这些君主的态度了:齐国是“你们玩你们的,我就看看,不插嘴”,赵国是“卧槽,这怎么打啊,在线等挺急的”,魏国是“搞毛啊,你赵国先顶着,我殿后”,楚国是“好容易不打我了,让我先喘口气”,韩国是“这咋又来了啊,不是说好的不打嘛”,燕国是“瓜子啤酒火腿肠,收收腿啊”。

自私自利,这才是这帮君主们的本性。他们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出兵是会被打的,出兵是要花钱的,出兵是容易被人趁虚而入的;不出兵秦国是会给我送钱的,不出兵我可以用更多钱玩女人的,不出兵我可以天天寻欢作乐而不是去看那些前线战报的。

别以为那些君主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不要觉得合纵连横这种东西可以改变历史。“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赵亡于郭开,齐亡于田建,这两个卧底才是决定胜负的人。如果把郭开换成肥义,赵迁换成赵雍,后胜换成邹忌,田建换成田因齐,你看看你那远交近攻还好使不?

秦国能灭六国,如果非要从外交上找原因,不是他远交近攻玩的多好(因为在那种环境下即使剩下几国合起来也打不过秦国),而是秦国地下工作做得好,收买到了一帮子可以影响决策的人。

远交近攻不是根本原因,合理利用脑残才是根本原因。


大明湖畔的二狗


秦灭赵的时候,赵国已经历了长平之战,虽全力抵抗但国力已大不如前,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了。那这时楚国在干什么呢?这时的楚国已经历了怀王之败,实力已与怀王之前天壤之别。虽仍不失为一个大国,但发起对秦国的决战需要极大的勇气。当时楚国与赵国心隔阂,为了赵与秦国对立没有感情基础。再说楚国内部:当时楚国仍顽固地实行分封制。早期吴起改革夭折,他用自己的死消灭了七十多个封君,缓和了分封制给楚国带来的弊端。但到了秦灭赵的时期,这个问题已十分突出。中央政府已难以作出大的决策和实施大的措施了。


九日共由


这问题可是冤枉了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极为混乱,当时,旧有的奴隶制开始崩塌,新兴的封建制度在秦国生根发芽,并最终使得秦国国力超过了东方六国,始皇帝嬴政也是在此基础上开始自己一统八荒的雄途伟业

赵国是秦国后期的主要对手,这时齐楚都已经衰弱,赵国是唯一能与大秦对抗的国家。所谓唇亡齿寒,为何秦灭赵时五国不能统一支援赵国以求灭亡秦国,其实道理很简单。


秦灭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这个时候韩国已经被灭亡,齐国和秦国交好,魏国害怕秦国,二者不愿出兵,而楚国在此前就被秦、晋攻破了好几次国都了,但因为楚国人口太多没能灭国,而且秦在公元前226年已经开始发动对楚国的决战,换句话说,赵国覆灭的时候楚国也快要灭亡。这时候楚君哪来的兵力去救赵呢?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秦王一日与李斯议事,夸韩非之才,惜其已死。李斯乃进曰:臣举一人,姓尉名缭,大梁人也。深通兵法,其才胜非十倍。王乃以宾礼召之。

尉缭见秦王,长揖不拜。王答礼,置之上座,呼为先生。缭因进说曰:夫列国之于强秦,譬犹郡县也,散则易尽,合则难攻。夫三晋合而智伯亡,五国合而齐湣走。大王不可不虑。王曰:欲使散而不复合,先生计将安出?缭对曰:今国家之计,皆决于豪臣。豪臣岂尽忠智,不过多得财物为乐耳。大王勿爱府库之藏,厚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而诸侯可尽。

秦王大悦,尊尉缭为上客,拜太尉,主兵事。其弟子皆拜大夫。于是大出内帑金钱,分遣宾客使者,奔走列国,厚赂宠臣用事者,探其国情。王复问缭兼并次弟,缭曰:韩弱易攻,亦先;其次莫如赵魏。三晋既尽,即举兵而加楚。楚亡,燕齐又安在乎?王曰:善。

时韩已附秦称藩,则赵失助之半矣。赵之豪臣郭开收赂三千斤,始谮廉颇,今复谮李牧,皆为开所害,韩赵已为秦囊中之物。

燕遣荆轲刺秦未遂。秦王谋于尉缭,缭奏曰:燕棲于遼,赵棲于代,譬之游魂,不久自散。宜下魏,次及楚,燕代可不劳而下。

楚国地尽东南,号令一出,百万之众可具。秦一战定淮南北;二战平吴越。楚祝融之祀遂绝。

初魏使人结好齐王,说以利害。言:魏齐乃唇齿之国,唇亡则齿寒,魏亡,则祸必及于齐。愿同心协力,互相救援。齐相国用事,多受秦黄金,齐王听相国之言,不救韩魏,每灭一国,反遣使入秦称贺。及闻五国尽灭,今误信奸相,至於亡国,悔之何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