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产能过剩风险需警惕!

有机硅是最富应用潜力的化工新型材料之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原材料制造国。尽管如此,该行业仍存在

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产品缺乏,科技研发体系不健全、科研人财物投入不足,企业管理体制、机制活力不够等显著问题。如何理性看待这些问题,早作良谋,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日,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张建军就相关问题接受了周小刊的专访。

有机硅产能过剩风险需警惕!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秘书长 张建军

警惕产能过剩的风险

【CCN】国内有机硅行业目前的产能情况如何?未来会如何变化?

【张建军】

回顾过去的三年,受国内有机硅中间体、初加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企业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有机硅单体企业效益普遍不错。当前,不少企业投资有机硅单体的热情很高,其中不乏新进入者。根据已披露的信息及协会掌握的信息,国内有机硅单体在建、拟建项目总的产能超过600万吨,相当于我国现有总产能的2倍多。尽管一些拟建项目可能存在变数,但即使其中一半不能最终落地实施,未来数年内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大幅度增加也将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有机硅产业链上、中、下游不能按未来市场需求增长曲线理性、协同、有序发展,使得上游单体产能增长速度远大于中、下游有效需求增长速度,

有机硅单体将再次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风险。

严重过剩会给产业链造成破坏,并带来资源、财富的浪费。这个局面一旦形成,那些成本没有优势、产品链不够丰富、缺乏高附加值及独特竞争力的单体企业会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这一点需要引起单体企业的警觉和重视。与前两年相比,2019年有机硅中间体等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有不小幅度的震荡回落(尽管时有反弹)。为此,特别建议相关企业(尤其是无核心领先技术的新进入者)在投资新的有机硅单体项目前,下功夫做好可行性研究、行业竞争力分析、压力测试等,知己知彼,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用今天的投资换来明天的眼泪”。

补齐最大短板——科技创新能力

【CCN】制约我国成为世界有机硅工业强国的短板是什么?如何补齐?

【张建军】

经过数十年(尤其是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有机硅生产制造大国,全球一半多的单体、中间体产能位于我国。但我国离有机硅工业强国仍有一段距离。

制约我国成为世界有机硅工业强国的最大短板是行业内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跨国公司凭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成熟的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等,长期占据着有机硅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前沿位置,通过向市场提供高附加值产品获得超额利润。与行业内一些跨国公司相比,国内一些企业在单体制造、下游新产品研发、产品单耗、能耗等方面仍有显著差距,主要中间体产品制造变动成本依然偏高。随着国内单体产能的进一步提升和竞争加剧,同质化产品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尾部企业将无法盈利

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意识日益提高,过去低成本的“拿来主义”方法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企业的领航者要掉丢投机取巧、舍不得投入科研费用的老想法,下大力气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研发系统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但要使人才发挥好应有的作用,还需要有良好的研发体制机制,再加上持续的资金、资源的投入

,才能逐渐形成企业独特的、有竞争力的研发能力,才能在关键技术、新产品研发上不断领先于竞争对手。

就目前国内行业现状而言,建议企业首先要高度重视包括科技研发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培养工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估、选拔、任用体系和机制。研发人员的薪酬体系怎么定,激励机制怎么建,如何科学评价科研人员的工作产出等,都需要认真研究。一个比较直接简单的做法是对标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国际一流的化工企业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样板,有着成熟的研发流程和体制机制,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建议有基础、有实力的企业瞄准高端和前沿技术,加大基础研发力度,以下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做精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加大下游产品的研发力度,全面提升行业技术创新能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依法严肃追究,切实保障、提升行业创新积极性。

汽车业萎靡和贸易摩擦影响有限

【CCN】2019年汽车工业的低迷行情是否也对有机硅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未来有机硅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是否还有潜力可挖?

【张建军】

汽车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的确对有机硅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有限,目前汽车行业在有机硅下游应用领域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大,而且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逐年增长,抵消了一部分汽车行业整体的下滑。

有机硅材料在汽车中应用潜力很大。随着有机硅材料成本的下降,新型有机硅材料不断涌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汽车中的用量可能会进一步上升。目前正在开发的阻燃发泡有机硅材料、有机硅皮革、有机硅复合材料轮胎等,有望在未来汽车领域中得到应用,替代一些其他材料。围绕汽车领域的客户需求不断探索研究、开发新产品,有可能开辟出有机硅材料在汽车中应用的新天地。

【CCN】我国有机硅产品的进出口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20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对有机硅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张建军】

从进出口量上来看,2015年开始,我国成为有机硅产品的净出口国家。然而,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

有机硅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不多,但进口的却大多是单价昂贵的高端产品这种情况对我国有机硅产业来说并不划算:生产有机硅单体的硅石等资源有限,而单体制造又是重化工环节,要承受很大的安全环保风险。国内企业应想方设法提升自身科技水平,加大高端产品研发力度,多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这才是值得全行业追求的理想模式。

中美贸易摩擦对有机硅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主要的有机硅产品都被列入关税清单中。但由于我国出口的有机硅产品主要是原材料及初加工产品,受伤害更大的可能是美国企业。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企业拓展美国以外市场的力度在加大。故整体来看,贸易摩擦对我国有机硅行业的影响有限。

责任关怀明显落后

【CCN】与欧美日韩的公司相比,我国有机硅企业在责任关怀领域还有哪些不足?

【张建军】

坦率地讲,国内一些有机硅企业在责任关怀方面的认识水平和参与度与国际一流企业比,有较大的差距,需要迎头赶上。欧美日韩等国工业化起步早、产业成熟度更高,企业责任关怀理念和普及程度也相对更高。我国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一些企业对责任关怀的理解还不够,认为责任关怀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事实上,责任关怀之于企业相当于道德品行之于一个人,一流的企业不能在该领域有短板。目前,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正在行业内积极地推动企业责任关怀工作。


读者如有产业咨询,资产重组,产业招商和产业保险等产业相关的建议或需求,可私信小编,与小编联系。

您的发展,有我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