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山东年轻医生疑注射药物自杀,留遗言“下辈子再也不做医生”?

大白嘚嘚嘚


医生需要熬出来,没有吃苦的准备不要当医生

对于这样的情况,首先深表痛心,多好的一个苗子,夭折在成长的路上。更想以此劝告年轻医生,曙光就在前头,千万要熬得住!

现在医生的学习成长环境已经比我们好很多。我刚毕业到基层医院,医生严重紧缺,马上就要冲上一线,每天从早到晚地处理病人,严重的时候连续3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直接晕倒在病房。

其实 挺住几年就熬过去了,努力之下一切都将慢慢改善,未来的光明会比你预想的更乐观。比如几年后县城医院扩建缺医生,我就顺利回城了。又比如有进修学习机会,提升自己之后我就来到了广州。有位智者说:自信就是对于未来盲目的乐观,谁又知道眼前的一切困难不会很快得过去呢?

回首过去,庆幸那时候的忙碌,为自己的成长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在不断的岗位变换中,处理各种问题游刃有余。每当带教实习进修生,我都不忘告诉她们医生一定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光鲜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艰辛。

又有几个行业不是如此呢?剩者为王,熬过寒冬才能见到春光的明媚,犹如这场疫情战争,顶住就一定会成功!


现代国医包医生


我想说的是:哪儿个职业都没有那么容易,谁都不是在艰难前行。

现在还记得几年前,妹妹当时行政管理大专毕业,这种专业根本找不到工作,只好去超市打工。当时跟两个小姑娘一起租的房子。两个小姑娘都是医院的护士,一个是大一点的医院,另一个医院比较小,她们的工资已经是3000-4000。

妹妹当时在超市的水果区,每天坐在那里给人削菠萝,正值菠萝打特价期间,她的手上全是刀留下的印子,每天洗手都疼的不行。她的工资是800元。她告诉我特别羡慕那两个女孩,有正式工作,工资还高。

总是说医护人员压力大,工作辛苦,可是有多少人羡慕着他们的工作啊,多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干着体力活,毫无保障,流离失所,还不是再苦苦挣扎着,笑对人生。

再说历经多年的学习,考试,实习,医师的工作来之不易且精神压力大。我们来看看我们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大部分人都是底层的职员,面对的领导的刁难,甲方的苛责,单位内部的勾心斗角,以及升职的渺茫。

谁的工作不是一把辛酸泪,谁的生活里不是充满了不公和无奈?人啊,就得脸皮厚一点,精神再振作一点,每天多一点阿Q精神,拼命地鼓励自己,披筋斩棘,一路向前。


依米花呀


我一个学医的朋友,研究生毕业后又要规培两年才能去应聘工作,规培两年就是所有科室都要走一遍,这两年最脏最累的活都是你的了。两年后幸运的话能应聘到了医院,因为是新人,又要从最底层做起,他无数次和我抱怨说感觉没有出头之日,要抑郁了………


这一夜3


本人身体一段时间欠佳,和医生护士护工接触的比较多!说真心话,医生护士护工都挺不容易的,医生随时待命,护士整天忙的真没有什么停下来的,护工也是整天给病人把屎把尿的!这一切和钱没有太大的关系!几个接触的医生尽可能的把话说婉转又要把病说明白,真不容易!我和家里人说万一有啥事千万别责怪医生,人家也想把我病治好送我回家!几个护士不停的自己的护理范围内来回穿梭,所以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共同把一件事做好就可以了!如果你不信任医生那你来医院干嘛?所以当你有病了你就得信任,记得我上手术台就自己走上去的,在门口和家人和医生说:今天这斤两就交给医生护士了,没事好,有事下不来哭几声就可以了!千万别怪医生,都不容易!细节不说了,最后一切都安好!晚上9点多钟开刀医生刚刚做好一天六台手术,还到病房里询问有什么问题吗?人家医生做了一天的手术也站了一天不累吗?不饿吗?不想早点回家吗?现在经过医生的治疗一切安好,几年了身体恢复很好也四处游走看看世界的美好,医院也会不定期回访身体健康情况,有时去医院看看医生护士护工都觉得像亲人一样!所以有病不怕,怕就怕自己把自己吓着了!淡定看人生,信任是基础![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绿叶清风哦


回答:虽然这个医生的一句话:下辈子不当医生了。可能会误导大家,让人以为是医生这个职业造成了自杀,如果寻根究底一个人的自杀,职业并不是造成医生自杀的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这个自杀的医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不足,如果不解决他的心理的问题,就是不做医生换作其它职业,也会自杀,也会留下遗言下辈子不当什么什么了。人们常说:身体的病好治,心里的病难医也是这个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医生属于规培生,按照一般理解应当属于委培实习之类的,他在这个医院已经规培三年了,三年就是上个研究生都毕业了,而这个医生规培三年依然没有给自己带来一个结论,恐怕对于他的压力已经超过大山,如果有派出单位的怎么给领导同事解释、怎么给父母交代、如果成家立业了怎么向老婆孩子汇报、还有对同学朋友街坊邻居的说辞,是否还有借着这次规培的机会留在这个省会大医院,资历学历能力关系都不能帮助他实现梦想,一系列的小问题串联成大纠结,痛苦、无助、无奈、无处宣泄,最终选择了放弃自己。

如何避免这类人间惨剧重演,作为用人单位的分管领导,要自觉自愿承担一份责任,对于自己的部下要善于察言观色,类似规培人员这种不在医院编制内更容易出现不确定问题的人员要安排专门人员与之密切沟通交流,听取他的要求和想法,有的放矢的对症下药。万万不能因为大家都是成人了,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都是医生什么事情不清楚呀,病都治了自己这点心病还解不开疙瘩吗?然而还真有解不开的。

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也要担当起帮助医生这类人摆脱烦恼走出思想泥潭的责任,如果沟通交流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就要打消什么会影响声誉等顾虑,挽救生命是第一位的,及时的寻医问药,打开郁结。

作为当事人医生本人,应当明白这种心理状态是什么情况,继续下去会有什么恶果,所以要利用各种方式说服自己正视现实,接受顺从现实,要有几个可以倾诉衷肠的挚友,学会与人沟通。自己不能缓解依然不能自拔时要立即寻找心理咨询,利用科学手段和一定的药物治疗舒缓思想压力。

每一个人都承受着不同的压力,与那些驰援武汉疫区的医护人员相比,舍家撇业不辞辛苦都是小事,他们每一个人是在武汉舍生忘死,提着脑袋救死扶伤,一千多医生护士染病确诊,六个医生护士已经壮烈牺牲,虽然与接近两千病患的死亡相比很少,但是一个一个都是鲜活的生命呀。如果心理不健康,意志不坚定,那要自杀多少人呀。











我是老虎谁都怕


作为医生,深知医生生涯里面的痛苦、血汗和无耐、彷徨。但是,用终结生命的方式来摆脱,实在是太过于 惨烈。他是想又结束生命这种方式,解脱自己,又是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无声的控诉......

医生的苦,只有医生知道。除了寒窗苦读,本 硕 博将近十年的时间,获取那一纸学位证书,再加油加油,考取执业医师证,终于穿上那身白大衣,成了合法的执业医师。要看病办出院办死亡写转科小结写手术记录写抢救记录写死亡讨论写疑难会诊记录粘贴一个世纪都贴不完的化验单;要用三寸不烂之舌和家属沟通病情、沟通费用、沟通预后、沟通出院后随访、沟通用药;要练就火眼金睛单凭几句话就得判读得出病人家属送病人入院的目的,是想好的快些还是好的慢些,是在乎费用还是不在乎费用;要浑身解数下了夜班顶着黑眼圈还要去喂老鼠、喂兔子养细胞,一不留神前功尽弃,得出阴性结果没法和老板交代;要深更半夜还在查文献查数据写标书写培训计划备课做PPT,做的不好,良心责备+上级医生责备+病人责备+自己家属责备

即便累成狗,医闹、官司,总时不时光顾,分分钟让我们焦头烂额。从前的医闹,只是要钱,现在的医闹,除了要钱还要命。

曾经在病房累到崩溃,怀疑人生,但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想到用最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

解决问题有很多方法,比如,像我,离开公立医院,选择私立医院,工作量没那么大,终于,自己过的像个人样了。

比如,能有能力穿上那身白大衣,就具备吃苦,豁出去的精神,能够经受得起体力的考验,连上36-48小时不休息;舌辩群雄的口才,既能和人辩论,又能在三尺讲台诲人不倦;察言观色出众,能从家属一个眼神、一句话里分辨他的真实意图.......我们有这么多的本领,真的,有那么多路可以走,不做医生没必要去死。生命多宝贵啊!

我家加上故去的父亲,老妈 弟弟 弟媳妇,一家5口,除了老妈是退休的老护士,其余成员都在医院做医生。新冠状病毒肺炎来了,弟弟作为我们当地医院的放射科医生,也在一线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我对医生这个职业,还是有着骨子里的热爱和崇拜,这种情结,不会因为国内恶劣的环境而有所改变。

这篇文章,献给正在或者即将从医的同行们,不知远方的路是怎样,是否有光照亮。只能安慰自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新世纪成人全科王静


看到这样的新闻,心疼到极点了,谁来关心医学规培生的工作休息时间,一个家培养一个学医的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就这样被逼的活不下去了,本科五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博士三年,规培三年,每天工作十几小时,每天每天不停的看书,读书,考试,今天考,明天考,今年考,明年考,一直考职称,考审核,考评定,考英语,考到头发全掉光,三十好几没结婚,沒住房,好不容易上个班,每天如履薄冰,生怕那里出差错,言语不和,耳光上脸,小命泡汤,中国的医疗环境再不改变,再过几十年谁当医生,来救死扶伤?来为民负重前行,强烈呼吁国家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工作量,別让医生们压力过大,产生心理问题.更加不想再看到上面的新闻报道.


一姐一聊


我觉得这位年轻医生的死,轻如鸿毛,不值得让人同情,因为他违背了自己选择这一神聖职业的初心,当了逃兵,临死还畄下遗言:下辈子再也不做医生。如果按照他所说,那么当前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谁去承救那些千千万万无助的患者呢?正好和他说的相反,成千上万名白衣战士,争先恐后报名到疫情第一线去,冒着生命危險,日以夜继地去救治病人,甚至有些医生,护士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种不怕牺牲治病救人的高尚品质,全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和那些选择以死了之的逃兵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7546817q67042郭德柱


我想我们都没有经历疫情时期的医院现场,所以无法评判医生的抗压能力,那种场景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在灾难面前,每天面对这死亡,不知道需要怎样的心态才能不崩溃,我只知道每天在家刷着视频都是哭的不能自己,如果是在现场,真的是不能想象,医生虽然有治病救人的职责,但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在灾难面前,面对一个个生命逝去的无助,真的是会崩溃的。所以不要去指责什么,请温柔的对待……


名媛媛姐


一方面可能是他从事这项工作本身就会见到无数的悲欢离合。有时一会感到有心无力。确实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很难。因为各方面压力都挺大。但是人呢自己选择的路都是要自己来走,别的工作也不见得就那么好!生活没几个敢说容易的。退一万步来讲,人生无时无刻都有的选择的,既然对此工作承受不了这方面的压力,还是可以改行做别的工作的吧!哪怕从零开始也是一种新的活法。因为生命毕竟是父母给的,自己是没有权利决定生死的!太遗憾!那给父母留的是更多的伤心。我觉得无论什么时候生死都不能看淡,毕竟咱也不是平头哥,生命只有一次,再难也把它活完了!毕竟死了就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