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甌:疫情難擋春之約

13日,一場春雨洗清塵。記者行走於建甌鄉村田陌,走進城市工廠,感受到春的氣息撲面而來,時時見華彩、處處展生機。

“春風十里,一路有你”

在福建雙羿竹木發展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公司的一批出口產品正準備裝車運往廈門海關。企業復工後已出口產品23批次,價值1600多萬元人民幣。

公司副總經理趙羽強介紹,工人都是本地人,2月10日100%到崗復工。復工前申報復工人數為425人,而現在實際上崗522人,新招聘了97人。除了員工引薦和廠門口招工廣告外,有30多人是建甌市工信商務局、園區管委會、人社局通過各自平臺和渠道幫助發佈用工信息引來的。新招工人,一方面是趕訂單需要,再就是為新項目儲備熟練工。

雙羿竹木是一家立足當地豐富的竹材資源,生產竹餐廚用品、家居產品的出口型企業,去年出口銷售2億多元人民幣。公司廠區有兩個,正在實施的項目也有兩個,一個是在筍竹城廠區進行“以竹替塑”項目,研發生產竹快餐盒等,計劃今年年底投產;一個是東遊鎮金山工業園廠區的技改擴產項目,計劃今年10月投產。兩個項目投產後預計年產值新增3億多元。建築材料及施工人員進場受到疫情影響,目前項目進度也就放慢了。趙羽強告訴記者,建甌市委書記、市長都多次到企業關心復工復產和項目建設情況。南平工信局、建甌市工信商務局也主動上門,開展疫情防控指導,贈送防護用品,幫助爭取政策支持……“政府支持有力,真正做到有求必應。我們有信心,兩個項目能按既定的目標時間完成。”趙羽強說。

建甌開展“幫扶企業復工復產”專項行動,落實“服務清單”,各部門主動問需於企,點對點解決貸款逾期、交通運輸、企業用工等突出問題108個,多方為企業統籌179600個口罩、690套防護服等防護物資;交通管制期間,筍竹城管委會為園區企業“跑腿”代辦車輛通行證4000多份……打通復工復產的全環節鏈令企業如沐春風。截至3月2日,建甌29個重點項目復工,復工率100%;166家規模企業復工,復工率95.4%。

感覺到“春風和煦”的不僅是企業,還有農產品流通戶、種植戶。疫情之下,嚴防之時,建甌在保市場、保供給上沒有按下“暫停鍵”。受益政策優惠,建甌坡田糧油發展有限公司被納入國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爭取到低息購糧專項貸款200萬元。“我們堅守保供穩價承諾,一個多月來已向市場持續供應大米320噸。通過引進新技術、新設備,開拓新網點,預計年底產品銷量將突破2000噸。”道前景,坡田公司總經理林昌順話語尤為輕鬆。

在建甌海綠集團冷庫前,工人們正將花菜打包、裝車。流通戶陸道增說:“這輛裝載9噸花菜的貨車將發往湖南長沙。這段時間每天都要收購15萬公斤以上的花菜,價格每公斤在2元至2.4元之間。”而在正月頭,花菜收購價僅為每公斤0.4元。2月5日,建甌市委書記陳建新到海西蔬果茶交易中心調研蔬菜流通情況,瞭解到花菜運不出去、菜賤傷農問題後,立即組織發改局等部門研究對策。第二天,31個管控道口開放,綠色通行證批量發放。同時,海綠集團向流通大戶免費提供冷庫15天。

“開放道口,確保物流暢通,我們的底氣來自築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防線。”陳建新說。建甌抓防控按“中等風險地區”管理,戰“疫”一開始,“四支隊伍”迅速集結,6支一線支援隊分赴重點鄉鎮、街道,218支網格治理隊全面落實聯防聯控,188名領導幹部組成發展突擊隊掛鉤幫扶重點企業和項目,490多人的志願勸導隊深入社區街巷開展防疫勸導。而為保證生產,抓復工復產則按“低風險地區”要求管理,防控網格到自然村,勞動力得以釋放出來,物流得以順暢。戰“疫”期間,當地物價穩定,建甌的螞蟻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確保不漲價、“無接觸”提供生鮮蔬果,日收單3000多份,配送貨品金額達20多萬元。

“將‘動脈’打通了,‘血液’循環就順暢了。”陳建新說。

春色關不住,正是新綠時

“播種的深度最好在30釐米左右”“播前一般用90釐米寬的地膜覆膜”“每畝氮磷鉀的用量需控制在2.66公斤”……5日,在東遊鎮墩上村,科技特派員、高級農藝師祝勝波正在指導村民祝建民栽種玉米。祝勝波只是建甌市活躍在春耕一線中的256名科技特派員之一。

“今年流轉土地170畝都種上了玉米。瞧,這苗長得多壯實!有科特派的指導,今年定是個豐收年。”祝建民滿懷憧憬。

戰“疫”保春耕,建甌各地在農業科技服務上出實招。小橋鎮組織黨員服務隊,幫助農戶開展機械化輪作,統一調配農資;小松等鄉鎮採取“線上+線下”模式,幫助農戶更有效率地開展生產;迪口鎮開通“科技郵箱”,農戶將需求通過郵件發送並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該鎮聯合省、市兩級科技特派員以及鎮農業技術員通過微信視頻指導或者實地指導,目前“科技郵箱”接收郵件97封,回覆指導100%,其中入戶指導14次。

建甌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市、全省菜籃子工程示範基地。在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建甌抓緊春耕生產,除周到的科技服務外,還積極協調當地金融機構為春耕生產提供資金保障;確保農資供應,種子儲備約60噸,其中水稻和玉米種子50噸、蔬菜種子10噸,化肥庫存2萬噸左右,農膜庫存50噸左右;創新開展農資“不見面”對接,各農業專業合作社統計農民所需物資信息,建立採購清單,供銷社等農資企業直接配送,讓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準備各類農資。

疫情防控不鬆懈,春耕生產不誤時,田間地頭處處湧現農民忙春耕的圖景。記者從建甌市農業農村局瞭解到,該市在田蔬菜面積13.2萬畝,日採收蔬菜產量穩定在385噸。此外,將再組織新發展春季蔬菜種植7萬畝,從田頭保障百姓 “菜籃子”。目前落實春種玉米1.1萬畝、馬鈴薯0.7萬畝,全面落實糧食生產計劃,今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將穩定在48.6萬畝……

春光燦爛,“策馬”有方

疫情突如其來,讓今年的開局不同尋常。“要更快更好地建設富美新建甌,如何把發展的巨大潛力充分挖掘出來,如何將發展的強大動能釋放出來?我們要群策群力。”陳建新告訴記者,“諸葛亮會”先從領導層面展開,早在年初建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就佈置,要求每個班子成員認真思考眼下最急需做的三件事,並經過“五進五出”思考提升。

3月3日,建甌市委工作務虛會開成了一次問診發展的規劃會。“西環路建設、北門片區開發等要抓緊謀劃生成,搶在時間節點內列入‘十四五’規劃” “以更實舉措發展‘四大經濟’,建甌小吃可以作為做活夜間經濟的突破口”“我們是中國筍竹城,但是目前還沒有哪個竹加工單品形成全國‘拳頭’,我認為應該從最細小的做起,朝著成為全國竹筷生產基地的目標努力”“建甌跑長途運輸的車輛有7300多輛,佔全南平四分之一強,電商園起來了,物流園怎麼做起來?我們要加快建設閩北快遞分撥中心,推動‘智慧冷鏈物流’項目”……務虛會收集到的100多條建議都很有針對性。

群策群力謀發展,求真務實抓發展。連日來,建甌市領導掛圖作戰,市委書記陳建新、市長周安有先後深入城區重點企業以及重點項目開展工作調研;將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生物醫藥產業三大綠色產業逐個分析研究,深入梳理重點突破的細分領域、重點培育的龍頭企業、可以突破的新增長極;召集生產竹筷的竹加工龍頭企業負責人,共同謀劃怎麼擴產打市場打品牌……一個個動作折射出建甌策馬加鞭謀發展抓發展的新氣象。

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為峰。面對疫情,面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考,建甌廣大黨員幹部踐行初心使命,交出了合格答卷。

當下,春天的希望在建甌大地上已然顯現。待來年,我們再看希望的田野生動圖景。(徐俐敏 盧國華 魏劍生 林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