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普通父母,为了子女而省吃俭用,老了却被子女嫌弃”,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是极为普遍的,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在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特别是我父母他们那一辈人,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都不好,加之子女较多,为了给子女提供一个好的生活,不惜省吃俭用,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有病了也舍不得花钱去看病,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辛辛苦苦把子女抚养长大成人,让他们吃好喝好,供他们上学读书。等孩子们毕业找工作了,满以为自己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可是为了子女能买得起房结的起婚,还得继续劳心劳力,帮孩子们赚钱买房买车,娶妻生子。等孩子们结了婚了生了小孩儿了,为了减轻孩子们的负担,还要辛辛苦苦帮他们带孩子。作为普通父母,他们一辈子都在为子女操心受苦,也因此落下了一身的病根。按常理来讲,这样一心为子女考虑的父母,老了之后应该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可现实往往并不能如我们所愿。很多的老年父母并不遭子女待见,面对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体弱多病的父母,很多的子女开始嫌弃他们,动不动冷眼相向,更有甚者对父母不管不问,是在令人发指心寒。

作为一个同样来自农村,自己的父母为了自己省吃俭用,辛苦了一辈子,甚者到现在还在为自己操劳的农村娃,一方面非常感激同情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对于那种父母老了被子女嫌弃的现象是深恶痛绝的。但是有些时候静下心来想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不单单在子女身上,父母同样也有很大的责任。

作为父母而言,子不教父之过。父母的教育问题是导致子女嫌弃父母的主要根源所在。很多父母在子女小的时候把他们看的非常金贵,饿不得冻不得,打不得骂不得,无条件的满足子女的很多无理的需求,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很多父母没有办法给子女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听之任之,任由孩子自由发展,久而久之子女养成了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蛮横无理的坏毛病。在他们心目中,父母养育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也理所当然的享受着父母给予的一切,毫无感恩之心。当父母老了之后,需要自己赡养他们的时候,这部分子女自然而然从内心里边是抵触的。相反,如果作为父母从小给子女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独立,教导他们善良,我相信绝对不会出现子女嫌弃父母的情况。

作为子女而言,除了有一部分是因为不孝顺而嫌弃父母外。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处事方式不同而造成的。比如说父母他们那一辈人节俭惯了,见不得子女大手花钱,铺张浪费,而子女也可能见不惯父母抠抠索索,舍不得花钱,久而久之彼此嫌弃也属正常现象。再加上父母的育儿观跟子女的也有很大差别,彼此可能都看不惯对方照顾小孩儿的方式,也会造成子女嫌弃父母。我的目前前几年帮我妹妹带小孩儿,就因为两个人的育儿观不一致,经常吵架,最后就没让她帮忙带了。

但是不管是谁的原因造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子女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嫌弃自己的父母,毕竟儿不嫌母丑。那么我们要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首先,作为父母来讲,在子女教育上要下足功夫,要给子女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从小教育子女尊老爱幼,要教会他们严于利己,宽以待人,教导他们善良。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把子女培养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其次,作为子女而言,要能理解自己父母。要能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要能体谅父母的艰辛和不易,生活中多关爱他们。有了矛盾和误解要坐下来好好沟通,沟通才是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最好方式。要懂得感恩,要懂得孝敬父母,生活中尽量顺着他们,多关心他们,给他们提供好的晚年生活。

再次,作为ZF的层面来讲,要广泛宣导孝道文化,从道德层面约束和影响年轻人要孝敬父母。同时,在法律层面要严惩教育那些不赡养父母的违法行为,为整个社会树立孝敬父母的榜样。作为政策层面来讲,也要完善老年人的社保制度,让老年人生活和看病都有保障,从而减轻子女的负担,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子女嫌弃父母的现象发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乌鸦尚有反哺之义,更何况我们人呢。所以,作为子女,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嫌弃自己的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最基本的准则,也是下一代人的表率。


爱养猫的鱼


很多普通父母,为了子女而省吃俭用,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百善孝为先,老了却被子女嫌弃,应该是没有把思想品德没有教育好,太弱爱孩子的原故吧。



周海平124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这样的,我的婆婆今年八十四岁,生了两个儿女,一个是我大姑姐,一个是我老公,我婆婆和公公是新中国的第一代财经学院的大学生,即是我们扬州现在师范大学的领导,我婆婆说生了两个孩子,她的生活一直是她的妈妈和保姆照顾的,因为她的父亲去世比较早,她的母亲一直跟着她的,她这一辈子从来没有洗过自己的袜子和内裤,包括现在也是如此,都是保姆照顾她,我和老公每个星期天中午会去给她做饭,因为星期天她的保姆休息,我们结婚,买房子她不会给一分钱,我和老公租房子住也不会去和她要,我老公还有一个姐姐嫁去了南通,我的婆婆年轻的时候为了喝鱼汤,拿一个金戒指去和别人换条黑鱼回家煲汤,以后她家是非常有钱的,什么圆大头,金子啥的都让她给换吃的了,而我的父母在农村生了我哥,我,我妹妹三个孩子,条件和我婆婆家应该是天差地别吧,当时我的母亲有一个亲叔叔在香港,后来经常回来就给我妈金戒指,前后给了十多个,给了两个圆大头,现在我们家两个圆大头给了我嫂子,金戒指我妈给我们一人三个,去年我妈看我老公身上一点金子都没有,给了他一个,我哥我妹他们都笑咪咪的,


张菊萄红


这个现象确实让人痛心,而且在身边都有存在,是教育的失败,也是不明智,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们的给自己带来的恶果,你付出的爱,如果方法不当,未必能带来回报。

我有一个邻居,王老伯和他的妻薛姨,夫妻人真的很好,对左邻右舍都礼貌热情,爱帮助人,可是他们的儿子却是个混帐,他们从小对他宠爱倍加,好吃,好用,从来都不落下,自己再苦再累也舍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孩子却对他们呼来唤去,他们也逆来顺受。

现在他们老了,可儿子对他们却百般嫌弃,薛姨总是和我母亲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

1.慈母必败儿。这“慈”是指“溺爱”,什么都顺着他,没有底线,没有原则的爱,必然会养出一个好吃懒做,娇宠任性的儿孙来,将来成为社会的渣子,家庭的败类!

2.这是中国千百年来的父母思想而造成的。一切为了孩子,自己舍不得消费,所有的积蓄都为了孩子。在许多发达国家,家中再有钱那也是父母的,和孩子关系不大,成人之后自己去挣钱生活,这样孩子会更独立,反而思想道德修养更高。

3.中国的老人没有自己的独立生活,老了还是为了孩子,钱物自己不懂得去支配,舍不得花在自己身上,把自己变成了糟老头子、糟老太太,帮儿子带孙子,干家务,却反而常被年轻人嫌弃,真的,养儿防老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自己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舒舒服服,儿孙自己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做。

总之,父母为了孩子什么都肯付出,那确实是全部的爱,但教育的方式,爱的方式请好好的思考一下,不要自食其果。



365舍得舍不得


‘’很多普通父母为了子女而省吃俭用,老了却被子女嫌弃“,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就拿我来说吧,我在家中排行老三。我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姐姐。我的父亲去世的早,一直是母亲把我们拉扯大的。母亲做什么事情都非常的省吃俭用,攒了一笔钱。但她是为了我的哥哥和我的姐姐省吃俭用,对于我却百般舍不得。

现在她老了,偏偏是我这种最不被疼爱的那一个小女儿赡养他。他的儿子和女儿。都不管他,嫌她。嫌弃她嫌他不讲卫生,嫌她会拖累他们。

也许在老人的那一代的观点里面,钱不是用来花的,就是用来攒的。钱就是用来应急用的,等自己生病的时候去医院的时候用的。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如果钱花在生活当中,吃的好一点穿的好一点,也许去医院的费用就会少一点,去医院的机会也就会少一点。如果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好。我相信我的哥哥姐姐也不会那么的嫌弃他。

归根到底,我觉得是她自己思想观念的问题。确实不应该过度的省吃俭用。把钱全部留给医院,留给自己的女儿和儿子胡乱挥霍。我记得是大前年吧。我的姐姐在网上做了一个类似于销售的东西。拉着我的妈妈入股。最后赔了十万。一个老人得多长时间才能攒够一个十万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全部就排出去了。省吃俭用的代价就是留下一笔相对来说比较多的财产。还用一种很极端的方式把它挥霍掉。而是到最后反倒是遭到我的姐姐的埋怨。说当时不应该给他钱,让她搞这个。


@言午说故事:他们省吃俭用是他们的观念,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不要去嫌弃她们,他们把我们养大的人,是应该让我们感恩一生的人!


言午说故事


说实在的,我现在就是做了不孝女,父母八十多岁却怎么也不愿意去看父母了,起因是什么呢?春节前我妈把我叫到她房里,说她的金耳环丢了,跟我姐说,我姐说可能是我二嫂拿的,我就说我妈,我姐说的不对,一个可能是你忘记放什么地方了,再一个捉贼捉赃,不能随便怀疑这个那个,容易引起矛盾,再说了也只有我姐两口子在你房间住过,人家要说是她们拿的呢?她心里怎么想。我妈就说起我老公和我十四年前丢了几次钱,说她心里不舒服,我们是不是在别的地方丢的,我就说她,我们只是丢钱了,没有说过怀疑谁拿了,并且也从来没有提起过,我妈说,我心里难受,我说她,你心里难受什么,我妈说不是我拿的,我说我从来都没有说过是你拿的,我只说过我们两口子丢了很多次钱,并且我们不确定是谁拿的,你确定不是你拿的,纠结什么,不做贼不用心虚,坦坦荡荡就好。我说完这话就没往心里去,过完年后,我姐来我家说,娘准备找你算帐呢,说我说她偷我钱了,我就给我姐说了这个事儿的过程,也没往心里去,也没当个事儿,我老公回来过了隔离期,我们俩就去看望我父母,到哪聊了一会儿天就回来了,我妈要了我老公的电话号码,第二天给我老公打电话赌咒发誓,说了最毒的誓,说我们冤枉她了,第三天就要债,头春节拿了她一万块钱周转一下,我说马上给你,第二天就去银行取了钱给她了。你让我怎么再有心思好好孝顺她们呢,借了我们的钱十几年了从来都忘了


橘子红了540930


一般太宠爱的孩子基本都不怎么孝顺,但是也有小部分还是蛮孝顺的!我的育儿观念很简单,什么都要分享,不能说你喜欢吃,全家都让给你一个人吃,这样的孩子不仅以后没有爱心,而且非常的自私自利,也交不到朋友,我是很不赞同这类父母,什么好东西都留着给孩子吃!我儿子吃东西,不管吃什么,我都要他分享给我一点,并告诉他,这是妈妈买来的,你应该跟我一起分享,而不是自己吃独食,这样的人,是没有人愿意跟你交朋友的


柠檬酱兔吖


应该是横向比较的结果。父母横向比较孝顺,孩子横向比较别人家的父母经济资助,最后都是不满意。 父母觉得穷有穷的养法,孩子小时候不懂,不会埋怨,大了,难保不乐意。毕竟,谁都想过得容易一些。等父母老了,更糟了,又老又穷常去医院。

说说我的同事。房子给孩子房子买好, 车子买好,物业费暖气费汽车保险幼儿园费钢琴费,都替孩子交。让孩子把钱自己存起来不要挥霍。

这种氛围的单位,如果有个年轻人,爹妈啥也不是,你让孩子毫无怨言,好像不太可能。


dlsyyy


这个事情确实让人伤心,痛心,不应该这样子啊。

我家也是农村的,爸妈都是农民,一直以来都是这么的节省,吃,穿,用,自己的都是从来舍不得的。我觉得是爸妈也已经习惯了,同样也提现出我还要更加的努力赚钱,给爸妈好的。爸妈这样的节省 ,我特别的理解,我也有点难受,但是我不会埋怨他们,这个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不是一下子可以改变的,农村老一辈穷怕了,当然对自己很多舍不得。所以作为子女,要好好善待自己的爸妈,理解爸妈的用心良苦,因为他们的省吃俭用成就了您的今天,您的未来。





广西凤儿


这是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让我突然想起了老一辈极其传统的的思想“养儿防老”。我被这一句话深深毒害着,就因为自己是女孩,父亲重男轻女的作为深深的伤害了我,在25岁之前我甚至一度怨恨我的父亲,我实在不能理解他对我弟弟的偏爱,以及对我的冷漠。但我又同时的爱着我的母亲,所以我爱屋及乌一直疼爱着我的弟弟,直到他结婚成家,我才渐渐少了关怀。

也是受上一辈的影响,我甚至有了一辈子只要一个孩子不管男女,都只要一个孩子的决心,她们都劝我结婚生子,怎么着小孩最少也要两个,不然孤单没有伴。她们谁都不明白我的决绝,我四姐妹,可是,我生来就孤独,一直独立从来没有依靠过他们半分,我的哥哥甚至好赌,懒惰,还经常问我要钱。

看着哥哥弟弟这样,有时候我就在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他们真的能好好赡养我的父母吗?我的哥哥现在都是好吃懒做的状态,而弟弟,有了自己的家庭,能给予父母的肯定不多,所以,现在的我是难过的。

我只能努力的赚钱存钱,尽量的给予帮助父母,我曾对我哥说:“你们不养,我养。我对你所有的帮助,只是希望你能有出息,爸妈能少操点心,老了,他们能心安有个依靠。可,如果你真的没有能力,那么我养。”

曾经的我甚至一直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子,哪怕现在这个年纪了,还是会偶尔有那种念头。

我不会嫌弃我的父母,我只会心疼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