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木匠》乩仙和泥书生


《冯木匠》乩仙和泥书生

冯木匠

抚军周有德,改创故藩邸为部院衙署。时方鸠工,有木作匠冯明寰直宿其中。夜方就寝,忽见纹窗半开,月明如昼。遥望短垣上立一红鸡,注目间,鸡已飞抢至地。俄一少女,露半身来相窥。冯疑为同辈所私;静听之,众已熟眠。私心怔忡,窃望其误投也。少间女果越窗过,径已入怀。冯喜,默不一言。欢毕,女亦遂去。自此夜夜至。初犹自隐,后遂明告。女曰:“我非误就,敬相投耳。”两人情日密。既而工满,冯欲归,女已候于旷野。冯所居村离郡固不甚远,女遂从去。既入室,家人皆莫之睹,冯始知其非人。迨数月,精神渐减,心益惧,延师镇驱,卒无少验。一夜女艳妆来,向冯曰:“世缘俱有定数:当来推不去,当去亦挽不住。今与子别矣。”遂去。


抚军周有德,要将一座旧王邸改建为部院衙门。工匠们招齐以后,有个叫冯明寰的木匠在里面住宿。

一夜,他刚刚就寝,忽见窗子半开,窗外月光通明,像白天一样。远远望见一堵短墙上立着一只红鸡,正凝目注视间,红鸡已从墙上飞掠下地。一会儿,便有个美丽的少女,从窗子外露出半个身子往屋里窥视。冯木匠怀疑是哪个同行私通的女人,便假装睡着,竖起耳朵听着动静。这时,屋里的人都已睡熟了,冯木匠一下子起了私心,心也怦怦地跳起来,暗暗希望少女误走到自己睡的地方来。不常时间,少女果然从窗子跳进来,径直投入冯木匠的怀里。冯木匠大喜,默不作声,一会事毕,少女自己走了。

从此后,少女每夜必到。冯木匠起初还隐瞒着,后来便问少女是不是找错了人,少女说:"不是的,我敬慕你的为人,所以以身相许。"不久,工程完毕,冯木匠要回去,少女已在旷野中等候。冯居住的村子本来离郡城不远,少女便跟他回到家中。进入家门,家里的人都看不见少女,冯木匠才知道她不是人类。

过了几个月,冯木匠精神疲顿,憔悴不堪。心里越发害怕起来,请来法师镇邪驱赶,还是一点用也没有。一夜,少女盛装来到,对冯木匠说:"缘分都有天数,该来的推也推不走,该去的留也留不住。从此后我和你永别了。"说完便走了。


《冯木匠》乩仙和泥书生

乩仙

章丘米步云,善以乩卜。每同人雅集,辄召仙相与赓和。一日友人见天上微去,得句,请以属对,曰:“羊脂白玉天。”乩批云:“问城南老董。”众疑其妄。后以故偶适城南,至一处,土如丹砂,异之。见一叟牧豕其侧,因问之。叟曰:“此猪血红泥地也。”忽忆乩词,大骇。问其姓,答云:“我老董也。”属对不奇,而预知遇城南老董,斯亦神矣!


章丘的米步云,擅长扶乩算卦,每同人聚会。便召乩仙互相唱和。一天,有个朋友见天上微有云彩,忽得一联,请乩仙对下联。这一联是:"羊脂白玉天,"乩仙批字:"下联问城南老董。"大家怀疑乩仙对不上,所以乱说一气。

后来有事到城南去,发现一处地方,土红得像丹砂一样,很感奇怪。正好看见有个放猎的老翁在一边,便问他是什么土,老翁说:"这是猪血红泥地。"忽然想起乩仙的批词,十分惊骇;又问老翁的姓,老翁说:"我是老董。"能联对倒不奇,奇的是预先知道城南老董,这也太神了。


《冯木匠》乩仙和泥书生

泥书生

罗村有陈代者少蠢陋,娶妻某氏颇丽。自以婿不如人,郁郁不得志。然贞洁,婆媳亦相安。一夕独宿,忽闻风动扉开,一书生入,脱衣巾,就妇共寝。妇骇惧,苦拒,而肌肤顿软,听其狎亵而去。自是夜无虚夕。月余,形容枯瘁,母怪问之,初惭怍不欲言,固问,始以情告。母骇曰:“此妖也!”百术禁咒,终不能绝。乃使陈代伏匿室中,操杖以伺。夜分书生复来,置冠几上,又脱袍服,搭椸架上。才欲登榻,忽惊曰:“咄咄!有生人气!”急复披衣。代暗中暴起,击中腰胁,塔然作声。四壁张顾,书生已杳。束薪爇照,泥衣一片堕地上,案头泥巾犹存。


淄川罗村有个叫陈代的人,从小就愚笨丑陋。娶了个妻子某氏,却很美貌。她因为自己的丈夫不如人,郁郁寡欢,很不如愿。但是她能保持贞操清白,婆媳之间也相安无事。

一天晚上她独自一人睡在屋里,忽然听到风把门吹开了,一个书生进来,脱了衣帽,和她同床而卧。妇人害怕,苦苦用力抗拒。然而浑身顿时瘫软,听任书生轻薄而去。此后书生每晚上都来。过了一个多月,妇人面容憔悴,身体困乏。婆母感到奇怪,就问她。妇人起初羞惭不想说;再三追问,才把实情说了出来。婆母害怕地说:"这是个妖怪!"便想方设法禁止,最终也没能杜绝。

于是婆母就让陈代藏在屋里,手持木棒等候着。到了半夜,书生果然又来了,把帽子放在桌子上,又脱下袍服,搭到衣架上。才要登床时,忽然大惊道:"哎呀!有生人气!"急忙再去披衣。陈代从暗中突然跳出来,挥棒打中书生的腰胁,只听到嗒的一声,再四下一看,书生已经没了踪影。拿把柴草点火一照,看见有一片泥衣掉在地上,桌子上的泥帽仍然放在那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