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科考人員是如何與外界通訊的?IT和電子工程師Marcus​告訴你

南極科考人員是如何與外界通訊的?IT和電子工程師Marcus​告訴你

南極科考人員是如何與外界通訊的?IT和電子工程師Marcus​告訴你

南極站的科考人員是如何與外界通訊的?IT和電子工程師Marcus告訴你

許多讀者可能想知道我們如何與外界交流。當然,這裡沒有電話線,沒有互聯網的DSL連接,也沒有手機網絡。此外,這裡接收不到廣播和電視,既沒有地面電視,也沒有衛星電視。

南極科考人員是如何與外界通訊的?IT和電子工程師Marcus​告訴你

Marcus Heger在技術維護期間在3.7m拋物面反射鏡後面的天線防護罩中進行了維修。照片:Jens-Peter Biethan

衛星通訊

我們使用專用的衛星與外界保持聯繫。天線罩中3.7米的拋物面反射鏡發出的信號在赤道上方35786公里處到達對地靜止軌道上的SES-4衛星(全球C波段波束)。它從那裡通過AWI屋頂上的3.8米拋物面天線發射到不來梅港。總帶寬為2 Mbit / s(為Neumayer Station III保留1 M bit/s,為研究破冰船Polarstern保留1 M bit/s)。該專用衛星線路在2015年11月以384 k bit/s的速度取代了舊的Intel sat專用線路。

我們將這條專用線路用於電話和傳真,以及科學數據的傳輸,遠程醫療,網絡攝像頭和互聯網。數據包的運行時間約為650毫秒至1000毫秒以上,這種延遲意味著您可以通過電話進行通話。每年線路會出現兩次與自然相關的故障:所謂的日間停電發生在晝夜相等的時間,即白天的時間與夜晚一樣長,大約一週。在這段時間內,信號在中午中斷約15分鐘。然後,太陽實際上位於衛星的後面,因此照進了我們的天線,因此地面上的天線僅接收太陽的噪聲,而不再接收來自衛星的有用信號。

為了提高可靠性,該站上還有三個永久安裝的備用衛星系統,用於傳輸數據,傳真和電話:兩個銥星系統,便攜式銥電話也可用於野外探險。

南極科考人員是如何與外界通訊的?IT和電子工程師Marcus​告訴你

AWI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測試了銥星手機。照片:Marcus Heger

Neumayer Station III周圍的天文臺通過光纖和WLAN(無線局域網鏈接路線)連接到該站。

氣象衛星接收系統

還有一個用於接收氣象衛星圖像的設備。本地接收的生活圖像保存在這裡,供我們的氣象學家用於天氣預報,並上傳到互聯網上供其他用戶使用。

超短波甚高頻(海事電臺)

對於本地通信,我們將VHF(甚高頻)無線電設備(2m海上頻段)用作手持無線電設備或車輛和臺站中的固定移動設備。這些設備還可以與附近的研究破冰船Polarstern等船舶通信。FM範圍內的無線電波會以凹凸的形式光學傳播,因此您可以在地球曲率或障礙物擋住之前,儘可能遠地觀察天線。

AIS接收系統

還安裝了AIS(自動識別系統)接收器,以接收FM範圍內船舶的位置數據。

南極科考人員是如何與外界通訊的?IT和電子工程師Marcus​告訴你

氣球加註廳屋頂上的氣象衛星接收天線和FM天線的天線罩。照片:Marcus Heger

短波KW

為了與其他南極臺站進行區域通信,我們使用了短波電臺(波長為48m,36m,24m,18m的HF頻段)。這意味著您可以免費且無延遲地與其他電臺,輪船或飛機通話。KW天線桅杆距離電臺250米,以避免干擾和干擾。來自海事電臺的寬帶偶極子天線。

KW範圍內的無線電波以兩種方式傳播:以光學方式近地傳播,並通過電離層上的反射以空間波傳播。因此,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廣泛的通聯。當大雪飄落時,空氣中的雪晶會帶靜電。這聽起來與廣播中的雷陣雨相似。短波波段的傳播條件還取決於季節,太陽活動,例如黑子和地球磁場。

南極科考人員是如何與外界通訊的?IT和電子工程師Marcus​告訴你

短波天線桅杆的維護工作。照片:史蒂文·弗蘭克(Steven Franke)

航空無線電通訊

在夏季,還有航空電臺:VHF(2m航空頻段),用於與我們的滑雪道上的著陸和起飛飛機通信,例如,傳輸當前著陸天氣和氣壓(用於設置氣壓高度計) )給飛行員。例如,如果飛機不在FM範圍內,則他們使用短波報告其位置,高度和飛行方向。

業餘電臺:DP0GVN

業餘無線電是一門專業,它是一種非商業的技術科學無線電服務,在世界範圍內為實驗和技術科學研究、進修和國際通聯服務。AWI允許業餘無線電執照持有員工在業餘時間進行業餘無線電操作。自從第二次冬眠(1982年在Georg von Neumayer站進行冬眠)以來,冬眠者一直在使用從Neumayer站I,II和III發出帶有呼號DP0GVN的業餘無線電頻段。

這取決於站上各個業餘無線電人員的興趣和偏愛,具體做法是:通過業餘無線電衛星(例如OSCAR 10-攜帶業餘無線電軌道衛星)進行連接,並與空間實驗室中的D1任務進行討論Challenger(1985)與月球-地球無線電連接,作為反射器,直至單邊帶無線電話,莫爾斯電報或計算機輔助數字操作模式下的短波無線電操作為止。

南極科考人員是如何與外界通訊的?IT和電子工程師Marcus​告訴你

Marcus,DL1MH在電臺室。照片:Marcus Heger

在這裡,我只能報告2016年第36個冬季期間的業餘時間活動:一方面,我有一個SDR(軟件定義的無線電)作為短波接收器。在Arch-Linux下使用WSJTX,來自世界各地的無線電愛好者的數據包被接收,解碼並通過Internet傳輸到WSPR(弱信號傳播報告器)數據庫。然後,例如大學將這些數據用於研究短波波段的傳播條件。

我還與短波波段的業餘無線電大學電臺和青年團體進行了通聯,並回答了許多有關在南極生活和工作的問題。我還試圖使全世界的許多業餘無線電愛好者能夠通過呼號DP0GVN進行話音通聯,因為與南極的連接非常特殊。全世界大約有200萬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但在南極只有少數。

同時,我嘗試使用APRS(自動數據包報告系統)傳輸位置和天氣數據。

亮點是在距離德國北部(約13800公里)的20m業餘無線電頻帶上的語音無線電連接,雙向功率僅為30瓦。

馬庫斯·黑格(Marcus Heger),DL1MH

IT和電子工程師(無線電操作員)

36.越冬的諾伊邁爾站III

source: https://blogs.helmholtz.de

南極科考人員是如何與外界通訊的?IT和電子工程師Marcus​告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