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有存款350萬,有房有車,已經40歲了,一個女兒,可不可以光理財不用上班?

星月夢想1


如果你有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且沒有車貸、房貸,那麼理論上是可以了,但是我並不建議你這樣,以中國目前的人均壽命75歲計算(大城市的更高),你的人生才剛剛走完一半,難道後半輩子天天在家看電視?畢竟一直旅遊的話,你的理財收益不夠。

350萬元的理財收益

以目前銀行理財一年期的普遍收益率5%計算,350萬元一年的收益可以達到:350萬元*5%=17.5萬元,這個是純收入,這個收入已經可以秒殺目前大部分人一年的收入之和了。平均一個月1.46萬元,滿足日常家庭開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甚至還有結餘不少。

通貨膨脹

或許有人會說通貨膨脹會使得你的存款一直貶值,沒錯,超發的貨幣確實會使得貨幣貶值,但是超發的貨幣,很大一部分都是流入了房地產市場,所以房價一路上漲;你已經有房有車了,因此這個對你影響不大。影響你的主要是居民生活消費價格指數CPI(CPI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2005-2015年,我國的消費價格指數平均值在2%左右,2016年及2017年我單獨查了在1.5%附近,顯然我國居民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整體變化不大。

其實這個從現實中我們可以感覺的出來,十幾年來,我國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雖然價格有所上漲,但整體增幅不大。你理財一年的收益可以達到5%,也就是本金資產增值5%,但是CPI增長僅2%左右,也就是居民主要的消費產品價格上漲僅2%,你的收益完全可以跑贏主要的居民產品價格增長幅度。

總結

有存款350萬,有房有車,如果光靠理財確實是可以做到不用上班的。當然前提你沒有房貸車貸(有也可以,每月月供金額不要太高),另外你必須買一份社會保險,這個是防止意外的發生。如果做到這些,實在不想上班,你可以辭職回家了。但是40歲就可以擁有房車以及350萬元的存款,我想你也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人,在單位可能還是個領導級別的,為何會突然不想上班了呢?

我的建議是:再拼搏一把,50歲後在考慮退休的事,給自己、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


鯉行者


有房有車,有350萬的40歲男人是不是可以光靠理財做個自由職業者?筆者認為,首先,你得自己評估一下自己,你的專業能力夠不夠,在世界上有自由的專門做理財投資的人,生活得非常富裕。但是,這對個人的專業能力要求很高,如果想依靠理財為生,與我們平常的在銀行買點理財產品不是一回事,在銀行買理財產品,人人都會,沒有專業要求,只要安全即可。

專業化的金融理財要求非常高,你必須有能力判斷每年的投資機遇在哪裡,風險在哪裡,哪種投資何時進,何時退,找不到投資機會時就應該買點理財產品休息。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就完全可以退體依靠理財投資生活。如果沒有這個能力,還有一個方法,找到有這種能力的專家跟著一起投資,他們投資什麼,你投什麼,他們休息,你也休息。目前國內最頂級的金融傢俱樂部中國金融傢俱樂部是專門做投資的富豪們的平臺。

其次,還有看你生活在哪個城市,如果在一線城市,只有350萬就退休太少了,如果在三四線城市,還勉強夠用。

其三,40歲按照目前身體條件正是青壯年,還有成長空間,提前退休就意味著你的學習與成長結束了,工作不光賺錢,更重要的還是在工作中學習成長,我不建議這個年紀就退休。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還真別說。我同學當年家裡拆遷賠了600來萬,沒多久他父親過世,在他父親生前就做公證,他父親百年後所有資產由他一人全權處理。然後他就600萬買理財,50萬放1.5的利息,領著4000多工資,一個月還有近一萬的返租金,老婆沒工作,全職帶孩子。就這樣滾,現在近千萬了。最近在問我一年60萬開什麼店好。他81年,比我大一個月,我們小學同學6年,後來又13年同事了。350放理財,在不考慮房子的情況下是可以了,不過也要考慮通膨。500萬是差不多可以提早退休,遊山玩水。我16年投資的店面,三年來平均一年收入30萬,雖然是2個人合夥。但難免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現在也是有點心累。投資就是這樣,一直再還銀行利息,賺的錢差不多都還利息,錢是流動的。要積攢有點難。同事們休假的時候,我要顧一下幾個店,對賬、進貨、修修補補。放長假人家可以出去放心的玩,可是我只能店面放假才能放心的出去。其實我也想有個3、5百萬吃銀行利息。投資了就很難收手。


醉漢心聲


才40歲,就有房有車有存款了,而且存款還不少,題主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啊!

350萬,不用還房貸車貸,僅用來生活,應該是很富足的。因為對普通百姓而言,買房絕對是最大的一筆花費,解決了住房的問題,生活的開支就不會構成大的壓力了。

那麼,怎樣用350萬理財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多姿多彩呢?

首先來考慮一下基本生活費的問題。對大多數的家庭來說,一天用於買菜買水果的費用,我估計100塊,應該是比較充足的了,一個月30天,這一部分就是3000塊。然後水電,煤氣,油,米,電話費,網絡費之類的,大概2000左右。另外再預留5000用來買買衣服,逛逛街,下下館子,還有偶爾應酬,等等彈性支出。

這樣算下來,一個月需要有1萬塊,就可以維持比較寬鬆的基本生活水平了。怎樣能每個月有1萬塊的收入呢?現在一般銀行的理財產品,一年期的,年化收益率在五個點左在。如果從現在開始每月向銀行存入20萬,一年之後就可以固定的每個月都可以收到1萬塊的利息了。

一個月投20萬,一年12個月需要240萬,這個錢產生的利息用來維持基本生活。

350萬減去240萬,還剩下110萬,既然基本生活需要已經滿足了,可以適當做一點風險投資,以小博大。如果拿出百分之七十來做風險投資的話,估計就是80萬左右,可以選定一個業績比較好、市盈率較低、歷史分紅記錄較好的股票,在低位買入,比方說銀行股、證券股、醫藥股等安全係數高的品種,買入以後堅定持有到下一個牛市的來臨。

最後手中還剩下30萬的流動資金,你可以把錢存到貨幣基金裡面,因為貨幣基金的支取是比較靈活的,一般都是隔天就可以到賬,現在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應該也在三到四個點左右,遠遠高出銀行存款的利率,而且,相當於是存著活期存款,但是享受著比定期存款更高的利潤。這個30元可以做為一個應急儲備,這樣,有什麼意外的需要也可以應對了。

總的來說,240萬購買銀行理財,用於基本生活;80萬投資股票,用於博取高額利潤;30萬購買貨幣基金,做為應急儲備。這樣,你的錢安排得妥妥的,可以開始好好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啦。


虞美人之夏


這是完全可以做到不上班,靠理財過完餘生。對於理財收益,年化5%-10%是比較穩妥的區間,即每年有17.5萬-35萬,這個錢可以過得不錯。至於通貨膨脹,不必過於擔心,通貨膨脹率高,相應存款理財收益率也會增加。

1.樓主理財收益在17.5萬-35萬之間,即使不上班,可以說生活無憂。

樓主是高淨值人群,除了選擇銀行產品,很多其他理財產品可以選擇,比如信託、私募等,5%-10%收益是可能的,那麼,達到17.5萬-35萬年收入較為容易。這個收入匹配中上生活水平沒問題。

2.未來通貨膨脹導致的錢貶值速度不會像之前40年那麼快。

大家擔憂最多的是通貨膨脹會導致錢不值錢,這本身沒錯,但有一個因素沒考慮,就是通貨膨脹時,投資理財收益率也會提升,相互之間可以部分抵消。雖然長遠看錢必然貶值,但未必像大家想象的那麼快。因此樓主不工作靠理財收益生活是可持續的。

回到主題,樓主要靠理財收益度過餘生問題不大,若投資理財得當還會過得很好。但是,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樓主算是先富起來的人群,應該不會幹於不工作過下半生。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知識,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家族財富密碼評論員錢小帥:


首先題主在40歲有房有車,已經基本解決了住行問題,這對於大多數中年人來說還是很有優勢的,而且本身孩子是個女兒,壓力不會那麼大,但是我認為在40歲有了存款350萬還是遠遠不夠的,具體可以這樣分析:


一、如果你生活在一線城市,但從最穩妥的在銀行存款,如果是活期存款年利潤為350萬*0.35,大概也就是12萬左右,也就是說每個月在一萬左右(考慮到活期是因為萬一家裡有突發緊急情況需要用錢),在一線城市一個月一萬是遠遠不夠的,一家人的吃飯、買菜的錢一天最少需要100,一個月就是3000元,還有孩子的輔導班費用,在一線城市大概也需要5000-6000左右,而且題主說自己有車,車子的保養費、油費等等也是一筆大的開銷,除去這些還需要最基本的買衣服呀,老婆的化妝品等等,因此一個月一萬是遠遠不夠的。

一、如果你生活在二三線城市,相對來說還比較寬裕,按照上述的方法計算估計一個月也就剩1000-2000左右,用這些錢不妨去買一買穩妥的理財產品,比如購買基金或者題主不想去上班,可以將節約下來的錢去投資開店面,這樣既不用早出晚歸,也不會無所事事。

但是我想說的是,人的一生還是很短暫的,我們還是需要在有限的生命裡去多多做讓自己開心快樂的事情,祝福你!


家族財富密碼


粗略看了下眾人的回答和評論!恭喜你,羨慕你,嫉妒你,仇恨你,瞧不起你。針對你提的:“”有車、有房四十歲有存款350萬,還有“搖錢樹”(女兒)“”評價結果也就是這些了。

在我首先看來,在一些人眼裡有350萬元,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又加上是一女兒也沒後憂,出嫁時還會收一筆豐厚彩禮,少說幾十萬多則甚至小百萬,在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之下,提出靠理財四十歲退休過小資生活的念想也不為過。

但是在我看來一個人的開心快樂,並不是完全建立在擁有多少金錢基礎上。前些年就有一大學組織學生暑假期間,對北上廣深各大城市及部分鄉村,對兩萬名不同情況的人,針對能叫自己感到“”最快樂最幸福“”,是什麼?進行社會調查。結果顯示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選擇的是:有一份愉快工作,最快樂最幸福,選擇錢的只是極少一部分。錢是不能沒有,過於糾結在錢上,也難免是最不開心最不快樂,只有那些因為失敗的人才會深有體會。

如果想依靠理財為生,與我們平常的在銀行買點理財產品不是一回事,在銀行買理財產品,人人都會,沒有專業要求,只要安全即可。專業化的金融理財要求非常高,你必須有能力判斷每年的投資機遇在哪裡,風險在哪裡,哪種投資何時進,何時退,找不到投資機會時就應該買點理財產品休息。如果沒有專業理財這個能力,350元僅靠銀行利息及銀行保全的投資項目,結合物價上漲,貨幣貶值這些因素,20年過去到你六十歲退休時,你最多也是個一般家庭年收入,你的利息也不及一個普通公務員收入多。八十年代初期有一萬元銀行存款的月利息,就比那時的公務員收入高,吃者一萬元存款利息到現在,應該早就被餓死。

其次,還有看你生活在地區哪個城市,如果在一線城市,只有350萬就退休太少了,如果在三四線城市,還勉強夠用,除非在農村生活會比較安逸。

40歲按照目前身體條件正是青壯年,還有成長髮展空間,提前退休就意味著你的學習與成長結束了,也意味著已經步入老年的生活開始。工作不只是能有錢收入,更重要的還是在工作中學習成長,交際會找到開心和快樂,我不建議這個40歲年這年齡別有退休這想法。

閱讀本文希望幫助到您,請您點擊上方或下方紅色“”關注“”您將繼續收到相關最新資訊。歡迎留言評論參與大家的互動!



破天曉


西北五線城市,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有三十萬,你們覺得怎麼樣?

我大姨當時就是這種情況,市中心兩套房子,我表哥也去當兵了。於是她放棄生意,決定在家理財養老。

現在,我們這裡一套房子隨便八十萬,她的房子面臨棚戶區改造。

她的兩套房子是八十多平米(在一個小區,一個是我表哥的婚房),政府一平米抵一點二平米。她們家要換兩個一百三十平米的房子,算了下,政府補助的,自己還要交四十萬左右,再算上裝修,大概花六十萬。

然而我表哥說,他知道的,他家有個存摺,就有六十多萬。就這點錢,花完就拉倒了。

在二十年前,我大姨一件大衣兩千多。現在,我表哥給她買件一千的羽絨服她都嫌貴。

二十多年前,大姨家就是這座城市第一批裝電話的人家。那時候的電話這個費用那個費用要三千多。現在,她覺得買三千塊錢的手機都太貴。

二十年前,大姨出門坐桑塔納,還顧專門的司機。現在打個車都不捨得。

……

不過,理財也分人。我經常跟我表哥說,當時要是我大姨用三十萬買三個鋪面,現在可就不一樣了。現在,我們這裡,一個鋪面少說兩百萬。可是,她選擇了買一堆保險,一堆銀行理財。

所以樓主要想退休了,請做到準備。要麼降低生活品質,要麼對自己的理財投資技能有自信。


秋逸162458451


這裡有幾個問題需要明確:一、家庭總收入是否只有350萬元理財收入?二、有沒有房貸?三、家庭消費水平。理財也有風險,收益越高風險也會越大,我們選擇眼下一款中等收益的理財產品計算了一下,年收益大概十五萬元不到,平均到每月也就一萬二的樣子。一個家庭的一個月基本開支如果沒有房貸也沒有物業管理,中小城市大概(三口之家):一、吃,3000;二、水電煤氣通信,500;三、車,2500;四、穿用,1000;五、小孩補習,2000。每月基本開銷9000所剩無幾。如果有房貸、小區物業管理、各種應酬,光靠理財收入很難覆蓋。有350萬做理財,再有一份穩定工作日子可以過得滋潤一點。其實工作不光是生存需要,它還是一份寄託,一個學習平臺。


空穴來風之天涯


本人座標青島,91年,自住700萬房子一套,無貸款(家人的支持)還有一套在郊區,400萬別墅(無貸款)沒裝修也沒有出租的想法,轎車一輛,家裡老人買的新車,我開被替換下來的車,本人對車無要求,本來就是代步。現在我跟對象在證券公司工作,每月加一塊稅後1萬,自己年薪加獎金提成稅後也能到20萬+,現在自己存款20萬,現在也是沒有方向,不知道應該繼續這樣幹下去還是換個工作自己當老闆,家裡老人保守估計還有1000萬可以理財,不知道以後自己要不要考投資生活,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