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英雄致敬「致敬英雄」楊靖宇:民族脊樑,抗戰名將

從中國共產黨成立那天起,無數革命先烈為之慷慨赴死的,正是堅如磐石的這個初心。在革命先烈用鮮血打下的江山裡,一代代新生的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開拓奮進,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實施改革開放,一點一滴地把先烈的理想變為現實。在建軍91週年之際,中國軍視網帶您重回歷史,認識那些為國家的統一穩定獻出青春和生命的英雄們。今天,我們來重溫一下人民英雄楊靖宇的英雄事蹟。

向英雄致敬「致敬英雄」楊靖宇:民族脊樑,抗戰名將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抗日戰爭的戰火從東北大地燃起,而抗爭的脊樑也從東北大地挺起。1933年,國民政府解散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義勇軍的後援斷絕之後,中國共產黨積聚力量成立的東北抗日聯軍成為了抗戰的核心力量。東北抗日聯軍並沒有正規的編制,所以就沒有兵源的給養和彈藥的補給,是一隻完完全全依靠人民群眾支援的抗日隊伍。而在這支隊伍當中湧現出了很多抗日英雄,至今被我們緬懷紀念,楊靖宇將軍就是其中一位。

楊靖宇,1905年生於河南省確山縣。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參與領導確山農民暴動,同年5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組織確山起義,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1928年後,在河南、東北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兼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救亡圖存、抵抗侵略成為中華兒女的首要任務,在之後的日子裡,楊靖宇帶領著廣大將士踏遍林海雪原,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

向英雄致敬「致敬英雄」楊靖宇:民族脊樑,抗戰名將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堅持了長期的抗日遊擊戰爭。圖為密林中的東北抗日聯軍。(資料圖)

“滿天星,數不清,東邊道,出英雄,抗日英雄無其數,楊靖宇數第一名。”東北抗聯的存在,成為日偽政權心頭的一把尖刀,而民謠中的楊靖宇更被日偽政權視為“滿洲治安之癌”。

1938年起,日本關東軍司令部調動日偽軍警6萬餘人,對楊靖宇及抗聯第一路軍展開了全力圍剿。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楊靖宇沒有絲毫的畏懼與退縮,他的選擇永遠是不懈的戰鬥。1940年初的50多天裡,楊靖宇率抗聯戰士與日軍作戰40多次,吃草根、樹皮,甚至將衣中棉絮掏出來吞嚥。在鬥爭異常艱難的狀況下,楊靖宇將抗聯第一路軍編成幾股小部隊以保存實力,他率400多名抗聯戰士準備在濛江方向突圍,但叛徒的告密卻徹底打亂了原先的部署。敵人很快發現了他們的行蹤,楊靖宇仍然保持昂揚的鬥志,他再一次分散突圍,自己率部牽制日軍以保證大部隊安全轉移。楊靖宇身邊的部隊越打越少,日軍死死地咬住了楊靖宇將軍。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的部隊僅剩一他人,最終被日軍包圍於河岸之邊。當日軍指揮官西谷喜代人指揮日軍和偽滿軍警向楊靖宇靠近時,他下令部隊停止前進,然後開始喊話:“君是楊司令否?”可見日軍在最後時刻對楊靖宇將軍還有一絲敬畏,稱呼他為楊司令。西谷喜代人試圖勸降,但是楊靖宇將軍回答道:“不必多說,開槍吧。”

在上百名日本軍警的圍攻之下,最後的戰鬥還持續了20分鐘。楊靖宇的右臂一度中彈,手槍落地,他又用左手抽出另外一支手槍來迎戰。最終胸部再次中彈的時候,年僅35歲的楊靖宇終於倒下。最後發現,他身上先後中了五顆子彈。兇殘的日本侵略者破開楊靖宇的肚腹,胃裡除尚未消化的樹皮、草根、棉絮外,連一粒糧食都沒有。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不得不承認楊靖宇的英武。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

向英雄致敬「致敬英雄」楊靖宇:民族脊樑,抗戰名將

戰鬥在白山黑水的東北抗日聯軍。(資料圖)

1945年8月9日,在中蘇邊境上,數十萬盟軍向日本的最後一個重兵集團關東軍發起總攻。上百萬的關東軍土崩瓦解,中國的東北得以解放。

就在解放東北的盟軍序列之中,有一支僅有一千餘人的小部隊非常引人注目。這支部隊,就是中國東北抗日聯軍最後的部隊,他們已經在東北和日軍進行了14年的苦戰。儘管這支部隊僅剩不到一千人,但最終以凱旋的方式打回了故鄉。

可惜的是,就在這些返回故鄉的中國戰士身影之中,找不到他們的總司令,楊靖宇將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