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工农路街道:“四个突出”凝聚党建工作新合力

白银区工农路街道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为抓手,强化“四个突出”,全力构建“区域统筹、利益共存、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双向服务、双赢共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突出思想建设,抓好学习提升。依托新时代居民讲习所以及集中课堂、网络课堂、流动课堂三个基础课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思想建设凝心聚力,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坚决维护”。从严落实市委“1+11+X”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规范运行“三个学习计划”、“三个报告单”、“三个记录本”,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并行,组织党员开展党性体检1次,十九大知识竞赛1次,集中学习71次,专题讨论19次, “党员固定党日”活动54场次;街道机关召开支委会9次,党员大会3次,组织生活会1次,包社区领导、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6次,全面推进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规范化。

突出政治功能,建强基层组织。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按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要求,及时合理调整设置党组织,将党员人数超过100人的4个社区党(总)支部升格为党委,推动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负责社区、委员负责片区(楼群)、党小组长负责楼栋、党员负责家庭的“四级”管理网络。深入推进“班长工程”,开展“好班子、好班长、好干部”和实现“群众满意、社会满意”的“三好两满意”活动,为全街6个社区全部配强党组织副书记和党建专干,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骨干队伍。定期召开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联席会议,推动实现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机制,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

突出两个载体,激发人才活力。建立包含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和辖区单位技术骨干的社区人才队伍,挖掘本辖区居民中的各类人才,通过建立和谐示范、平安守护、文明劝导、风采展示、热心帮扶、秩序巡逻、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志愿活动796次。认真落实“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建立在职党员档案和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联系法律、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联系社区“坐班”制度,实行双报到、双报告、双考评“三双模式”,激发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服务辖区居民的热情和积极性。强化菜单式、组团式、开放式服务,持续推动“三城同创”“全域无垃圾整治”“党群心连心”等活动深入开展,实现党建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突出三项融合,搭建服务平台。注重党建与基层治理体系相融合,通过民情恳谈会、民情接待日、民情热线、“民情话吧”、民情日记五大渠道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完善居民代表会、民意征询会、民主听证会、民情恳谈会、居委监督会等民主协商议事平台,着力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年上半年,共化解矛盾纠纷98件。注重党建与“义工服务”模式相融合,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爱心驿站等,建立健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骨干的“三社联动”体系,提供专业化、人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注重党建与社区日常工作相融合,深化拓展工农路社区“七化七提升”、长通社区“六园”,永丰街社区“党建+”、西铜社区“六民”、盘旋路社区“三微”等群众满意的服务品牌,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整体水平。 (白银区工农路街道 张冬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