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自費買單、花樣衝量:恆大、蘇寧等“全員營銷”真相大揭祕


造假、自費買單、花樣衝量:恆大、蘇寧等“全員營銷”真相大揭秘

“全員營銷”還要持續多久尚無定論。在此壓力下,一些人在忍耐和堅持,一些人在抱怨和觀望,還有一些人已經奔波在面試新工作的路上。

儘管受到疫情影響,春招市場顯得頗為冷清,徐坤還是打算換個工作。

雖然在蘇寧任職時間不長,但過去一段時間,徐坤一直有跳槽的想法,只是遲遲沒有行動;使他終於痛下決心、籌劃離開蘇寧的原因就是2月底鬧得沸沸揚揚的“全員營銷”事件。

“讓我帶1000塊錢的貨,我可以、沒問題;但是完不成就要扣我工資,這不是很過分嗎?”提到“全員營銷”背後的懲罰機制,徐坤有些氣憤。不過,為了完成公司佈置的任務,他還是硬著頭皮在蘇寧易購平臺,自費買了“小2000塊錢”的東西。

這筆錢不僅花得不甘心,甚至成為了徐坤離職的加速器。事實上,他的遭遇還不算慘,就職於安踏某職能部門的張瑤任務比徐坤重得多。

“公司定給個人的銷售目標差不多佔稅後工資的70%。”張瑤對於公司要求“全員營銷”這件事表示出了極大地不理解,較高的任務目標壓得她叫苦不迭。

目前,張瑤所在的安踏地區分公司計劃在2、3兩個月份實行“全員營銷”,但她已經下定決心——如果此後“全員營銷”向常態化發展,就離職。“我還不如去幹銷售,那樣只需要做一份工作;現在這樣要做兩份工作,只拿一份工資。”張瑤說。

徐坤、張瑤都不是個案。今年春天,“全員營銷”這股風潮已經迅速在零售、房地產、教育等,原來嚴重依賴線下生意的行業蔓延開來。

全員營銷看起來新潮,但置身其中的人甘苦自知。即便如此,仍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躍躍欲試。全員營銷能走多遠?

企業自救:強推“全員營銷”

張瑤原本以為復工時間會延後到三月,但一則全員營銷倡議書讓她“提前”開工了。

2月9日,張瑤所在的安踏分公司通過微信群向全體員工發佈了營銷倡議書,呼籲所有人通過線上賣貨幫助公司“活下來”。起初,這封倡議書並沒有引起張瑤的重視,因為裡面不涉及強制性要求的內容,而她自己也不熟悉銷售這個工作,就沒太當回事。

殊不知,這只是給員工的一劑“預防針”。兩天後,微信群裡要求“全員營銷”的文件正式發出,張瑤被迫成為“賣貨一族”。

安踏每個分公司、每個部門的銷售目標都按照等級進行了劃分,“具體到個人,普通員工、經理和副經理、部門總、分公司總,一共四級,不同等級銷售目標各有差異。”張瑤透露,考核以自然月為單位,到月底,公司將對每個人的銷售業績進行結算。

不過,因為文件中沒有明確寫到相關獎懲制度,張瑤的心中不免忐忑,只能鉚足勁地去完成任務。“等我這個月(3月)發工資,看到能有多少錢的時候,才能知道獎懲情況。”她說。

目前尚不清楚張瑤所在分公司的“全員營銷”具體制度是否與安踏整個公司的相關規定完全一致。但據《華夏時報》報道,疫情之下,安踏公司在推行“全員營銷”;相關人員透露,安踏超過3萬名員工及經銷商夥伴參與銷售,各品牌的銷售團隊和品牌支持團隊以及所有的管理層和共享團隊都在開微店。

在推行“全員營銷”制度上,安踏顯然還是一名“新手”玩家,還處於該模式的探索階段;相較而言,房地產行業做起這件事來就大膽不少。

“全員營銷”儼然是房地產行業一個公開的秘密,許多叫得上名字的公司都在內部推行這一制度,恆大就是其中“聲響”最大。

“全員營銷是恆大文化,歷史悠久、每年都有,就連食堂阿姨都要賣房。”在恆大工作多年,陳涵已經對“全員營銷”自動形成了一種免疫力,不會像第一次接到通知時那麼氣憤,今年領導一說她就開始在自己的朋友圈發起了售房信息,“我們不光賣房,還(要)賣理財產品。”

用歷史悠久來形容恆大“全員營銷”制度似乎也不為過。恆大離職員工石洋透露,他在恆大任職的幾年裡,全員營銷的考核要求一再變更:最開始僅對推薦看房人數有要求,後改為考核實際樓盤到訪數量,再到現在對成交量也提出了要求;考核時間也從最開始的按月計算到按周統計。“整體趨勢是越來越嚴格。”石洋說。

按照往年的經驗,恆大多數部門在每年3月和9月啟動“全員營銷”。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延遲復工,因此從2月份起,全員賣房已啟動。

針對“全員營銷”,恆大集團並沒有明確的發文規定,也沒有為此制定明確的銷售目標,但對於推薦成交的員工會有一定程度的獎勵措施。這樣一個錦上添花的事情,實行起來卻變了味。

陳涵透露,因為每個區域公司、分公司等恆大體系內的企業領導相互競爭,他們會根據部門設置和部門人數制定目標,再以小組為單位分派目標。陳涵所在部門今年接到的任務是:一個月內賣掉20套房,“平均每5個人要賣1套房”。

原本恆大宣揚的“全員營銷”相當於員工福利,但在實際操作中產生諸多問題,導致遭來不少員工吐槽。但相比之下,強制實施“全員營銷”,並明確註明懲罰條款的蘇寧,才真正引發了眾怒。

2月27日,蘇寧“控股集團總裁辦公室”發佈公告,要求全員參與旗下推客App、蘇小團APP、雲店小程序進行的社群銷售。為了達到預期的銷售效果,蘇寧制定了明確的考核指標:在2020年2月27日至29日期間,人均要求保底2單,且訂單總金額達到1000元及以上。未完成的差額將作為處罰,從當月薪資中扣除。


造假、自費買單、花樣衝量:恆大、蘇寧等“全員營銷”真相大揭秘

網絡流傳的蘇寧“全員營銷”通知文件

其實1000塊的銷售任務要求並不算高,“我和我周圍的同事正常發朋友圈,最少大概也能帶個兩三百塊錢或者三四百塊錢。可能剩下的差額沒有人買了,我們就自己貼上去。”徐坤說。

疫情期間,公司有難處,徐坤也能理解,要求“全員營銷”無可厚非。但完不成任務就扣薪資這點,他覺得特別不合理,“沒有必要公司的損失讓我們這些員工個人來承擔,這一點很不厚道。”

更極端的是,這一考核也同樣覆蓋了正在休產假的員工,“要求也是一樣,三天之內完成任務,”在徐坤看來,這就是一件違背道德的事情,“要是孕婦這三天在生產,你讓人家怎麼辦?”

不同於徐坤在“全員營銷”這件事上表現出的明顯抗拒心理,蘇寧的“老員工”劉琨就冷靜許多,“在一個公司裡面上班,員工肯定要為公司的一些利益著想,我們配合度還是比較高的。”他認為,平時大家的朋友圈裡就有很多代購、推客,這都很習慣了,“(公司)讓員工自身操作一下,影響也不是太大”。

對於為什麼要推行“全員營銷”,蘇寧官方解釋稱:“蘇寧全員都是服務用戶的排頭兵,此舉可瞭解用戶需求,優化體驗。”

員工“花樣”應對考核

為了完成公司“全員營銷”的考核,各企業非銷售崗員工不得不各出奇招。

回憶在恆大全員賣房的那段日子,石洋到現在都還有些難以釋懷。為了完成考核目標,他不僅把身邊親朋好友的信息填了個遍,甚至還花錢去買人頭信息,“我們普通員工沒那麼多資源,只能這樣做。”

在線上,他會通過QQ尋找目標樓盤所在地的群,向群內發廣告尋求幫助,“有時候碰到學生,我就讓他做我的代理,把身邊同學都推薦過去(簽字),拉一個給一份提成。”

而在線下,石洋甚至通過家政公司、外賣小哥發動身邊同事幫忙簽到,並按照成功簽到人數給對方付費。對於外地樓盤,石洋也會藉著出差的機會,集中一天親自帶著人到訪、簽字,“有時候也會找跑腿小哥,內容選擇文件,下單的時候出發點和終點選擇一個位置。等小哥打電話來確認信息的時候,再請他幫忙,籤一個到給一份錢。”

最開始,石洋只需要花15元就能買到一個名額,到後來已經漲到20元至35元不等,“這部分花費也跟行情有關,比如最後衝業績的時候,發現很多目標沒有完成,就會花更高的價錢。”

同在恆大就職的陳涵也提到了類似的經歷——2018年,公司給他們定的任務是,一個月要推薦200多個“到訪者”,實在太多,沒辦法就只能“買人頭”。“我那一個月就花了一千多,差不多是我到手工資的四分之一。”據陳涵所知,這樣的事情在恆大內部就是“常規操作”,身邊同事完不成任務的都會花錢請人簽到。

注意到公司內部這種“造假”風氣後,恆大也在全力扭轉局面。為了保證“簽到”的真實性,減輕員工考核壓力,恆大出臺了新的政策——對每人每週的帶看數量做了嚴格限制。

另外,從鼓勵“全員營銷”到鼓勵“全民營銷”,恆大今年以來力推旗下“恆房通App”,鼓勵全社會人員參與營銷,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該App推薦人來買房,相應地,購房人、推薦人均會獲得一定優惠政策和佣金。該政策也被外界視為房企全民營銷教科書式範本。這樣一來,企業不僅能迅速積累客戶,也能減輕內部員工的銷售壓力。

雖然是新手上路,但張瑤在做安踏產品營銷的時候並不生疏,“過年見到很多銷售行業都是通過微信群來帶貨。”因此接到任務的她第一反應是迅速拉群分享安踏的產品信息。

一個月下來,張瑤建的群已有90多位群成員,“我隔兩三天或者一個星期會發一條銷售信息。”但張瑤對這件事並不熱衷,只會挑自己不忙的時候做做,“因為賣東西都是靠自己的親戚朋友支持,其實我們都是欠了別人人情的。”

相對來說,由於蘇寧給每位員工派單的任務不算太高,因此徐坤和劉琨基本就靠自我消化來完成目標。不過,徐坤也坦言,這是公司在疫情期間的一次“自救”,要求全員營銷可以理解,但完不成任務就要扣錢有些變相降薪裁員的意思,“我幫你帶貨是情分,不幫你帶是本分。公司不應該進行道德和利益綁架。”

什麼才是“全員營銷”的正確姿勢?

儘管“全員營銷”遭遇企業員工反對、質疑,但從各家成績單看來,“全員營銷”也確實為企業帶來了實打實的營收。

根據蘇寧易購方面公佈的數據,在2月27日至29日開展的最高24期免息活動中,全民營銷拉力明顯。活動期在超過100萬個社群中推廣,社群營銷銷售額貢獻率超過30%,平臺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703%。

嚐到“全員營銷”甜頭的蘇寧也公開表示,將通過多年積累的O2O能力,持續發力全民營銷,更好的盤活生產力。

而恆大采取的“房價折扣+全員營銷”這套組合拳,也在疫情期間收穫了亮眼的成績。

恆大公佈的2020年2月未經審核經營數據顯示,期內合約銷售金額達到447.3億元,同比增長約107.8%;合約銷售面積約為51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153.8%,環比增長14.23%。

造假、自費買單、花樣衝量:恆大、蘇寧等“全員營銷”真相大揭秘

一組明顯的對比是,同一時期房企銷售大多處於同比下降的情況。房地產信息綜合服務商克而瑞指出,2020年2月,TOP100房企當月銷售同比大幅下降37.9%,恆大是極少數實現正增長的房企,2月全口徑銷售額和權益銷售均位於行業首位。

如今,包括京東、國美等零售企業、家電品牌、運動品牌、教育機構、保險、房地產行業等,越來越多公司在此次疫情之下都開始推行“全員營銷”。

關於“全員營銷”,日本著名實業家、哲學家稻盛和夫曾有一套人盡皆知的理論:經濟蕭條時期,全體員工必須成為銷售員。

他提到,員工有不同的崗位,平時都會有好的想法、創意、點子,這些東西在蕭條時期不可放置不用,可以拿到客戶那裡,喚起他們的潛在需求,這件事全體員工都要做。

這意味著,“全員營銷”並非簡單地全員賣貨,同時強調了員工的創造力和企業效率。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營銷系教授陳潔也曾在媒體採訪中強調:“企業號召員工全員營銷,不應該只盯著銷售額,而應該以培養員工的營銷意識為最終目標。”因此,只一味追求銷售數字,甚至變相壓迫員工,對企業來說或是本末倒置。

在全員營銷背後,更多員工擔心,這一“變相壓迫”政策會在疫情之後轉變為“日常”。“如果這件事情常態化,我就不在安踏幹了。”張瑤直截了當地拒絕了這種可能性。

在蘇寧下達任務以來都表現沉穩的劉琨也認為,全員營銷不應常態化,“因為一個比較理性的公司,它會幫大家把時間合理、規範利用起來,使大家更加集中注意力(在本職工作上),才能高效工作。”

疫情尚未結束,“全員營銷”還要持續多久尚無定論。在此壓力下,一些人還在忍耐和堅持,一些人在抱怨和觀望公司後續的政策,而蘇寧的徐坤等人已經奔波在了面試新工作的路上。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徐坤、張瑤、陳涵、石洋、劉琨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