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足球名将录(五十二):重伤而不下火线,铮铮铁骨关辉舫

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广东队一运会时期的球员,他是建国后广州第一支专业足球队中南白队中的第一批球员,他与黄福孝、廖德营、杨霏荪、程洪森一起被球迷并称为广东足球五虎将,他就是原广东队右边前卫,“钢条”关辉舫。


南派足球名将录(五十二):重伤而不下火线,铮铮铁骨关辉舫

1935年,关辉舫出生于广州,从小便喜欢踢足球。不过从小家境贫寒的他,买不起球鞋,但是这样依然无法阻挡他对足球的热情,没鞋就光着脚踢。于是,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在当时的广州市圣心中学(现广州市第三中学)的球场上,总能看见一个光着脚的孩子在磨练球技。

1954年,广州市成立第一支专业足球队,中南白队。而当时在广州足球圈内已经小有名气的关辉舫也被招入其中。而他也成为中南白队最初建队的19名球员之一。

附1954年中南白队建队时人员名单:

领队:黄秉和

教练员:骆敌智

队员:曾林、梁树、罗北、罗荣满、吴添来、林效才、冼永泉、许志雄、陈坑、陈中民、关辉舫、胡鸿斌、梁辉元、杨霏荪、陈汉粦、杨兴连、梁国伟、张文禄、钟振强、陈颂扬

南派足球名将录(五十二):重伤而不下火线,铮铮铁骨关辉舫

1955年开始,关辉舫跟随中南白队开始第一次参加全国足球联赛,不过由于组队时间短,队员间配合缺乏默契,最终球员在1955赛季的全国足球联赛中名列第8,降入次年的乙级联赛。1956年,中南白队邀请前国脚郑德耀前来执教,此后的三年内,中南白队(此时已经改名广州市队)一鼓作气,终于在1958年成功杀回甲级。

1958年底,为备战来年的首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省体委决定将广州队和广东队进行重组合并,广州队部分球员和教练上调至省队,而关辉舫就是其中之一。1959年5月,一运会的比赛拉开战幕,广东队初赛被分在南宁赛区,这支崭新的广东队在南宁赛区势不可挡,6战5胜1平,进25球仅失2球,昂首杀进前六名的决赛圈。随后的前六名决赛阶段,广东队胜陕西平河北,不过另外三战分别负于北京、辽宁、和八一队,最后位列第五。

虽然广东队最后无缘前三甲,但是这次赛事中广东队在球场上展现出的足球技艺还是让全国球迷惊叹,尤其是关辉舫和黄福孝,这两个小个子球员,在场上如蝴蝶穿花般的跑动,让所有对手都吃尽了苦头,最后只能通过粗暴的犯规动作来阻止他们带球。

赛后,球迷们将关辉舫和黄福孝合称为“关黄”,而他们二人后来也成为越秀山的初代足球偶像明星。


南派足球名将录(五十二):重伤而不下火线,铮铮铁骨关辉舫

从左到右:张文禄、胡鸿斌、林效才、杨霏荪、廖德营、冼永泉、程洪森、陈汉粦、关辉舫、黄福孝


更令人动容的是,一运会比赛期间,关辉舫在对阵辽宁的比赛中受伤,比赛结束后他的右脚背已经肿的老高,经过两天的医治后仍未消肿,而当天下午迎战四川的比赛他仍然主动请缨要求出战,在他的坚持下,医生为其打了封闭上场。在比赛结束后,已经无法站立的关辉舫被紧急送进医院,经过拍片检查才发现,他的右脚骨头已经断了两根。从此,“钢条”的名声就此传开。而这段回忆的来源出自于广东足球名宿杨霏荪和冼永泉。

1964年,关辉舫从广东队退役。退役之后,关辉舫先后担任过广州市西村工人体育场业余体育学校校长、广州市足球教练组组长,为南派足球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2019年广东足球70周年颁奖典礼上,关辉舫荣获终身成就奖!


肆意调侃,

嬉笑怒骂,

都是希望中国足球能好,

哪怕他弯路崎岖,

哪怕他病入膏肓,

我是硬腿子,

欢迎大家一起来聊个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