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大學的農村女孩和沒上過大學的農村女孩有什麼區別?

孫悟空噠


上過大學的農村女孩兒和沒上過大學的農村女孩兒有什麼區別?

實際這個問題可以針對所有求學者。上學的和沒有上學的人有什麼區別?也就是有文化人和沒文化的人有什麼區別?只是農村女孩兒更具有它的特殊性!


直到現在農村人還只犯糊塗,還有好多人持有讀書無用論。一百個讀書人裡,有一個混的不好就有人說,讀書頂個球用。一百個不讀書人裡,有一個混好了,就有人說,讀書頂個球用。


這些都是孔子所說的“三季人”沒有必要和他們解釋!因此看我這篇文章的都是明白人!😃

首先,知識能夠改變命運,上大學的女孩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我知道一個女孩兒他的父母都有殘疾家庭非常困難但是個女孩兒在惡劣的條件下努力學習,她想通過自己努力來改變家庭的面貌。功夫不負有心人,女孩兒上了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一份收入頗豐的工作。把自己的父母都接到了城裡去!女孩兒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們自己的家庭!


第二,上大學的女孩兒有了更多的選擇權。農村女孩兒,通過自己的上大學。件增長知識,提高了能力。自己的未來把握在自己的手上。你到來講可以去考老師你報考公務員甚至可以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去創業。上學給了自己的未來許多的選擇的餘地。

沒上過大學的女孩兒除了去打工,任人挑選還有什麼選擇?

第三,上了大學的女孩即使知識不能瞬間改變命運,但是塔能豐富你的人生。你的生活品味因上學改變。原來聽過一個笑話一個孩子問爸爸學習上大學有什麼用?正好爺倆正在觀賞春天的美麗的景色。說你看學習的人看到這美麗的春光,就會說:春天來啦,百花盛開,鶯歌燕舞,景色美不勝收!這正是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如果是沒文化的人會說:我*,這真他媽的美!

上過大學的女孩,她的氣質都會改變,變得更加文雅端莊!她的談吐落落大方,衣著得體!沒有上過大學的女孩兒。在這裡我不做評論就舉一個某個草根明星,去給人家當評委的時候。評論別的禁評論人家選手的腿毛有些長!這就是上大學的女孩兒和不上大學的女孩兒,他們之間的區別。

第四,農村人基本上都有重男輕女的現象,一旦家庭出現風吹草動。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女孩兒,一般女孩兒就輟學了!如果女孩兒通過自己努力上的大學。能自食其力上哪學創出自己的一番事業。上了大學的農村女孩兒就能摒棄重男輕女的思想,不再成為男人的附著。

這不只是農村女孩上不上大學的問題,是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只想說:自己要用自己的努力爭取自己的自尊,懶惰和放縱只能換來一生的卑微和底層!

我是松高尋鶴,你身邊的教育專家。願意為您在教育上的問題排憂解難,期待您的關注!也歡迎您的轉發和評論!


景行說教育


我是一個農村女孩,同時也是中南大學畢業的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所以這個問題比較有發言權。

我來自湖南的一個小農村。家裡有幾畝薄田,父親有點小手藝,是個泥瓦工。所以從小的生活條件也還算衣食無憂學費不愁。父母親從小帶我到地裡田裡幹活,目的只是為了讓我明白做農活的辛苦,希望以後我不要步他們的後塵。所幸我也還比較爭氣,高考一舉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學,成為村子裡第一個考入重點大學的孩子。

現在畢業六七年,在一家國企上班,也已經結婚生孩子了。有時候放假回家,看著同村同齡的小夥伴們還是很多感慨的。

第一點表現很明顯的是帶孩子方面吧。村裡的姑娘沒有讀大學的一旦結婚,生了孩子,孩子斷奶以後就外出打工。對他們來說有人幫他們帶孩子,他們可以外出掙錢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不覺得跟孩子分離是一件違背天性的事情。而我讓我給我帶孩子分開幾天我就想的不行。想方設法都要把孩子搞回自己身邊。並不是說他們就不想自己的孩子,而是認為孩子三歲前什麼都不懂,反正家裡有老人看著,年輕的時候就是應該多出去闖蕩賺錢的。

第二點是在教育孩子上。因為我定居在長沙。我身邊很多人覺得給孩子的教育,要越早越好。從小開始報早教班(這個我沒有,我同事有,一年一萬多)。我自己的話是從孩子三歲起,就給他開始報英語培訓班。因為我跟先生雖然都是研究生畢業,但是我們都還是吃了英語的虧。我也不願意孩子也吃這個虧。然而在家裡,孩子上小學了給孩子上一個補習班都得考慮再考慮。有錢方面的原因,更多方面是覺得沒必要。

第三對自己的認識上。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聽到的都是說,現在的女性越來越獨立,越來越自主,但是我不得不說,這個現象大多數還是存在於城市裡。農村裡面的沒有上過大學的女性大多數還是依附於自己的老公。就算是外出打工能掙錢多數也還是以老公的意見為主。讀了大學的,女性會更多的會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讓自己提升。而農村裡面沒有度過女性提升自己可能多畫畫妝。

我說這麼多,並不是因為我對沒有讀大學的人有偏見。這些都是一個概率問題。比如說上了大學的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會更好學一些。沒有上大學的,也有三四十的人喜歡學習新的知識技能。

配一張,我在老家拍的油菜花。


藍子故事坊


對於此問題應該會有兩個極端的答案,一種是覺得有本質區別,另一種會認為讀了大學有啥了不起。我就是一位上過大學的農村女孩,所以從自身的感受說說我的想法。

我的家庭條件算是比較艱辛的,父母都是農民,家中有四個兄弟姐妹,所以學習費用的壓力可想而知,而且當時初高中的學費還特別貴,根本不像現在九年義務教育,甚至有些地方是十二年義務教育。但是當時父母根本沒有想過讓我們輟學早點出來工作幫補家用,還是鼓勵我們要認真讀書,只要能考上大學都會想辦法供,最後算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考上了大學,畢業以後也在大城市找到了工作。現在細細想來,真的很感恩父母的支持。

那麼上過大學就真的不一樣,很了不起嗎?不是的,我並不是說這值得炫耀。讀大學其實最重要的不是那一紙文憑,而是大學生活讓自己受到了更高學識的薰陶,開闊了眼界。相比自己周圍沒有讀大學,高中畢業後就出來工作,然後早早嫁人在家相夫教子的同學來說,我並不是說感覺自己與他們相比更有優越感,而是我知道怎樣的生活更加適合我,會有自己的生活目標及追求。遇到感情中的問題,甚至是永不過時的婆媳關係問題時,會更懂得如何去處理妥當,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怨天尤人,最後活成怨婦。

大學給予更多的是精神食糧,追求獨立的人格。在工作生活中,不會一味盲從,而是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從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正如圖片上的文字:上大學,不僅僅是一次升學,更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從這個時候開始,不管你願不願意,新的環境和周圍的人會逼著你,必須學會自己做決定。


阿靜的教育空間


我一朋友,她的鄰居阿姨一直嘲諷父母把她送去上大學的行為,總自以為是地說:“還不如我女兒早早嫁人生子呢!”結果在她大學剛畢業回老家過年時,阿姨患了重病,託人買了滿瓶法文的特效藥,她的女兒對著滿瓶法文一無所知只能乾著急。

我朋友在大學主修法語專業,得知這件事後趕緊拿到藥瓶,幾分鐘內就把上面的法文翻譯出來。

當時阿姨的臉上寫滿了感激,一個勁地說著:“讀書真好。”


周文慧在《上大學有什麼用》的文章裡說過:“時至今日我都感謝四年象牙塔的生活,功利一點的說法是,大學四年讓我以最小的成本完成了生命各個維度的嘗試。”

大學四年,她去兼職,自己賺生活費,可以給自己買稍微貴點的衣服,吃好點的飯,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是找到了未來的另一半。

這就是區別,當農村女孩不上大學而成為人妻人母,天天為了柴米油鹽而苦惱時,她可以在大學四年做盡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去嘗試不一樣的體驗,認識了更多與她三觀契合的人,甚至還能自己選擇以後的伴侶。

農村女孩上過大學和沒上過大學的農村女孩相比,我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區別都說出來。但是,比起沒有上過大學的農村女孩,上過大學的你,可能會比她們擁有著更多不一樣的經歷與見識。

當你逛遍各大型商場時,她們也許連什麼是MAC都不知道;當你忙畢業論文搞大創比賽的時候,她們也許連曾經學過的部分英語都已經忘記;當你大學畢業出來找到一份高薪工作隨時隨地想買就買時,她可能還會因為雞毛蒜皮的事和婆婆吵架,因為她沒有條件自給自足,只能依靠老公家的生活。

真正上過大學讀更多書的農村女孩,你會從她的身上感受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要知道,用再多化妝品偽裝出的容貌,在卸妝水的面前也會被打回原形,而一個農村女孩上大學讀更多的書所獲得的提升,絕不是可以隨隨便便地抹去。

上大學讀更多的書是一個升級認知的過程,比起其他沒有上過大學的農村女孩,她們的言行舉止可能都會透露出一定的素養。她們在學術上受過的薰陶,在寫論文鍛煉出來的邏輯上,在遇見更優秀的人所獲得的思想上,都會在不經意間表現在她們的一言一行裡。

大冰說過這樣一句話:“請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過的生活,願你我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夠浪跡天涯。”我想,上過大學的農村女孩,比起沒上過大學的農村女孩,她們也許會更能領悟“最怕一輩子碌碌無為,還要安慰自己平凡可貴”的道理。

所以,她們在大學裡,可能會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可能會做出更多的選擇,比起一輩子待在農村過上忙碌平庸的生活,她們想要在畢業後過自己理想生活的慾望會更加強烈。


源姨


女孩的地位本來就不如男生,農村女孩更是如此,就普遍情況加上我的個人遭遇來談談吧。

農村人大都在家裡幹農活,對外面世界瞭解不多,而且他們甘於現狀,因為他們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在他們的三觀裡,只要踏踏實實幹活,養活自己和家人就足夠了。

所以,我想,最大的區別就是三觀和眼界,見識。

沒有上過大學的女孩一般都幹嘛呢?可想而知,在農村長大的女孩沒有家庭背景,也沒有經濟實力,她們唯一走出這個圈層的途徑就是讀書。如果不上大學了,她還能幹什麼呢?要麼就在家裡幹農活,為家裡減輕家務負擔,照顧爺爺奶奶和弟弟妹妹;要麼就是跟隨老鄉外出打工,為家裡減輕經濟負擔,要是家裡還有弟弟妹妹,那麼你還要出錢供養弟弟妹妹唸書。一般出入社會早,就代表著你已經長大了,打幾年工,父母就會考慮你的終生大事。而且農村找對象都是靠介紹,介紹的都是隔壁村的,父母不會讓你嫁到很遠的地方。所以,你可能就嫁到隔壁村了,你開始真正成為了一個婦女,為這個家上下操勞,為這個家生兒育女,這就是基本的狀況,很現實,也很無奈,因為你沒有別的方法和途徑擠進另一個圈層。你沒有自己的夢想,你每天重複著雞皮蒜毛的事情,這就是一生,操勞,平淡,現實。

而上過大學的女孩的人生軌跡是不一樣的。女孩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接觸的是和農村不一樣的環境,脫離了農村這個封閉窄小的圈子。她們思考的不再是豐衣足食,她們開始有自己的追求,她們不再回去農村當一個操勞一生的婦女。她們知道天地之大,世界之奇特,她們有了解這個世界的衝動,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追求,不再單調乏味只知生兒育女。

在農村,能夠上大學的女孩是個幸運兒。


浮生為歡



其實對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有感觸的,我和我的姐姐相差五歲,姐姐初中畢業就不念了,我的成績還不錯,現在大二,姐姐已經結婚了,孩子都六歲了,二十歲姐姐就結婚了,當時我小不懂事,現在看來姐姐很不幸福,可能就是知識的匱乏,讓她覺得只有家庭圓滿才是幸福的,其實她自己帶孩子也可以很幸福,那個男的真得太不是東西了,因為涉及隱私,我也就不多說。前一陣子在北京玩,我由衷的發出了北京真好的感嘆,一個追我的人說(高中之後就不念了),好,物價還貴呢。我反擊說

你就因為物價貴,永遠窩在那個地方不出來。其實喜歡一個人跟學歷是無關的,可能是因為各種三觀都不同,我覺得女孩子可以沒有學歷,但是一定不能沒有三觀。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評判觀念,這只是我的想法。

春節的時候回家家裡人的表姐總會說,還找個男朋友了,差不多就得了,我就說我還小呢,不著急。不小了,別老挑了,到時候成老姑娘了。

我不想著大富大貴,我只想過我自己喜歡的生活,而不是為了生活去生活。


給我一個吻o


舉個我身邊的例子吧。我同學和我同學的表妹從小一起長大,都生在長在農村,一直在同一個學校讀書,同年級不同班,直到高中我同學考上了縣重點,表妹就在當地普通高中上學。再之後同學考上了一本,表妹上的大專。表妹先畢業一年,畢業之後就回家工作了,找了一家服飾連鎖品牌當店員,工作一年在家人安排相親後,結婚生子。目前在家專職帶寶寶,丈夫在各展銷會售賣羊絨衫,年收入還是不錯的,能保證一大家人的小康生活。我們同學畢業之後先考了縣級行政單位,一年後考到了市氣象局,現也已結婚生子,但是還是繼續在局裡工作。丈夫是退伍專業軍人,自己做生意,兩人的生活可以時而小資浪漫一把。當然這些都是比較直觀能看到的不同,而我想談的是思想方面對差異。在表妹看來,有一份工作就可以,是否能養家餬口不是最關鍵的,成家之後孩子是最重要的,照顧好寶寶才是家庭的核心。在同學看來,應該為理想的工作而努力,即使不能一下子就到自己理想的崗位,也應該繼續努力去尋找機會;在家庭方面,雙方都有責任和義務對孩子進行照顧和教育,也都應繼續工作來供養家庭;在生活方面,不只是過日子還要把生活過得有滋味兒,不只是柴米油鹽還要有花前月下。

是否上過大學,在眼界方面還是有差別的,因為眼界的不同,對工作生活的定位和方式也會不同。每種方式都會有自己的幸福,希望所有的女孩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特菜答人


我來自山東的一個小鄉村,通過家人和我的努力讀完了名牌大學的研究生,現在三十歲了,仍舊單身,在城市裡打拼,來談談我的看法吧。

有句話講叫做進不去的城,回不去的鄉。常年在外求學的我們,在很多生活習慣和習俗上已經脫離了鄉村生活的範疇和習慣,比如每次回家都有一些很看不慣的東西,如鄉村的環境汙染,鄉村的一些陳規陋習等,我們內心期盼著農村會變得更好,也希望通過我們自己的行動讓鄉村變得更好起來,而不是說男人坐在一起就是打麻將,女人坐在一起就是家長裡短的扯扯家常,現在的鄉村也處於改革開放的風浪之下,很多固有的習俗被打破,而新的規則還沒有確立起來,使得整個農村的道德體系處於一種混沌的狀態,金錢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很多家長不再重視教育,而是一味的去追求金錢的多少,這樣不僅僅會影響自己的孩子,還會影響一代農村人。

我覺得受過高等教育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村女孩在對下一代的教育理念上會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前者她知道教育的好處,自然也會支持孩子去讀更多的書,去闖蕩更大的世界,而後者很可能會因為自己看的不夠多,而影響對後代的培養和教育。

第二,有見識的人看未來,缺乏見識的人永遠將眼光釘在當下。拿目前彌散在鄉村的陳規陋習之一的高額婚嫁費用來看,很多女孩子不去比自己有多少能力,自己讀過多少書,而是比對方給了自己多少彩禮錢,本身鄉村的老百姓過的生活並沒有多麼的富餘,有的家庭為了給孩子娶媳婦更是傾家蕩產,甚至還有高利貸,這樣不健康的習俗的存在其實就是相互攀比的結果,是不利於社會健康發展的。

一個內心豐富的姑娘,她看中的將更多的是對方的能力和內涵,而不是對方家裡給她多少錢,更看重的是雙方同甘共苦共讀歲月的勇氣,而不是說一味的看錢的多少。

當然這些問題也不全是上沒上過大學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會因為整體的社會風氣,需要進一步的修正。


大野澤的風


在農村,很多女孩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大學了,但是也有更多的無法考上大學,選擇外出打工,其實考取大學佔比一直很低,更多的女孩子是被迫到了工廠打工,自己的一生可想而知。


而考取大學的女孩子是很少的一部分,儘管如今遍地大學生的年代,但是女孩子擁有不錯的學歷,學習到專業的知識,其實還是比較稀缺的,儘管很多人感慨大學畢業也不頂用,但是事實上,對於女孩子來說,找工作還是容易得多。


她們畢業後,會生活在城市,會擁有一份收入還算可以的工作,整天大部分時間還是坐在辦公室裡面,環境好大家在一起也很舒適,自然心態也會變得很好,最後也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對象結婚,就算沒結婚之前,自己也有能力養活自己,就算單身,也能過上不錯的生活,至少物質上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容易實現。


在舉止談吐,穿著上面,其實也是很容易看得出來,讀過書的農村女孩子還是跟別人有很大的區別,而沒有讀過書的。最終進入工廠或者流入社會,容易被一些不良思潮的影響,最後如果能夠嫁給有錢人,也許生活會改變,她們更多的時候是處於在無盡的奔波當中,很難有時間停下來體味自己的人生。


梁油兒大人


上過大學的農村女孩,相比沒上過大學的農村女孩,有以下區別:

一、眼界的差異

見識過更廣大的世界,瞭解生活範圍之外世界的運行狀況。概率上來講,曾經滄海難為水,見識過更廣大世界的情況下,人的心胸也會變得更加寬廣,眼前雞毛蒜皮的爭吵,很容易被名山大川、文化古蹟的風貌所湮滅和掩埋。

二、知識差異

大學也是學習本領的地方,在大學中學習專業知識,或至少受到專業氛圍的薰陶,自己能夠學有所成,這一點是沒上過大學的女孩所不具備的。

三、婚戀觀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記得曾經有個社會調查,結果顯示,女性學歷越高,對生育的態度就越消極,她們會認為先在事業上立足,有了更加安穩的生活後再選擇養育後代。事實上,隨著受教育程度提高,男性女性對於生育的慾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通俗地來講,受教育程度越高,見識的世界更為廣大,這麼有趣的世界,這麼有趣的各種樂趣,根本還沒來得及體驗一番,就把自己拴在了家庭生活、照顧子女中,未免有些遺憾。

婚戀觀中還包含一點,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孩子,對女性獨立的認知程度,相對更深刻,比起早早結婚生子,她們更願意擁有自己的一份事業,倉廩實而知禮節,有了物質基礎,經濟獨立,才能人格獨立,去選擇自己的另一半,而不是任長輩們的媒婆大軍們擺佈。

因此,讀了大學的農村女孩對婚戀的觀念會有所不同,她們因此與家人產生衝突的可能性,比沒有讀大學的女孩子更大。


當然,凡事都有利有弊,確實存在那麼一些好高騖遠的女孩子,上了大學本身沒有學到多少本領,卻迷上了大城市的奢靡浮華,無法腳踏實地地去奮鬥,以至於迷失自我。

最後,受教育,是當前階段,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能上大學的話,一定要去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