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众多的80后90后女性观众心中,一定都有一部抹不去的清穿剧《步步惊心》。该剧于2011年播出,由于档期问题,排在了同题材的《宫》之后才得到上星的机会。本以为会被《宫》抢去风头,可后续的剧情迅速累积了一大波粉丝,奇迹般反超了前者的口碑。播出多年还会被当做女性题材的古装剧代表。回想《步步惊心》,看着像是现代人影响历史的事情,其实还是一群霸道总裁争抢灰姑娘的玛丽苏形式。那么8年前看到如痴如醉的观众,怎么到了同为穿越玛丽苏的《梦回》,就大规模的被吐槽了呢?玛丽苏的经典套路难道不灵了?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被称为经典的东西,基本都不会过时。就像穿越了几个世纪而来的莎士比亚悲剧,在金庸大师的小说中,总有它们变形后的影子。玛丽苏和杰克苏能在戏剧界屹立不倒好些年,自然有它独特的魅力。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只要还有女性观众在看剧,玛丽苏剧情就永远有市场,它一出现就能成为成就高收视的灵药,未来的观众也还是少不了。生活这么苦,再没玛丽苏来点甜,幻想都变得没滋味了。玛丽苏的受众年龄跨度巨大,从十几岁的懵懂少女,到几十岁的阿姨,甚至白发苍苍的奶奶,都喜欢看谈恋爱的戏码。不过《梦回》播的不好,可能是剧情的打开方式出了问题。

想要好看的玛丽苏,方法还是很多的。

创造起伏更多的戏剧模式,增长剧情发展的张力

《步步惊心》播的好,跟它批量发放的“盒饭”脱不开关系。要让观众记到心中,虐点是不能少的必备元素。想想这部剧中的各位女性角色,都可以开一个“死亡的1001种方式”研讨大会了。男性角色也没好到哪里去,个个都兼具了追妻火葬场,虐心又虐身的人生调性。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女主若曦,在剧中赢得了一众阿哥的喜爱。不过她的人生并没有开挂,而是每一部都埋藏了悲剧元素,死得多美,终究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喜爱看《希腊神话》的朋友看了若曦的人生,不免都会联想到一位悲剧英雄——俄狄浦斯。没错,若曦的前进历程,正是一个标准的俄狄浦斯式戏剧的搭建过程。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再看《梦回》,后续可能也要走向开虐的道路,但是没有俄狄浦斯式的起起伏伏,更多的时候叙事走的是直线而不是螺旋线,戏剧情节方面的张力一下子就下降了,当然就不好看了。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玛丽苏式的剧情,大多都是直线式发展的。但如果能给它套上更有魅力的戏剧模式,就能变得更加好看。比如探险剧中常用的金羊毛式套路,与玛丽苏碰撞一下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紧扣更为宏大的主题,把恋爱当成故事发展的工具和线索

今夏热播的《热爱的,亲爱的》是一部典型的玛丽苏剧。不过抛开后来的种种问题,这部剧在播出时的超高收视率依然不可小觑。男主李现出道多年不温不火,演了韩商言才冲到了一线的位置,流量稳步上升,一直火热到了年底。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有人可能觉得,杨紫带来的热度才催高了《热爱的,亲爱的》收视率。演员的人气固然能起到炒热电视剧的作用,可李兰迪毕竟也是个大家脸熟的明星,《梦回》不灵了,好像也不完全是演员的原因。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亲爱的,热爱的》故事主线,并不是佟年和韩商言的爱情,而是十年之后,电竞战队如何夺得冠军,为国争光的故事。相比于你侬我侬的小情小爱,跟事业发展和国家繁荣相关的大主题,更能催动观众心中的爱国情,看起来也比单纯的谈恋爱要有趣。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像《亲爱的,热爱的》一样,把故事的格局提高,也是克服玛丽苏俗套剧情的好方法。

塑造更有个性,独立能打的女主

玛丽苏剧中的女主,大多数都是傻白甜,智商在线的不多。《梦回》中的小薇还算有头脑,可跟宫斗剧中的大女主比,玛丽苏主人公女性化特质偏多。更多的时候,这些女主都要靠刷脸和男人的同情及爱慕获得想要的地位和物质。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眼看2020年都要来了,年轻的女性越来越会赚钱。更有不少头脑和能力都不逊色于男性的女性观众,让她们在看傻白甜女主跪地求宠爱,只会让观众有看脑残闹剧的感觉。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去年暑期热播的《延禧攻略》给了玛丽苏女主的性格定位,指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男同胞已经不再喜欢柔弱无辜的弱美人了。有头脑有野心,外带脾气暴很能打的姑娘,更容易引起女性观众的共鸣。魏璎珞的成功,也可以借鉴到玛丽苏剧的女主角身上。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放弃尬甜桥段的编排,努力提升撒糖技巧

以撒糖为主基调的玛丽苏剧,在剧种众多的今天也并不是没有市场。不过糖吃的多了,观众也会腻歪总是发草莓味的,换成荔枝的就立刻不一样了。

同样是发糖,要发出更高水平。类似壁咚一样的古早戏码,早就被观众耳熟能详,失去了新鲜感。男女主间的有爱互动,掺入些别的元素,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梦回》前四集中,女主在穿越前就已经跟男主相爱了。尽管台词的设计有意想要和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的小甜剧有所区分,可听完之后就觉得,十三的台词只不过是“女人,我注意你了”的语法变形,还是在延续老套的糖点。且女主和男主能不能碰到彼此,还真是个玄学,开始的时候壁咚接吻就能成功,后来要分手,一个橘子也能成为碰不到对方的障碍。糖撒的太没逻辑。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纯甜玛丽苏今年也出了不少,比如《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奈何BOSS要娶我》之类的,也有舔糖爱好者去追捧。观众们不怕糖多,就怕你这糖是过期糖。吃起来口感不好,还要费力的搞清逻辑。抱着不动脑子的心来看一处要动脑子还不能好好动脑子的剧,反倒是更累了。

时隔8年,从《步步惊心》到《梦回》,玛丽苏难道不灵了吗


玛丽苏剧想要发展,跟穿越剧一样也要经过推陈出新的阶段,但它的本质不会变。只要玩得足够好,玛丽苏剧始终有属于它的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