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電子口岸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

8月9日,作為武漢航運中心重要功能平臺的武漢電子口岸·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通關功能上線運行,標誌著武漢“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快速通關新模式初現規模,貿易便利化水平發展將步入快車道。

武漢新港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平臺相當於外貿通關的“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以前外貿企業或個人辦理進出口業務,需要分別對接海關、檢驗檢疫、海事等部門進行數據申報,流程複雜,通關時間往往超過3天。而“單一窗口”落地後,企業只需要在一個窗口、一次錄入,就能辦完所有申報流程,最快只需2小時。

據介紹,“單一窗口”平臺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打通了各個部門的行政壁壘,實現了數據共享。各個監管部門可根據企業一次填寫的申報信息,各取所需聯合審批,大大提高了審核效率,為企業提供極速通關的服務體驗,縮短了企業申報時間,降低了企業申報的成本,“是一次對標國際、國內最高水平的城市通關能力革命性提升。”

近年來,湖北省、武漢市不斷加快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形成了武漢陽邏港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達航線、瀘漢臺航線和武漢—東盟四國航線。這一批優質外貿航線成功將世界拉到了武漢的家門口,使武漢經長江黃金水道通往全球的時空距離縮短至72小時以內。但受各種因素制約,武漢外貿口岸的通關效率始終未能達到極致,無法滿足市場需要,“新平臺的上線將徹底解決這一難題,真正為湖北、武漢乃至廣大中西部地區企業產品通過世界叩開了大門。”

一個平臺覆蓋武漢鐵水公空所有口岸

武漢電子口岸·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是武漢市人民政府貫徹落實中國(湖北)自貿區、長江經濟帶發展等戰略,按照國務院、國口辦以及省、市政府工作部署,為促進地方外向型經濟發展,維護國門安全,提升武漢國際通達力和國際競爭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和進出口貿易中轉中心,而建設的社會化公共服務平臺。

2016年,湖北省、武漢市政府分別印發《湖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工作方案》(鄂政辦函〔2016〕1號)、《武漢電子口岸?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方案》(武政辦〔2016〕107號),大力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並納入省市兩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作為重要工作,列入湖北省、武漢市政府2017年度工作報告。

根據建設方案,武漢新港管理委員會負責該平臺的統籌推進和建設。

武漢新港管理委員會聯合武漢海關、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長江海事局等聯檢單位共推共建,在現有的EDI(數據交換中心)基礎上,依託陽邏港、黃石港、宜昌港等對外開放口岸和湖北的水運優勢,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應用“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建設武漢電子口岸·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湖北電子口岸水運平臺,構建中國(武漢)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武漢新港管理委員會同時組建武漢電子口岸有限公司,該公司於4月23日掛牌運營,專司平臺建設和運維,並將為政府部門、監管單位和外貿進出口企業提供智能化、精準化、便捷化和專業化的優質服務。

武漢電子口岸·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成後將為貨主、貨代、船代、港口、外貿企業、金融機構等提供口岸監管服務、口岸物流服務、口岸外貿服務、口岸數據服務和口岸增值服務,實現與海關、國檢、海事、邊防等聯檢單位信息數據全聯通,與外管、國稅、工商、公安等相關部門全對接,對事關貨物、運輸工具和人員等通關功能全集並,對武漢鐵路、航空、公路等全部口岸全覆蓋,對武漢市全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業務全支持,對全省所有水運口岸和報關報檢業務全延伸。

技術革新打造四大特色對標世界一流

武漢電子口岸·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通過技術革新,對標國際國內先進外貿城市的通關功能,具備了四大特色:

特色一:實現湖北、武漢國際貿易申報查驗“一個窗口”

一個窗口,企業可以通過平臺一點接入,將線下分門別類的申報手續,通過線上“一個窗口”一次性集中申報,監管部門聯合審批,真正實現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數據的互通共享,實現政務服務的標準化、精準化、便捷化、平臺化和協同化。

特色二:實現進出口貿易監管備案“一次認證”

為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服務市場主體,推行武漢市外貿進出口企業備案便利化,開創進出口貿易環節“一次備案、聯網審批”、原產地證企業備案“五證合一”的全新備案模式,有效促進外貿穩定增長。

特色三:實現通關貿易數據查詢與推送的“一個終端”

以武漢新港EDI中心為核心,升級建設成數據標準化、接口規範化、交換多樣化的“單一窗口”EDI中心,銜接企業與口岸單位、企業與企業及口岸單位相互間的通關貿易數據交換,通過“一個終端”提供申報、查驗、放行等綜合數據的查詢和推送服務。

特色四:實現物流、貿易和通關的“一個融合”

以貿易、物流、通關數據為抓手,構建外貿企業信用體系,不僅為政府提供監管和數據分析服務,還為企業提供跨境支付、結算、徵信、擔保、融資等金融、貿易和數據一體化增值服務,同時以物流集聚帶動跨境貿易、市場採購、外貿綜合及自貿區等一批外貿新業態產業,實現一個物流、貿易和通關相融合的產業鏈全程服務。

極速通關解決外貿企業“痛點”

有業內人士指出,建設電子口岸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不僅可以幫助口岸管理相關部門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還能減少進出口貨物通關環節,提高口岸通關效率,降低企業貿易成本,從而促進企業進出口貿易便利化。

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表示,以前開展國際貿易業務的企業或個人,要進行進出口業務,就要分別對接海關、檢驗檢疫、海事等部門進行數據申報,流程複雜,而且也不知道申報數據處於什麼處理狀態。“單一窗口”落地後,企業對接網上“單一窗口”,只需一次申報,就能在這個“單一窗口”平臺辦完所有申報流程,減少企業重複錄入。

據介紹,通過“單一窗口”平臺的一站式申報機制、查驗聯動機制和電子放行機制,外貿企業報關單的製作時間可由30分鐘縮短至5分鐘,企業申報項目減少45%,企業候查時間能減少50%,查驗作業時間將減少50%,通關時間可從3天縮短到2小時。

通關模式新突破,外貿企業的報關成本可減少50%,使用電子放行機制後,每單節約成本20元,一年可以節約上億元,平臺以全新的“一站式服務”形式在為企業帶來切實便利。

此外,平臺數據應用功能還可以提供數據查詢功能與數據分析功能兩項功能。其中,數據查詢功能涵蓋了口岸通關查詢、物流可視化查詢以及其他貿易所涉及的各類信息的查詢等。企業可以通過平臺直接查詢報關報檢審核結果,無需分別登錄海關、檢驗檢疫等系統進行單獨查詢,真正讓企業和個人“少跑路、多省錢”;也可通過物流可視化查詢功能,根據提單號或箱號查詢口岸通關物流狀態數據,以出口為例,在平臺上可以查到從始發地到目的地的各類信息,甚至可以通過該系統查詢裝載集裝箱的船舶在海外的運行軌跡。會員用戶不僅可以自主地查詢這些信息,也可以通過訂閱,在移動終端上隨時隨地接收到信息推送,第一時間獲取所需的信息。

報關單製作時間30分鐘減少至5分鐘

企業通關時間3天減少至2小時

企業申報項目下降45%企業候查時間下降50%企業查驗作業時間下降50%

企業報關成本下降50%一年節約上億元

鏈接

“單一窗口”五大服務功能

1.口岸監管服務

平臺建立全省跨區域、跨部門、跨業務的統一身份認證,採用集中賬戶管理與權限管理,強化進出口貿易鏈、海關監管、檢驗檢疫監管、海事“三化”、邊防檢查和監護安全認證保障,實現一次認證、全程通達。

平臺為企業提供貨物、出入境人員和運輸工具的無紙化申報、關稅保函“一次導入”、原產地證“一次申報”等通關服務;打造智能化的外貿風控體系和外貿誠信體系,提供“可控、可視、可溯”的危險品監管;特殊監管區聯動,綠色放行,實現“口岸直通”。

2.口岸物流服務

平臺實現了水運、航空、鐵路、公路等多式聯運交通樞紐物流監管和全程化“口岸直通”,為用戶提供倉儲運輸、集散配送、供應鏈物流和產業配套服務,實現“一個平臺式”綜合物流服務。

3.口岸外貿服務

單一口岸平臺對接湖北自貿區建設,為企業建立電商平臺,逐步推進O2O、C2C、B2B、B2C及F2C等多種電商產業模式發展,實現一般進口、保稅備貨、保稅集貨模式,構建外貿企業信用體系,推進大數據個性化的服務;打造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實現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創新行政、科技、金融體制,擴大開放服務業;搭建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市場採購貿易一站式便利外貿服務機制,為企業打造“源頭可溯、責任可究、風險可控”小商品貿易服務;依託自貿區、綜保區和B型保稅物流中心等海關特殊監管場所,支持國際物流配送、檢驗檢測、進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進口商品展示、物流信息處理、入物流中心出口退稅,構建通關和增值業務便利化示範。

4.口岸數據服務

為用戶提供業務辦理、作業管理等全方位數據服務。平臺通過推進港口、航運、企業、政府聯檢相關單位的數據互聯互通,從而提供一個強大的信息服務功能,打造集全程物流狀態、危險品應急防控、進出口數據分析、港口地理信息等資源整合和口岸綜合管理體系。在平臺的“數據中心”中,會員用戶可以查詢通關類信息、輔助通過關類信息和物流類信息等;同時也可根據自身需求,訂閱相關信息,享受個性化的數據訂閱推送服務。

5.口岸增值服務

平臺連接外管、工商、稅務等監管部門,可實現口岸規費的自動結算和在線支付功能,為外貿企業提供收付結匯、核銷退稅、信保金融等全流程一站式外貿增值服務。為上下游企業提供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四流合一”的全產業鏈整體增值服務。

用戶操作指南

外貿企業用戶可登錄武漢電子口岸·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網站http://www.wh-eport.cn,點擊“用戶註冊”按鈕,按要求填寫登記表及相關業務流程表,完成註冊。已註冊的企業可以登陸“單一窗口”平臺選擇進出口貿易相關的業務申報。

目前,平臺已開通電子報檢、原產地申報等國檢相關業務申報,以及報關單的人工錄入申報、人工導入申報、自動導入申報等海關相關業務申報。將來平臺還將陸續開通“運輸工具申報”“出入境人員聯網監管”“政務服務”“保稅口岸物流”“水運平臺”“多式聯運”“物流貿易服務”等功能。

平臺將按用戶企業、單位性質進行區分,提供不同的功能模塊選擇,用戶可以根據自身業務需求,自主訂閱。如平臺為貿易企業提供三種報關報檢模式,包括人工錄入申報、人工導入申報和自動導入申報,貿易企業可根據自身信息化水平以及業務量進行選擇。

信息化水平不高的中小微企業可通過“人工錄入申報”進行手動填寫,也可以通過“人工導入申報”功能將按照數據模板填寫好的申報文件直接導入系統中。信息化水平較高的大型企業,可以通過自己ERP等信息化軟件自動生成報文,通過“自動導入申報”功能直接導入,完成申報。

武漢電子口岸·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網址:www.wh-eport.cn 微信公眾號:武漢電子口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