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聲音館,讓“紅色基因”響起來

日前,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街道四季花城社區“紅色搖籃”黨建聲音館創建啟動式在湖南烈士公園舉行。“意映,我的愛妻,見字如面,今天,我用這封信與你告別,寫信的時候我還是世間的一個活人,你看到這信的時候,我已經成為陰間的鬼。”朗誦者劉洽讀著《與妻書》,將年輕的英雄林覺民對家人的牽掛、為國赴死的無畏演繹得淋漓盡致。(9月17日 《光明日報》)

傳承紅色基因,秉承先烈遺志,用往昔的真情感動激勵今日的奮然前行,是黨建工作的重要內涵。湖南省長沙市的黨建聲音館召集普通市民、黨員、專業朗誦者一起,製作“革命英雄人物”有聲讀物,用有溫度、有激情的聲音,把紅色基因傳播到社區每一個角落。用這樣的方式傳播紅色基因,把黨建工作和文學、文藝結合起來,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受教育者的情感境界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昇華。

上學時就讀過林覺民的《與妻書》:“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儘管當時人小,還不諳革命鬥爭的艱鉅,但就這一開筆,就讓人潸然淚下。“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書竟,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我們可以想象“淚珠和筆墨齊下”是怎樣的一種體驗。黨建聲音館將這樣感人肺腑的文字製作成有聲讀物,那份紅色的情懷,在心中蕩起的豈是“漣漪”!

是呀,“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為中華之崛起,為祖國、為人民而浴血奮戰的無數將士們,將“忠魂”留在了戰場,將“忠骨”融進了山野。綠草,因此而繁茂;青山,因此而不老。他們那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演繹出的是無比高尚的精神境界。“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向警予雖為女兒身,寫給父母的信,字裡行間卻豪情驚世。”朗讀者李紹萍溫婉而有力的女中音縈繞在報告廳,聽眾們沉醉其中,才發現原來紅色經典經過聲音的演繹,能更加動人。林覺民、向警予……他們鮮活的形象將隨著“有聲讀物”而更加深入人心。

“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有的認為這句坊間的俗話只是調侃,但只要細想起來,就覺得確實應該接受些“憶苦思甜”之類的紅色教育了。幹革命到底有多苦,我們已經無法體會,但從革命烈士們身上體現出的精神元素,將永遠激勵著後輩們戰勝困難,勇往直前。對於有聲讀物來講,或許有人覺得還是流行歌曲最好聽,但那一定是缺乏精神之“鈣”了。我們能夠享受流行歌曲的溫馨與激情,絕不能忘記往昔的崢嶸歲月,忘記先烈們那驚世駭俗的無私情懷。

記得某烈士陵園有一副對聯:“是七尺男兒生能捨己;做千秋雄鬼死不還家。”革命先烈們捨生取義,埋骨他鄉,其精神令人無比景仰,其行動令人心潮澎湃。吾輩生活在和平年代,行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上,當在血液中注入更多的紅色基因,在心靈中傳承更多的紅色情懷。“紅色搖籃”黨建聲音館將先烈們的崇高品質融入現代元素,讓“紅色基因”響起來,更能讓人產生靈魂的震撼。但願,更多有溫度、有激情的聲音,肩負起紅色基因的傳承重任,唱響新時代,誦出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