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固收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

本文作者

张旭 / 危玮肖

摘要

为何欧央行采用了LTROs和TLTRO III等工具结合的数量型政策组合,而不是降低政策利率?我们认为主要是:第一,基准利率潜在的下降空间已经有限;第二,在当前的特殊环境下,基准利率下降的红利不易快速传导至实体经济。

中国的政策利率皆与零利率保持着相对安全的距离。但是在当前阶段,货币政策仍在一定程度上面临通胀等因素的约束。此外,中国金融市场并未出现流动性恐慌,因此中国央行尚无超额注入流动性的必要。存款利率很难明显低于0这个隐形边界。一旦存款利率进入负值区间过多,存款人便会倾向于持有现金而不是将其存入金融体系,

其客观结果是:一方面,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造成银行体系稳定负债来源的流失。

1、前言

2月3日,人民银行引导OMO逆回购中标利率下降了10bp;随后,MLF中标利率和LPR也出现了下降。3月4日和11日,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分别跟随中国央行的步伐下调了相应的基准利率。

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

但是,欧央行理事会在3月12日的会议中决定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便利利率和存款便利利率不变。与美联储和英国央行的跟随式降息不同,欧央行给出了一个数量型的政策组合:第一,进行额外的LTROs,为欧元区金融体系提供及时的流动性支持;第二,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这段时间内,对所有未到期的TLTRO III给予更大的优惠力度;第三,在年底前进行额外的1200亿欧元的资产净购买;第四,将资产购买计划(APP)中到期的本金进行再投资。

为何欧央行采用了LTROs和TLTRO III等工具结合的数量型政策组合,而不是降低政策利率?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基准利率潜在的下降空间已经有限;第二,在当前的特殊环境下,基准利率下降的红利不易快速传导至实体经济。

2、基准利率潜在的下降空间已经有限

在经历十余年的趋势性下行后,欧元区的主要再融资利率已经下降至0%的水平,再降低便会进入负利率区间。负利率状态是各央行都不愿意面对的,这意味着未来可以使用的降息空间已经非有限。

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

在央行电子货币没有广泛使用前,存款利率很难明显低于0这个隐形边界。一旦存款利率进入负值区间过多,存款人便会倾向于持有现金而不是将其存入金融体系,

其客观结果是:一方面,这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这会造成银行体系稳定负债来源的流失。事实上,负利率约束是很多主要经济体正在面临的问题。英国的基准利率已于3月11日降低至0.25%,离零利率只有25bp的空间。美国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已经于3月3日降低至(1%,1.25%)。当前市场隐含的美联储在3月议息会中降息75bp的概率为32.1%,降100bp的概率为67.9%。如果美联储降息100bp,则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的上限会降至0.25%,亦十分接近于0利率。

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

目前,中国7D、14D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40%和2.55%,1Y MLF中标利率为3.15%,皆与零利率保持着相对安全的距离。但是在当前阶段,货币政策仍在一定程度上面临通胀的约束。静态地看,今年2月CPI累计同比涨幅为5.3%,而目前(3月15日)的1Y MLF利率为3.15%,以这两者衡量的实际利率已经为-2.15%。动态地看,去年四季度以来,CPI同比涨幅快速上升,而1Y MLF利率出现了下降,两者的走势形成了背离。

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

此外,货币政策还面临着其他一些约束,如宏观杠杆率、债券市场的中观杠杆率、信用债市场的违约率。

孙国峰司长在《2019年货币政策回顾与2020年展望》中写道:“宏观杠杆率仍处在高位,放松货币政策会放大金融风险和固化结构扭曲。”2019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00.5%,较2018年的198.7%略有上升,但是相差不大,实现了宏观杠杆率的基本稳定。(注:宏观杠杆率=M2/GDP。)事实上,宏观杠杆率的变动与R001的波动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2004-2019年间上述两个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8。很显然,如果R001持续处于低位,则不利于宏观杠杆率的稳定。

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

此外,过低的利率水平有可能放大金融风险。债券市场中,投资者的杠杆率与资金利率之间呈现负向相关性,这个现象在证券公司自营投资中的体现最为明显。(注:此处的杠杆率=待回购债券余额/债券托管量。)2020年2月证券公司季调且滤波后的杠杆率为259%,明显超过了2018年初以来222%的平均值,成为了这段时间的最高值。

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

过低利率水平滋生的金融风险不仅体现在债券杠杆率上,也体现在了信用债市场。我们找出了每家发行人的首只违约债券,发现其发行日期与10Y国债收益率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

10Y国债收益率越低,该阶段发行的首只违约债越多,两个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3。(注:发行人的某只债券违约后,该发行人后续到期的债券大概率也会违约,故我们更为关注首只违约债。)例如,16年下半年10Y国债收益率的均值为2.83%,这半年所发行的债券中有23只成为了首只违约债。显然,持续过低的利率环境会使企业忽视未来的再融资风险,并产生过度融资、过快扩张的冲动,从而累积下风险。

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

3、基准利率下降的红利不易快速传导至实体经济

在欧美等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中,央行更多地通过OMO等工具调控短期资金利率,并通过该利率影响货币市场的各种资金成本,再通过收益率曲线的跨期限传导和跨市场传导作用,将影响散布至债券市场以及其余金融市场(如信贷市场)。在当前的情况下,上述跨期限传导和跨市场传导的过程遇到了困难,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例如,在欧央行进行宽松的同时,意大利等国的国债收益率却在快速上行;在美联储降息之后,美国中低等级企业债券收益率也出现了上行。

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
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

债券是很多金融产品的定价锚。如果市场流动性快速下降,导致债券价格出现了超常的波动,其结果是其余金融产品无法锚定债券,从而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此时,降低基准利率对于恢复市场流动性的作用有限,降息的红利也不易快速、及时地传导至实体经济。因此,欧央行选择通过LTROs和TLTRO III等工具直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此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注:美联储的选择是直接购买长期国债。)

与美国和欧元区不同的是,中国金融市场并未出现流动性恐慌,因此中国央行尚无超额注入流动性的必要。事实上,中国银行体系资金一直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下行。此外,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也明显比美国等国家更为稳健,年初以来上证综指的跌幅远低于道琼斯工业指数。

欧央行为何没有降息?

4、风险提示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必然可以打赢。但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疫情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利率债(张旭/李枢川)

隐藏在定向降准中的意蕴

为何疫情中的结构性政策居多?

美联储跟随中国央行降息

主要银行LPR转换政策的差别

“货政再贷款+财政再贴息+货政再降息”即日生效

为何疫情中的结构性政策居多?

1月呈量增质优,2月望合理增长

疫情会如何影响2月的金融数据?

数量降引导资金利率稳健回归,利率降引导LPR加快下行

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的首次联袂

当前环境下看地方债——从政策看利率债系列之四

大涨之后宜减仓利率债

论冠状病毒与MLF降息的关系

LPR不降,MLF就得降?

如何科学地看待融资需求?

20个重要问题看清专项债——从政策看利率债系列之三

近期货币政策的三大猜想—论本轮债市上涨的持续性

如何度量货币政策?——兼论降准的意义

中国特色货币政策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

财政2020年如何提质增效?——从政策看利率债系列之二

是时候讨论下何时降准了

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看?2020年往何处?——从政策看利率债系列之一

LPR不降是否还能实现“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11月信贷为何多增?--兼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

MLF“量升价平”化解货币市场“短松长紧”—12月6日MLF操作点评

读易纲行长《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一文的感触

难言乐观——对2019年10月工业利润点评

《保险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与《理财新规》间的差异

辩证地看待通胀——读《19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体会

MLF缓解了流动性的约束和“两部门决策机制”所带来的问题

如何看待LPR对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作用?

为何9月贷款利率不降反升?

辩证地看待通胀——读《19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体会

地方债发行全扫描

三维度评价地方政府综合实力

“僵尸企业”出清,关键是打破“休戚与共”!

从流动性传导的角度理解较低准备金框架

“债务置换”有四种写法,你知道么?

上调准备金利率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隐性债务会不会被兜底?

“房住不炒”仍将延续,宽松的政策环境值得期待

2019年地级区划单位经济财政数据全貌

信用债违约的特征

从政策演变看城投的发展脉络

债券违约后续跟踪之破产重整的新变化

房地产企业信用分析框架

当前时点如何看贵州城投债?

2019年城投平台资产整合特点

刻不容缓!288个地级市政府债务全扫描

解码同业业务的兴衰更替

►可转债(邬亮/邵闯)

2020年3月可转债投资策略:估值处于高位,重视正股机会

可转债半月谈(第1期):估值高于均值,择券重视正股

可转债估值水平图解(2020-01-10)

光大固收

EBS固收是由光大证券张旭团队运营的公众号~非常感谢您的关注~欢迎与我们交流观点~

张旭(利率)13522568130

QQ:2624530660

邬亮(转债) 139 1042 9848

邵闯(转债) 152 2189 2372

危玮肖(信用) 188 1065 3183

李枢川(利率) 137 1673 6507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