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書《止學》,只讀一遍,受益終生!


千古奇書《止學》,只讀一遍,受益終生!

《止學》作者乃隋朝大儒王通(580—617),字仲淹,號文中子,隋朝河東郡龍門縣通化鎮(今山西省萬榮縣通化,一說山西河津)人,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出身世代官宦人家,父王隆,以學術見長,曾為國學博士。

史書關於他的記載不多,但其門下弟子則大名鼎鼎,如:魏徵、李靖、房玄齡等等。但凡能按《止學》要旨去做的人,大多都能獲得了不起的成就。文

所以,他對於開創唐代思想文化可謂功績卓絕。此書是以道家思想論處世之道的典範之作。

《止學》是告訴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在什麼地方停下來的學問。從事物之間的相互變化出發,領悟“水滿則溢、月圓則虧”的道理,把握好“適可而止”。 “不足”就補之,“有餘”就不好,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凡是按《止學》要旨去做的人,無不獲得令人側目的成就。

千古奇書《止學》,只讀一遍,受益終生!

1、情濫無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鬼神莫測。

情感氾濫將毫無品行可言,慾望太多則易失原則。神情始終如一,那麼無人可以揣測。

2、上無度失威,下無忍莫立。上下知離,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反殃。小人之榮,可攀也。

領導沒有肚量則容易失去威信,員工學不會忍耐則難成大業。領導和員工保持一定的聚力,可保全自己。君主和臣子太過親密,臣子反而會招來禍害。小人的榮達,不可以和他們有攀附交情。

3、情存疏也,近不過已,智者無痴焉。情難追也,逝者不返,明者無悔焉。

情感有疏遠,再親近的人不會超過自己本身,有智慧的人不會痴迷別人。情難追憶,過去的不再復回,智慧的人不會因此懊惱不已。

千古奇書《止學》,只讀一遍,受益終生!

4、多情者多艱,寡情者少艱。情之不斂,運無幸耳。

重情者多艱辛,寡情者少磨難。情感釋放要注重收斂,不然終將收穫不幸。

5、人困乃正,命順乃奇。以正化奇,止為樞也。

人遇困難是正常的,一帆風順才是神奇之事。化逆境為順境,有所為,有所不為才是關鍵。

6、事變非智勿曉,事本非止勿存。天災示警,逆之必亡;人禍告誡,省之固益。躁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莫阻害之蔓焉。

事情的變化不是有智慧的人就不能掌握,事情的根本不知停止就無法保存。天降災難表示警告,違背它一定會滅亡;人生禍亂讓人警戒,反省它必有益處。躁動激進將產生無窮禍患,困境容易心生惡念,不制止就不能阻擋傷害蔓延。


千古奇書《止學》,只讀一遍,受益終生!

7、視己勿重者重,視人為輕者輕。患以心生,以蹇為樂,蹇不為蹇矣。

自重者為人所重視,自大者被人輕賤。禍患從思想引發,輕視困境,那麼困境就不是困境了。

8、窮不言富,賤不趨貴。忍辱為大,不怒為尊。蹇非敵也,敵乃亂焉。

窮困時不說富貴之事,不去攀附富貴之人。忍受屈辱,不發怨怒。困境不是敵人,真正的敵人是胡作非為。

9、世之不公,人怨難止。窮富為仇,彌禍不消。

千古奇書《止學》,只讀一遍,受益終生!

世道不公平,人們的怨恨就難以停止。窮人與富人互相仇視,遍佈的禍患就無法消除。

10、君子不念舊惡,舊惡害德也。小人存隙必報,必報自毀也。和而弗爭,謀之首也。

君子不計較過往的怨念,計較以往的恩怨則有損品德。小人心則有仇必報,這樣只能讓自我毀滅。講和而不爭鬥,這是謀略首先要考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