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軍:當好社區“守門員”

記者 梁靈芝 通訊員 宋超喜 張蘭蘭

社區既是城市管理的神經末梢,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新蔡縣月亮灣街道辦事處仁和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會軍在防疫中踐行初心和使命,向社區居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1月25日早晨,天還未亮,王會軍接到月亮灣街道辦事處緊急通知,社區內有居民與一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放下電話,不容多想,他迅速帶領社區黨員幹部對密切接觸者家裡進行徹底消殺,落實隔離措施。

從這一天起,仁和社區防控工作全面展開。

仁和社區地處新城區,轄區內街道多、大型商場多、居民小區多、人員流動量大,轄區有近5萬人口,管理難度大,疫情防控任務艱鉅複雜。

“共產黨員跟我上!”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王會軍以上率下、迎難而上,衝在防疫一線。黨支部書記衝鋒在前,廣大黨員紛紛請戰,緊隨其後。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個戰鬥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王會軍組織帶領社區72名黨員及縣直單位下沉到社區的110名黨員奮戰在防疫一線。採取網格化、地毯式排查方式,逐小區逐戶對從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返鄉人員進行排查摸底,準確登記信息,做到戶戶底數清、情況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大考。在這場大考面前,王會軍抓防控、解難題,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讓社區居民有了主心骨。”駐仁和社區第一書記周志剛說。

為守護好社區居民的家園,王會軍迅速組織社區幹部、工人連夜加班,用鐵皮圍擋對老舊小區進行封閉。發揮網格化精準管理優勢,將轄區分為8個區域,設立防控卡點45個,24小時值班值守。

為落實落細疫情防控措施,他每天騎著電動車,拿著小喇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提醒居民注意防護。社區居民由衷地說:“聽到王書記的小喇叭響起來,我們心裡就覺得安全、踏實。”

為緩解武漢返鄉人員隔離期間的緊張焦慮情緒,王會軍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關愛和心理疏導,使得他們更好地配合隔離。得知一些隔離人員家中沒有消毒液、口罩等防護物資,他逐戶把消毒液、口罩送上門。

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後,居民日常生活產生諸多難題。針對居民生活物資保障難題,王會軍建立採購微信群,成立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為居民代購米麵油、蔬菜、水果等生活用品,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確保社區居民居家生活無憂。

王會軍還捐贈價值3000多元的方便麵、牛奶、水果等愛心物資,送到孤寡老人及貧困戶家中。王會軍的愛心也感染帶動了社區內企業和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捐贈物資,為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保障。

在仁和社區,每天都能看見王會軍奔走在社區防疫一線的身影。自1月25日以來,他白天黑夜連軸轉,連續多日未回家,困了在辦公室睡一會兒,餓了吃方便麵。因為勞累,他變黑了、變瘦了,說話時嗓子也啞了。

面對疫情,王會軍用實實在在的舉措構築起群防群控嚴密防線,用責任與擔當當好社區“守門員”,守護社區居民的生命健康。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的崗位就在社區,社區就是家。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居民最需要我的時候,能守護好他們的安全,累點苦點都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