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才能不当"巨婴" 中国汽车市场何时才能摆脱政策扶持独立成长

2019年,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受宏观经济放缓、汽车市场趋向饱和、国六排放提前实施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汽车销量持续下降,车企效益下滑。

何时才能不当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下降7.5%和8.2%,产销降幅比去年分别扩大3.3%和5.4%。

何时才能不当

对于2020年汽车销量预期,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下滑2%。

何时才能不当

何时才能不当

2020年1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

何时才能不当

2020年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5.2万台,同比下降78.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1万台,同比下降77.7%。

何时才能不当

2020年3月份,我国汽车零售有所恢复但仍同比"腰斩"。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第一周(1-8日)销量总体恢复明显,日均零售16325辆,同比下降51%。

何时才能不当

面对即将过去1/4的2020年,无论是车企还是行业专家都对今年的形势表示担忧,于是网上就有就流传出为提升汽车行业的信心,中汽协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汽车销售新政策以激发消费潜力,其中以取消限购限行与实施购置税减半这两个呼声最高。

何时才能不当

虽然这些刺激政策会对汽车市场带来一定提升,可是过分依赖政策来维持市场平衡的做法却非常的不成熟,应该由宏观调控来决定,过多的干预只会让企业成长为"巨婴",自身的抵抗力极差,也会让消费者难以形成自主意识,永远的"开卷有益"也不利于其发展,对此我们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政策的实施性有多大

何时才能不当

在新一轮的刺激政策里,包括限购地区适当增加号牌配合;调整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率,出台汽车下乡促进消费政策;解禁新能源汽车限购,优化并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将个人购车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实施"国六"排放车辆购置税减免;加大汽车金融支持;提高整车出口增值税退税税率,促进整车出口;促进二手车流通和消费等。

何时才能不当

9项措施基本上囊括了汽车行业各个领域,如果真的能够实行一定会对汽车销量起到极大的刺激作用,在我们看来政策的实施率为70%。

何时才能不当

但是对于取消限行和限购我认为执行的可能性会非常小,因为我国在节能和环保的道路上做了太多的努力,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实属不易,如果取消限行和限购等于对外界宣告之前决策的失败,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二、"巨婴"式的中国车企何时才能摆脱对于政策的依赖

何时才能不当

所有在中国的汽车企业都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它们身处在一个被政策扶持的国家,一切都以社会发展和民生为主,中国共产党时刻为了人民着想,一系列的政策导向都利于企业的发展。车企没钱了当地政府给予扶持,车企库存量大国家给予一定的过渡期,总之对于很多车企来说中国市场就是一块福地,一切的困难都有政府买单,压力非常的小。

何时才能不当

何时才能不当

可是这样的市场真的好吗?看似风平浪静,一团和气的车企,实则大量的销量和利润被合资品牌收入囊中,自主品牌除了比亚迪,奇瑞,哈弗,吉利外很难有哪些可以突出重围,被消费者所关注,所以我非常希望自主品牌可以尽快的成长起来,从产品力和品质都能赶超合资品牌,只有你们变得强大起来,国家才能腰板更硬,就不需要再利用政策来扶持帮助其发展,再加上自主品牌本身就具有的优势,完全可以改变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信赖。

三、对消费者来说"开卷有益"不利于养成自主判断的能力

何时才能不当

国家过分的敢于也会对消费者带来不利,因为任何一个政策的颁布和实施都会引发消费者的关注,他们会根据政策导向来选择购买哪一种产品,这种"开卷有益"很大程度上抹杀了他们的自主判断能力,永远都要依靠别人来告诉该买什么,哪个好,而不去自己体验,永远做小学生是不会成长的!

何时才能不当

总结:我国的疫情基本上得到了抑制,但是战斗仍未结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一次次见证了伟大且平凡的爱,看到了国家强大,可是市场的平衡和发展应该由每个参与者而决定,应该由宏观调控来决定,如果过度依赖政策,"巨婴"永远不会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