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上班路,5種通勤方式怎樣做好個人防護?

“高危”上班路,5種通勤方式怎樣做好個人防護?

圖自:Giphy

雖然疫情還沒結束,但已經有不少人收到了復工的通知。面對每天往返路途的“高危風險”,大家的擔憂也隨之而來:

· 公共出行方式這麼多,哪種最安全?

· 地鐵、公交上人這麼多應該怎樣做好防護?

· 出租車上怎樣更好保護自己?

· 私家車、騎車必須戴口罩嗎?

乘坐交通工具,怎樣更安全?

“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別亂摸”是外出防護的最基本原則。一般來說,根據感染風險從高到低排序,我們可以將公共交通工具做一個簡單的排序:

公交/地鐵>網約車/出租車>私家車>自行車/共享單車

01.公交出行,注意哪些?

- 全程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 儘量避免觸摸扶手,不要揉眼、接觸口鼻;

- 選擇靠近窗戶的位置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

- 下車後,用流動水+洗手液或免洗洗手液進行消毒。


02.地鐵出行,注意哪些?

“高危”上班路,5種通勤方式怎樣做好個人防護?

圖自:Giphy

地鐵的防護措施和通風設備比公交車好很多,但乘坐時仍需要全程佩戴口罩。

- 進站前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等車時選擇站在通風人少的位置,保持1-2米的安全距離;

- 地鐵出行的人數越來越多,防護措施做到位,儘量避免在擁擠車廂;

- 到達目的地後,及時清潔、消毒。


03.網約車/出租車出行

網約車/出租車在乘坐時接觸人少,感染風險較低,相對安全。但仍要預防與司機的相互感染,我們在行駛過程中可以打開車窗,保證車廂內空氣流通。


“高危”上班路,5種通勤方式怎樣做好個人防護?

圖自:Giphy


3月4日,「滴滴」發佈消息稱:再次提醒廣大乘客,疫情期間不佩戴口罩的乘客,司機有權拒載(取消訂單)。


同時,要求司機出車全程佩戴口罩,及時測量並上報體溫信息,要求車輛定期消毒,行程前後多開窗,勤通風,讓乘客放心乘坐,安全出行。


- 上車前,頭髮較長的可以提前紮起來,防止刺眼揉眼;

- 隨身攜帶酒精棉片或免洗洗手液等消毒用品;

- 全程佩戴好口罩,不要摘下;

- 不建議在車內進食、飲水,儘量少接觸車內設施。

04.私家車出行

- 一般情況下,私家車是無需特別消毒處理的;

- 如果有同行人員,需要做好車輛的通風換氣;

- 車內常備口罩、手部消毒劑或消毒紙巾等防護用品,對車門把手、座椅、方向盤等進行消毒。


05.自行車/共享單車

- 騎車時,儘量避開人群密集的地方;

- 使用共享單車,可以隨身帶上酒精棉片,擦拭座位、車把手等位置。

私家車/自行車,可以摘口罩嗎?

“高危”上班路,5種通勤方式怎樣做好個人防護?

圖自:Giphy

- 在空曠人少的地方騎車,只要能跟周圍的人車保持距離,不必戴口罩;

- 私家車出行屬於自己家的空間的延伸,如果家人都健康且沒有新冠肺炎疑似或接觸史,也沒有外人乘車,可以不必戴口罩。

目前,每日上報的確證病例人數逐漸減少,這時一定不要放鬆警惕。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保持理性。疫情面前,保護好自己就是為國家做出的最大貢獻。

“高危”上班路,5種通勤方式怎樣做好個人防護?

圖自:Giphy

希望不久之後,我們就可以一起迎接春暖花開,愉快地出門玩耍!

◆ ◆ ◆ ◆ ◆

本文專業內容指導

“高危”上班路,5種通勤方式怎樣做好個人防護?

王惠民

全科醫生、醫學博士

北京和睦家順義診所

王惠民醫生來自美國。他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獲得本科學位與醫學學位,隨後在華盛頓西雅圖團體醫療保險合作醫院完成了住院醫生實習期培訓。

王醫生是一名擁有美國家庭醫學專業資格認證的全科醫生。2006年來中國之前,他在衛生維護組織(HMO)和社區健康中心工作過五年時間。王醫生的臨床研究重點包括糖尿病治療、精神病學、老人病學和跨文化醫學,同時他也喜歡為各年齡段的兒科患者提供醫療關懷。閒暇時王醫生喜歡打網球和看他兩個兒子踢足球。

“高危”上班路,5種通勤方式怎樣做好個人防護?

董蓓

醫學博士、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博士

北京和睦家五道口綜合門診部

董蓓醫生2002年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獲內科醫學學士學位,後在美國肯塔基大學攻讀並獲得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博士學位。董醫生在美國肯塔基大學完成內科住院醫師培訓,輪轉於門診和住院部及重症監護室,並參與學校臨床科研項目。2012年回國後,她在北京庇利積臣醫療中心工作一年,擔任內科醫生,並於2013年加入北京和睦家醫院。

董醫生是美國醫師協會會員,在國外醫學期刊上發表過多篇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