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的首座万和隧道贯通,全长超17公里,也申报了专利!

交通的修建现在是非常的常见,一些地势相对平台的地方修建的工期自然也会非常的迅速,但是对于我国的西南山区而言,这样的交通修建是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毕竟这里平坦的地方不多,再加上喀斯特地貌以及溶洞就增加了修建难度。

中老铁路的首座万和隧道贯通,全长超17公里,也申报了专利!

这样的一种常见地形也让在西南地区修建交通成了一件相对比较困难的事情,而现在最多的一些修建就是隧道以及桥梁的建立,今天要介绍的这一个也是我国修建的一个重点,一起来看一看这一交通的修建又存在着什么样的难度呢?

万和隧道全长17.44公里,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境内,这条隧道的修建是目前为止全线路段修建过程当中的难点以及重点,只有将这一难点突破了整条交通路线就可以全面投诚,但是同样的如果这一条隧道不能够要攻克的话,整条线路也会随之流产。

中老铁路的首座万和隧道贯通,全长超17公里,也申报了专利!

这条隧道最大埋深586米,最小埋深仅5米,那这样的一个深度差距都不是这条线路修建的最大难点,它的最大难点在于穿越了2个大断层,断层面对于修建朔当来说是最大的一个阻碍,因为工人们不能够保证再见在挖通隧道之后山体的整体走势会不会因此坍塌?这也成了修建过程当中,让工人们提心吊胆的一个地方。

中老铁路的首座万和隧道贯通,全长超17公里,也申报了专利!

整条隧道其实在修正过程当中都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其中在初支锁脚施工中,创新使用锁脚环装置,有效控制钢拱架下沉问题,保证了钢拱架的问题就能够在修建过程当中加快速度,并且不会为了这方面做过多的担心。

在拱顶注浆中,自主研发了应用液位联通式二衬防脱空监测装置,避免了隧道二衬脱空等质量缺陷,这一系列的创新工法都是为了能够让这条隧道更早的修建成功,同时也申报了很多的专利。

中老铁路的首座万和隧道贯通,全长超17公里,也申报了专利!

​这条隧道的修建打通了中老铁路的首座万和长隧,也就是说之前的很多修建都是完全的全新,而这条铁路却可以达到与之前老铁路相结合的模式,也为我国的铁路联系更加丰富了路线。

好了,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一期的cool爱旅游会带你去更有意思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