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在8000元左右的你,是怎麼堅持理財的?資金如何分配的?

張恆瑞財經


工資8000元,如果一個人生活在普通城市,還是很靈活的,就算是一家三口,8000元還是可以過得挺滋潤,但是需要有住房,這是硬件,如果是租房,那一個月至少要花費1500元的房租,就別說理財,吃飯都成問題。

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如果未婚,和父母居住,自己每個月花費應該不會超過2000,那每年能存下72000元,這算不錯,理財的話,存銀行好像沒幾分錢利息,買理財產品,比如基金,但國內基金多數情況下,只虧不賺,國內好像也什麼理財方式,也許我孤陋寡聞,因為我只是個股民,只會對股票基金感興趣。

說到基金,如果在合適點位買入,合理操作,賺錢還是可以,基金和股票一樣,有漲有跌,這就需要投資者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以2020年股市行情看,4到5月份,應該是比較好建立長期基金倉位的時機,多數人都看好未來股市的行情,而現在又碰上因新冠病毒,引發歐美股市大跌,中國市場也被帶進坑,很多好股票都被砸盤,基金淨值也跟著走低,所以,今年4/5月份,買入基金長期持有,不敢說翻倍,到明年賺30/50%應該可以,其他理財方式就不清楚,沒接觸過,說不來。


牧牛者


就假設是一個月8000元工資,我會這樣進行分配,儘量做到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01.50%的資金用來做日常生活開支,理財不能影響到生活質量。

每月開支儘量做到有賬可循,每月盤點哪些花銷是不必要的,這樣就能有目的的進行節流,把餘錢放在餘額寶裡錢生錢。

每月工資一發我都是直接轉入餘額寶,爭取每一分錢都能獲得收益,這樣可以起到積少成多的作用。

02.20%的資金用來購買一年定期理財,保證穩定收益。

支付寶一年定期理財產品現在收益率比較高的有:國壽安鑫利、長江養老添年享以及建信養老飛越366等,普遍收益率在4.5%以上。

03.10%資金用來做債券基金定投,保證穩定複利。

債券基金屬於中低風險,風險比定期理財要高一點,通過長期持有可以獲取比定期理財的收益率要高,基本能夠做到平均年化收益率6%。

04.基金定投—懶人理財必備神器。

基金定投為沒時間看盤、研究股票的工薪階層提供了一種可行性的理財方式,只要你選擇好風險等級開啟定投,剩下的就交給專業基金經理為你打理,你需要做的只剩下止盈不止損。

基金按風險等級由低到高: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以及股票型基金。

我一般在大盤3000點以下開啟定投,並且是每週四固定扣款,經過研究每週四大盤下跌的概率佔多數。

總之

工資理財最好能夠以穩健型為主,因為我們虧不起最好能夠通過長期複利積累財富,我們少的不是時間少的是資金,保護好資金安全我們必須放在第一位。


小方聊投資理財


如果工資8000元左右,如何堅持理財?資金如何分配?這個問題不簡單,得從多方面來分析。

假如自己單身。俗話說“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月薪8000元,除掉日常衣食住行用等諸方面必須的開支,相信能存下一點錢吧?3000元能存下嗎?如果是這樣,我會將這3000元存入中國銀行的“中銀理財”或“餘額理財”裡。積少成多,一年下來就能攢個36000元。再加上年終獎金4-5萬塊,那麼一年就能攢下8萬元了!

假如成家了。夫妻二人工作,二人月薪上萬元了吧,算它14000元,除掉日常衣食住行用等諸方面必須的開支,應該能存下6000元。同樣,將6000元存入中國銀行的“中銀理財”或“餘額理財”裡。積少成多,一年下來就能攢個72000元。再加上年終獎金7-8萬塊,那麼一年就能攢下16萬元了!

假如成家了,有了小孩子。那麼開銷大了,夫妻二人大概只能存下3000元了。這樣就跟單身一樣。

假如你是獨生子女,家裡兩老是農民,沒退休金,都依靠你生活。那麼,你上有老下有少,夫妻二人的工資,每月能存下來的大概只有1000元。這個時候,別說理財,就是一個月光族。存款的事,就只有等年終獎了。

綜上,月薪8000元,基本是月光。

或者,有的人不會月光。但大多數人應該是生活很拮据的,要靠信用卡生活了。


雲之安歌


月薪8000左右,如何堅持理財,資金怎麼分配?

每月工資8000元收入,相比於每個月3000元左右的人來說,8000元高出很多。而對比與月薪上萬的人來,8000元又低於,這個收入階層處於不上不下的中間。

一、8000元如何理財?

每個月8000元怎麼堅持理財,首先要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生活處境來定。比如單身人群,如果沒有負債等壓力,那麼除了日常基本開銷,每個月能剩餘的錢應該可以達到3000元。PS:前提條件是,這個人在花錢方面有規劃,非大手大腳揮霍之人。

反之:如果日常開銷比較大,加上需要承擔房貸等債務壓力,且沒有存款,那麼月薪8000元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很多時候可能都不夠用,更別說理財了。

二、如果每個月有剩餘,如何分配?

如果是每個月能剩餘一部分,比如每個月若能剩餘一半,也就是4000元,那麼可以這樣配置;
第一部分,2000元配置兩隻基金,一隻債券基金,一隻權益類基金,一隻各1000元,一次買進或分次買入都可以。

第二部分、1000元購買互聯網智能存款,或定期理財產品,比如xx平臺的銀行存款,起存門檻低,只要50元起,風險低,保本保息,年利率最高達4.85%。

再者就是淨值型理財產品,雖然 最近幾天有的淨值理財也出現了負收益,短期波動受影響,但是從長期投資來看,本金虧損的概率是非常低的,頂多是收益不達預期那麼高。

淨值型理財起存門檻1000元起,中低風險,浮動收益或高或低,年化收益率基本上可達4%左右。

第三部分、這1000元存放在流通性比較高的產品當中,譬如寶寶類產品,支持隨存隨取,又能保值增值。或一些靈活類理財,暫時不用的情況下,可以拿出一部分出來投資,提高收益。

綜上所述

以上配置方式主要是個人的投資偏好,畢竟每個人的偏好不同,比如我自己,雖然風險評測為平衡型,適合中低風險類產品,但是我個人實際的理財偏好,比較偏向於中高風險類產品,如股票,權益類基金等。主要的投資方向還是得根據你自己每個月能剩餘多少錢,能承受什麼樣的風險而定。


謎桔


你好!我現在工資是8000+,就按10000月薪算吧。說一下我的理財,可以和大家分享。

每個月我有1600元的房貸,這是固定的支出。

然後是每月3000元的家庭日常生活費,300元交通費,孩子1000元尿布和奶粉。

剩餘可投資的金額是5700元。


接下來所有錢我將買入貨幣基金,每個周拿出800元,也就是每月3200元,使用價值平均策略定投一隻股債混合的基金,紅利再投資。

剩下的每月2500元,作為家庭的安全備用金放在貨幣基金中,以備不時之需。


六叔理財


理財,是一件越早開始越好的事情。

作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每月拿著固定的收入,我們是否應該參與理財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所有理財達人所建議,越早開始,就越早能夠培養自己的財商,就越早實現財富的自增長。

那每月拿著5K到8K工資的我們,應該拿出多少錢投入理財?又通過什麼方式來理財才合適呢?畢竟從過往的經歷中,5K到8K工資的我們,大多月份都是月月光。既然是理財,那首先就是理,即理清楚自己的消費,盤算出自己能夠拿來理財的資金。拿我女朋友每個月7000的工資來舉例,實際來量化一下理財比例。

第一步,計算每月的日常消費,包括飲食、交通、通訊等,加上平時買點化妝品,保守估計在3000元左右。第二步,計算大額固定支出,比如每個月房租/房貸、車貸、保險等。我們是在外租房,也就沒有房貸一項,但有每個月2500的房租,她會出到1000元。第三步,就是處理剩下的3000元。將剩餘的3000一分為三,一份儲蓄1000元,一份彈性消費1000元,一份理財基金1000元。

在說具體的投資理財之前,還是要先說明一下,為什麼會將剩餘的3000元劃分為3份呢?原因有三:

1. 每個合格的成年人,都應該為自己的生活預留3-6個月的備用金,即能夠支持自己在無工作情況下,生活3-6個月的開銷。例如必要消費為每個月4000元,那麼儲蓄資金至少要有12000元,所以每個月儲蓄1000元,為儲蓄金添磚加瓦。

2. 生活不只是為了工作,更要的是適當的享受生活。那在日常的生活中,和朋友偶爾出去看個電影、逛個街是很有必要的,畢竟所有的投資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不能為了投資而犧牲自己的生活質量。再加上給自己充充電,保持合理的社交,這份彈性消費也是必不可少的。

3. 最後一份1000元,就是我們的理財基金了,看著挺少,但卻能打開我們的理財大門,走上理財的道路,更早一步實現財富的自由。

為了實現財富質的“飛躍”,第一步就是要讓財富學會自己“走路”。作為剛剛接觸理財的她,我建議她把大部分的錢投入中低風險的理財,比如利用定投的方式,將800元分周定投到債券型基金中,維穩增值。把剩餘的20%用來嘗試如滬深300或中證500的主流指數基金,進行長期持有,感受市場的起伏,在市場中學習更切實有用的理財知識。

最後,總結一下,女朋友的每月操作:工資拿到手那天,第一步是把3000元轉入餘額寶,以供平時消費;第二步將1000元的大項支出放入一支貨幣基金中,以供房租所需;第三步將儲蓄的1000元存入餘利寶;第四步將彈性消費轉入一張固定銀行卡,每次額外消費時,都時刻注意著卡片上資金的變化;第五步是利用自動定投的功能,在每週4定投200的債券型基金,並在工資日的第二天,手動買入200元的廣發滬深300ETF聯接A基金。

無論你的工資多少,都可以參考以上的思路來配置自己的金錢。理財前期不在財,而在理,只有理清楚了自己的財務狀況,才有錢生錢的可能。


飛狐客


定存,靈活存,保險,基金、盆友投資相結合,除了生活必須,全都拿去理財。

生活費2000+保險200+定存2000+靈活存1000+基金2000+朋友投資【一年投一萬】



fly哥講


今年剛入職房產中介,還沒有什麼人脈,可能就是一個低保戶了,用起錢來肯定很省。假如我有錢的話,我也會理財,但是也不知道自己的觀點對不對,小富及安的思想是很多人的想法,但是真正的有錢人有錢人的打算,他們會把錢發揮到最佳的搭配。沒有門路的,就只有死守那點資本。





一切逗美好


從沒有過8000元的工資,但可以想象一下,60後的我們都是經過艱苦的生活,大多都保持著樸素的生活方式。用於3000元保證生活,存下5000元。

說到理財有點迷惘,過去都是存銀行,現在可以理財,也可以存一部分,還可以用一部分到股市高拋低買。但必須保證生活無損,資金只能慢慢積累,健康快樂才是目的。


詩詞散文古文化


最近參加了一個理財訓練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思路。關於理財,和收入多少沒有關係,主要看比例和實際情況。簡單來講,理財首先是需要目標的,比如多少年攢夠多少錢幹什麼用。這個是第一步,第二要分析你現在收入是怎麼花費的。家庭必要開支是多少,年度的保險費用的均攤,除去這些可投入理財的金額就出來。第三步就是選擇什麼樣的渠道來理財,這個現在的渠道就比較多了。但是如果沒有相關知識和經驗,不建議涉獵股市畢竟小白基本等同於韭菜。建議把生活必須費用買一份流動很高的貨幣基金,就像支付寶的餘額寶一樣,隨時可以用於消費,存在裡面還有一點點收益。剩下的錢建議看看基金,債券類型的收益穩定但是收益率一般,混合和股票類的收益高但是波動大,要考慮一些風險。總之養成記賬的習慣,分析你的花銷可以節流,學習一些理財知識,可以提升一些收入。理財是個複利行為,堅持越久越有收益。同時真的建議大家也去學習下理財知識,少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