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期間大家一個月生活費多少?

欣儀媽咪


從封城到現在純吃用花了快八千!家裡兩個人加兩隻貓!每個月房貸,還有馬上要交商保!想想頭疼!


小白不吃魚1022


我是武漢人。現在還沒有解封。

疫情初期,我們這裡的菜價很高,一顆大白菜賣到了30多塊。一把蒜苗70多,只能炒一盤,吃一餐,當時是在馬路邊買的,室內不準賣。

這種菜價持續了半個多月,後來不準出門,只能在社區對接的超市買,剛開始,菜價也蠻貴的,後來出來政策,疫情期間不準哄抬物價,否則重罰,價格回落了不少。這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一惠民政策。

中途我們小區給我們送了兩回愛心菜,一回是通知自己去拿,昨天一分是送上門的,蠻感激

年前我很備了一些菜,冰箱都祝滿了,因為有

親戚朋友來。

座吃山也空,能省則省。我們這裡截止今天封城61天了,兩個月了,我家大概每個月要花將近3000快。

希望疫情早點結束,讓我可以復工。



媽媽衣酷


今年庚子年,新年第一天武漢就宣佈封城了.接著哥哥就去了鎮上瘋搶了二大車物資回來,什麼米呀面呀麵粉呀紙巾呀米粉油呀⋯等等一家八囗人回了農村老家,老家除了一棟樓房和一些基本傢俱外啥也沒有,封城當天哥哥回購了一車電器什麼冰箱洗衣機電熱毯……安裝了自來水一共花了七八千元,一車生活物資花了三千多,半個月不到,吃得所剩無幾了.可因為疫情,很多道路封閉,人們生活開始出現了瓶頸,很多沒菜了,這時候得知村委會有少部分大米和麵粉少部分菜,但價格高昂,儘管如此當天一陣瘋搶,我們家搶了七百多元的菜,免強維持了一個月,還是每天二頓一頓幹來一頓稀,早飯不吃,一家人一個月花了一萬二左右!每均每人每個月約1500左右!這個還不包含水電費煤氣費等!你們呢?



萌查查生活日常


給大家算一筆賬。因為我在家,父母也因為疫情沒有工作,因為疫情,所以出去消費的就少了,花銷的只剩下去超市買菜。一個月手機話費118 元,一共去過5次超市,平均每次花費100元。這是500元。花唄還了2000元。這樣算下來一共2618元。


總有一刻屬於你


天然氣 一個月400個字 1200

米麵菜 2100

水果 900

電水 400

零食 400

打印機墨盒 185

電話寬帶 200

日用雜貨 500

一個月 6000左右

下個月暖氣停了估計一個月4500~5000夠了

兩大兩小

補充 二月沒有汽油消耗,沒有去書店買書,沒有外出用餐,沒有課外培訓,沒有看電影,沒有買衣服甚至沒有整整頭髮,這些花費為零





雅思保6衝7大叔


我們在湖北荊州,1月24號荊州封城,今天是封城的第52天,現在還沒解封。

封城之後不久,小區也封閉管理,商場關門,居民不允許在街上溜達,餐飲外賣快遞也都停了,每個月的生活費也只能支出在食物和必備的生活用品上,食物包括常規的米麵油鹽醬醋,和蔬菜,雞蛋,肉價比較貴,買的很少。必備的生活用品,包括口罩,醫用消毒酒精,洗衣液,肥皂之類,除此之外,別的開支忽略不計。



即使已經把需求降到了最低,疫情期間,菜價還是上漲了不少,食物的開支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們買的都是一些性價比比較高的菜,胡蘿蔔白蘿蔔大白菜土豆,這些保存時間久,也相對便宜些,綠葉菜會買一些韭菜油麥菜,綠葉菜經不住放,在小區封閉期間,實行的是蔬菜網上下單,配送的模式,每次都採購一週的菜,買的多是一些能放的,有段時間,每頓都是白菜土豆,雞蛋都捨不得多吃。



每頓飯都吃七分飽,我們便調侃,這樣還養生呢,其實,是買一次菜想吃的久一些,每次都省著點做,省著點吃,即使這樣,加上水費電費燃氣,生活費也在幾千了。



疫情期間,都很艱難,封鎖在疫區的人們就更難了。多數人都陷入了只出不進的窘境,但是疫情還沒完全結束,也是乾著急,太陽還在每天升起,日子就得正常過下去。最近疫情的數據不斷向好,天氣也回暖了,每天都陽光燦爛,內心也有點安慰,看到了希望。


雨林中的陽光


自武漢封城開始的1月23日至今3月15號,已經過去了整整53天;宅在家裡不能出門,照道理說應該是開支減少才是,其實不然,這些天那一天不是在花錢,而且還不比平日少;

從宏觀面上看,國家統計局的CPI(物價指數來看,已經破五了;你說消費支出是多了還是少了呢?

平時買菜,自己去超市或者集貿市場可以自由選擇;俗話說貨比三家,當然這個價格就下來了——你貴了,我可以不要;如果便宜又中我的意,我就掏錢!

現在不一樣;記得剛剛封城後的一段時間裡,人們相當恐慌——小區也沒有完全24小時封閉,每個家庭可以允許隔一天或者兩天出去買菜以及其它必需品;

這個時候超市的價格還是控制得比較嚴格的,和往常一樣;不過超市入口限制人流量,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進去購買,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無奈之下,只有在街邊的菜販子處買;這裡的菜價高得離譜——大白菜一課20,白蘿蔔一個10,土豆一包也不知多少斤15塊;雞鴨魚肉可以不上桌,但是青菜你要不要!

後來完全禁止出小區,只有一個菜販子比允許進入小區,而且還不知道是不是每天都有;這個時候更加是劃清如流水;根本就不要問價錢,主動上去“挨刀”!

蒜苗20一斤,你要不要! 大白菜十塊一顆,你要不要! 肉,50,排骨,80!

和國家統計局數據一樣,雖然沒有買什麼耐用大件商品,但就是這些日常開銷比平日多了去了,因為你無法選擇;說白了就是拿錢買命!

情況的好轉是隨著疫情的趨緩而發生的——進入三月份以來,團購逐漸增多;選擇也多了;特別是雞蛋和水果似乎都比往年便宜不少——雞蛋一個不足五毛錢,紅富士一斤四元$_$左右!

愛心菜(十元菜)解決了大問題;團購的品種也多了,老母雞煨湯;煎牛排;熱乾麵;牛肉餃等等應有盡有——買家又找回了“上帝”的感覺!

總之,這將近兩個月時間裡,前段時間花錢比較多,後半段迴歸正常;為了生存,能夠圖一個全家人齊齊整整的渡過疫情,多花錢又算的了什麼呢?

錢,不就是用來保命的嗎?


閒看秋風999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受此次疫情的影響,武漢作為疫情的中心,到底在疫情期間武漢的家庭一個月生活費有多少?旁觀者也許沒有當局者清楚。

關於這一點我相信大眾知道的只是客觀存在的,但對於武漢本地人來說他們可能也算過這樣一筆賬,當然這其中大部分是無償提供的生活必需用品,沒有被隔離的小區需要自己付費,這期間由於物價的上漲,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活消費的增長。

首先我們來看武漢正常收入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武漢當前的平均月薪在3984元,其中8000到1萬的佔據了4.7%,也就是說超過當前平均月薪95%的人只佔據了4.7%。

而2019年消費水平統計報告顯示,家庭消費水平佔據了家庭收入的40%左右,如果一個家庭正常有5口人,其中兩人為正常工作,每個月的收入大概是在1萬元左右,平均每月消費在4000元左右。

疫情之下的武漢消費水平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063元,增長7.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328元,增長9.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

根據上圖2019年全年消費構成,我們可以看出2019年我國平均消費水平快速增長,但這只是一個基礎模型,大部分人在菸酒方面,或其它方面均有節省。

綜合來看:在疫情期間,很多網友表示,由於封閉的原因,疫情期間沒有任何消費;而部分沒有封閉的小區,在疫情影響之下消費快速增加,主要是由於物價上漲造成的。

換句話來說,封閉之下武漢疫情期間的消費基本上沒有,沒有封閉的小區,平均每月消費在5000元左右。


社長財經


每個人情況會有不一樣,但是肯定會比正常的期間要低,因為基本上大家都不出門,只有日常的生活消費。

新冠狀病毒給我們帶來的唯一的好處就是我們的支出減少了,確實是這樣的,一我們不能出去旅遊,減少旅遊的費用,不能去飯店吃飯,減少了餐飲的支出。不能去看電影,減少了娛樂的支出,只有平常的生活類的消費,對個人來說唯一的好處就是這個,但是這個唯一的好處會拖累國家的經濟,因為拉動我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的最重要的馬車是消費驅動經濟。

再說我的情況,本次新型冠狀病毒之後,我每週會去超市採購一週的食物,包括米油鹽、蔬菜、肉類等生活必需品,因為我所在地是上海,這些東西還是比較貴的,每次採購的費用大概是600塊錢,一個月的支出大概是2400塊錢,家裡是5口人的吃喝,非疫情期間,消費比較多,比如說出去吃飯、旅遊、交通等,兩個2400也打不住。

疫情期間你們每個月大概花費多少錢?比平時花費的多還是少呢?


互金圈


我們家四個人隔離在家 生活物資靠團購 不出門真的很省錢 一家人一個月才花了三千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