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鍋糖十二道工序,成就這一口香甜

瓊鍋糖十二道工序,成就這一口香甜

市民齊鳴獨自一人去超市為家裡採購,貨架上擺放著北京的酥糖,上海的奶糖,廣東的水果糖……滿目琳琅的糖果中,一袋其貌不揚的瓊鍋糖,勾起了他兒時的回憶。沒想到家鄉這口香甜味兒,飄到了銀川。

每一步都是技術活

齊鳴是陝西富平縣流曲鎮人,在他的家鄉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吃過瓊鍋留餘香,勝過陳酒老杜康”。對於齊鳴來說,這句話貨真價實,嚼著瓊鍋糖長大的他,對這種傳統小食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

做糖的每一步都是技術活,從長芽、蒸米、糖化、淋汁、熬糖、扯糖、冷卻、炒芝麻、打塊、炯鍋、擀胚到切制,一共12道工序,一鍋糖熬出來,要出幾身汗。齊鳴說,如今回到老家,村裡的老人依舊保持著手工做糖的習慣,誰家做了糖,遠遠站在門口,就能聞見一股熟芝麻和灶糖混合的香味。

為什麼說每一步都是技術活?齊鳴解釋,常人看來再簡單不過的蒸小米,就很講究,蒸硬了出糖少,蒸軟了不出糖,一捏一嘗,功夫全在手藝人的手掌之中,唇舌之間。“兒時,家中每當做糖,父親一天都出不了廚房,不急不躁,不緊不慢,像照顧嬰兒一般,這便是手藝人的可貴之處。”他說。

手藝好不好看熬糖

在齊鳴的記憶中,兒時家中的那口大鐵鍋,一次性能做40斤瓊鍋糖,家中留一部分,饋贈親友一些,剩下的由父親挑著擔子,帶到集市上賣。瓊鍋糖做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熬糖,這道工序火候掌握很重要。

熬糖不僅是技術活,更是個力氣活,糖越熬水分越少,每攪一圈都非常吃力。齊鳴說,通常父母和哥哥們輪流攪拌一會,個個頭上都是一層汗。熬糖的火候很有講究,一般人掌握不了,得靠經驗。

芽子汁與頭遍糖汁倒入的大鍋內,應迅速加熱至沸騰。熬糖過程中應先用旺火,等糖液黏度至糖絲狀時,立即用木棍不停地攪動15至20分鐘,讓糖液溫度保持在102℃至106℃。等糖液較稠時,將糖溫升到110℃左右,再攪動一個半小時左右。“當糖液溫度達到140℃以上時,顏色逐步加深,發生焦糖化反應,就大功告成了。”他說。

奇妙的工序——扯糖

製作瓊鍋糖很辛苦,光熬糖就得不停攪拌好幾個小時,將糖水做成成型的灶糖,大概得一天時間。扯糖就更不用說了,就算在大冬天,穿著單衣幹上一會,也是氣喘吁吁、汗流浹背。“老先人傳下來的這手藝,一直都是手工做,是力氣活,但也有一定的門道,機器是做不來的。”齊鳴笑著說。

孩童時期的齊鳴,最喜歡看人扯糖。母親用大火將鐵鍋裡的水燒開,家中最有力氣的大哥和父親,捧起飴糖(瓊鍋糖做好前的叫法)懸在半空中拉扯,眼看著焦糖顏色的飴糖,慢慢變白,還冒出了很多小氣泡,齊鳴覺得奇妙無比。

“這時候再將炒熟的熱芝麻鋪在飴糖上,將糖層層化開,父親趁熱將糖和芝麻均勻結合,再快速擀成厚厚的餅狀,用刀快速切成條,這時候瓊鍋糖的甜和香味兒,就全出來了。”他說。

鏈接

瓊鍋糖的由來

傳說,明萬曆年間,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孫丕揚是流曲鎮南街人,小時候家裡很窮,他發奮讀書,一個人搬進街北的姑姑庵苦讀,不覺已過弱冠。流曲鎮附近有一女子,因面貌生得醜陋,年過二十還未許人。這女子面貌雖醜,但聰明賢淑,勤勞善良,胸懷大度。

一日醜女到流曲鎮趕集,偶經庵前,忽聽庵內傳來琅琅讀書聲,心想:古人說,寒門出才子。於是醜女回家告訴父母,託人做媒。

成婚之後,小兩口男讀女織,相敬如賓。看到丈夫日夜苦讀,醜女怕他熬壞了身體,便想方設法把飯菜做得有滋有味,還用大麥做成麥芽糖,加上小米、芝麻製成芝麻糖,給孫丕揚作早點夜宵。這種芝麻糖又酥又脆,又香又甜,又有營養,又容易消化,就是現在所稱的流曲瓊鍋糖。       據《渭南日報》

瓊鍋糖做法

瓊鍋糖選用流曲當地優質井水與上等精細小米蒸餾製作,與大麥芽漿攪拌發酵淋汁,用鐵鍋熬成糊狀“灶糖”,取出冷卻,再在蒸汽加熱中反覆擰條拉扯,使糖色由黃變白如瓊,然後與炒熟的白芝麻,再配花生仁、核桃仁、冰糖、白砂糖、果脯、陳皮等,分層置於瓷缸內熱燜,最後混壓成餅、刀切成條,經過12道工序加工製作而成。(記者 閆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