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冠疫情,今年應屆生就業會很難嗎?

菲言厚行705


中國是外向型經濟,進出口貿易不行,會影響到很多行業的,這些行業肯定會通過開源結流來應對的。

這次疫情的受益者,主要是醫療行業,移動互聯行業,5G行業,可隨著疫情的結束,醫療行業還會進行調整,只有5G行業,移動互聯行業會持續增長。

這次疫情,也讓很多人重新認識到自己,才發現公司離開了他,也照樣運轉正常,很擔心保不住自己的工作崗位,會接受降薪的條件。

這次疫情,讓服務行業損失慘重,大家都宅在家裡不出門,上網去訂購各種商品,已經養成了習慣,對線下實體店,線下服務教育類會產生很大沖擊,生意將更加難做了。

在這種經濟大環境下,又要馬上迎來幾百萬大學畢業生,真的是難以安排,只能聽天由命了,隨風而去。


光芒萬丈34957


我覺得會比較困難 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 我今年也是剛剛出來實習 雖然自己運氣比較好找到了一個比較好穩定的工作 但是其實我身邊很多同學都處於無業狀態 加上現在出不了門就更難找了 因為疫情的原因 有很多企業破產和很多人失業 相比這種情況下 找工作的競爭力會更大一點


珍妮丫兒


不知道大家是什麼狀態。我認識一個剛剛畢業的同學,他現在的狀態是這樣的,年前自己由於考研錯過了秋招實習,成績考的不理想,現在忙著找工作。問他找到工作沒,他說沒有;問他為什麼還沒找到,他說現在不讓亂跑,只能呆家裡寫論文;上上週有個意向企業讓他上崗,他去不了也就放棄了;問他怎麼可以復工,他說現在簽了三方,身體健康就可以復工。但自己學歷較普通,找不到好的企業籤三方,前段時間投的簡歷都石沉大海;特別小的企業又不想籤三方,而且對自己的職業定向也不是很清楚,家是農村的,現在只能在家一邊看看有沒有適合的崗位,一邊寫論文,看看書,練習練習辦公技能。跟他聊了很多,試著幫助他去思考一下自己未來有什麼打算,想要怎麼去規劃自己的未來,既然他想要就業了,那就要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去發展,疫情期間,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給他。


月明東海


只能說是相對的,我是經歷過08年金融危機畢業的那批,當時也說特別難,很多同學也選擇了考研,考公務員避金融危機,我還是順利的找到了工作,一個合資公司。

其實應屆畢業生不要恐慌,你荒的同時其他畢業生也沒底,好好投簡歷,跟師兄師姐多學學面試技巧,同樣,鐵打還需自身硬,如果本身基礎就一般,那也別怪什麼疫情。


這周徐導吃點啥


我09年畢業,做過幾年企業的員工培訓說說我的想法。這是必然的,很多中小企業就熬不住關門不說,大企業不關門但肯定要大量裁員,免費的實習生估計會招一點,但應屆畢業生的工資是絕對不會太高。很多職場老年都飯碗不保,新鳥更加難。

如果不急著賺錢,那就去考個研究生吧,最起碼熬過今年這個特殊時期,疫情對今年各行各業的打擊面是非常大的。國企跟公務員、教師應該影響不大,但競爭肯定尤為激烈。


80後黃藥師


本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全國上下各行各業的人就業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針對應屆生。在受疫情的影響下社會與企業會對招聘就人才的需要作些調整與優化,如下:

1、春招期間,大量企業不會再舉辦,各高校的招聘會也會取消;

2、企業縮招;

春節期間,本該一片紅火的國民經濟卻呈現蕭條。商場關門,限制營業時間;餐飲行業更是無人問津;春節檔電影一夜之間全部下線;國人“足不出戶”,旅遊行業有苦說不出······

在大環境整體受挫的情況下,企業定會做出戰略調整,爭取將損失降至最低。而消減人力人本,緊縮招聘需求,必然是短時間內成本最低,成效最快的方法。

3、競爭加大;

又因為假期延長,讓求職找工作的時間更加集中,一旦企業復工回覆日常,早已摩拳擦掌的求職者將會大量湧出。僧多粥少的情況更加嚴重,企業佔據上風,求職者則更加被動。

局面“慘烈”大學生求職何去何從?本人作以下建議:

1、做好心理準備,拉長求職戰線;

因為企業修復需要一定時間,加上存在縮招的可能性,這一屆春招想必也不容易。

因此,不可避免的就是要做好長久戰的準備。切忌心態崩壞,努力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才是硬道理。

2、搶佔先機,提前做準備

就像上面說的,因為疫情,所以今年春招機會減少,競爭壓力也會增大。

這就要求你一定要從簡歷、個面、群面等提升自我競爭力。

企業春招也許會延遲,但是總會開始,找工作的難題最終還是會落到你頭上。

這時候,延長的假期,就是用來惡補的寶貴時間。

不要再一邊緊張,一邊又不知所措,在家無所事事,你一定要學會在家學習!


老男人也瘋狂


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稱: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74萬,同比2019年增加40萬,在經濟下行以及疫情的雙重影響下應屆畢業生就業創業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

企業危機四起,短期內失業人數增加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給許多企業帶來了一場猝不及防的生死考驗。

2月1日,西北創始人賈國龍稱: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過3個月;2月7日,國內最大PHP培訓學校兄弟連教育停止運營,員工全部遣散;2月9日,北京K歌之王宣佈集體裁員,如有三成員工不同意,公司則破產清算;2月10日,新潮傳媒復工第一天宣佈裁員500人,高管集體降薪20%。

這些公司都不是小公司,有的甚至是行業裡的佼佼者,但在疫情影響下陸續傳出“裁員”“降薪”的消息。現金流相對有優勢的企業尚且如此,抗風險能力差的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近日,清華北大聯合對995家中小企業受新冠疫情影響的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這意味著,85.01%的企業賬上現金只能撐最多三個月。

以上種種表明,在疫情“黑天鵝”之下,許多企業不得不面臨“破產”“裁員”,這就意味著短期內,全國的失業人口會有所增加,同時工作崗位也會相應的減少。應屆畢業生缺乏工作經驗,在社會招聘中本就沒有優勢,現在競爭加劇,就業形勢愈發嚴峻。

新增應屆生招聘需求較2019年同階段減半

據BOSS直聘發佈《2020年春節後10天人才趨勢觀察》數據表明,節後十天(2.3-2.12),應屆生新增崗位規模降幅下降49%,作為應屆生崗位的創作主體,百人以下小微企業的應屆生需求同比降幅達到60%。

從數據來看,除了房地產外,其餘行業大類新增應屆生需求皆有較大幅度下降。考慮到今年高校畢業生較2019年同比增加40萬人,預計今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將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

教育部、人社部、高校採取一系列措施促進就業

在2月11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人社部提出“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並提出一系列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優化服務:

在2月12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發佈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預計今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面臨形勢將更加複雜嚴峻,教育部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與此同時,許多高校表明,畢業生如確需辦理公務員面試推薦表、政審涵、三方協議書、就業推薦表等蓋章服務,可以通過網絡、快遞等方式辦理。並且學校將一如既往為各用人單位提供線上招聘渠道。

就業季遭遇疫情,勢必會對畢業生的就業產生一定的影響,預計今年上半年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匆匆路人乙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2020年,應屆畢業生的人數為874萬,比去年增加了近40萬人;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疫情情況下,對一些應屆生的就業會稍微艱難點。

其次疫情的出現,影響了一大批的行業,涉及製造業,房產,消費行業等。所以這些受疫情影響很大的企業,會相應縮招人員比例進行調整。但科技企業影響相對小,想從事互聯網相關工作的應屆生,就業壓力會相對小一點。

最後,疫情對今年應屆生就業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並不大。疫情是發生在秋招之後的;大部分學生在秋招的時候,都基本找到適合的工作;因此只剩下小部分畢業生等待春招。所以如果還沒找到工作的畢業生,要早些做好準備!


casey雨林


2019年,很多企業不斷倒閉破產,大多數都是知名企業,2020年,可能就是根本沒有什麼企業會要你,因為很多企業倒閉了,另一方面,大多數企業想要更好地活下去,就不會再盲目擴大規模,招兵買馬,還有人不敢冒風險,拿著基本的工資,尋求安穩,這就導致就業崗位會大大的減少。

疫情還導致校園春招的延遲,畢業生能夠了解的就業崗位也就更少了,更多的企業也會相應的選擇比較近的學校。對比之下,2020年就業形勢會更加嚴峻,這對於畢業生而言,沒有工作經驗,進入公司企業也要重新學習培養,對此,有著工作經驗的會更加的有優勢。


百姓都懂房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1日電(魏薇 實習生邵萌)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讓這屆畢業生們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學校延期開學,可畢設還沒做;年前開始了實習,但節後一直延遲復工,無法入職;各大高校畢業生就業現場招聘暫停,找工作成了難題;一些高校考研成績延遲公佈,畢業生們在等成績和找工作之間搖擺不定……面對實習、招聘、升學等變化,不少應屆畢業生通過網上雙選、視頻面試等途徑找工作。而與此同時,相關部門也立即採取措施,為他們保駕護航。

在這個春天遭遇“最難就業季”,他們是怎樣應對的?中新經緯記者採訪了幾位應屆畢業生,聽一聽他們的心路歷程。

“怕自己畢業即失業”

張慶是北京某高校的大四學生,為了準備國家公務員考試,他放棄了秋招,考公失利後,他在“二戰”和找工作之間搖擺不定:“以往的三四月份,是招聘的高峰期,現在學校延遲開學到五月,春招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一直在網上關注著招聘信息,也投了幾次簡歷,參加過一次視頻面試,但是並沒有被錄用,2019年國考整體錄取率又只有1.68%,2020年選擇考公的或許會更多。現在有點焦慮,很怕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局面。”

往年春招時間從2月中旬持續至5月份,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1月26日起,就有河南、福建、北京等多地陸續取消高校畢業生就業現場招聘活動。2月5日,人社部、教育部、財政部等五部委印發通知,暫停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現場招聘活動,鼓勵高校和用人單位利用互聯網進行供需對接,實行網上面試、網上籤約、網上報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延長報到接收時間,通過信函、傳真、網絡等方式為畢業生辦理就業協議簽訂、報到手續;加大線上招聘力度,大力推廣視頻招聘、遠程面試等。

“之前看網上的一個段子說,2016級真是最難的一屆,每次升學都遇到改革,現在要畢業了又因為疫情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前兩天看到報道說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比去年增長了40萬,估計考研、考公的人數會繼續增加。”不過對於前景,張慶比較樂觀,網上面試為很多畢業生找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徑,他打算一邊繼續複習準備公務員考試,一邊密切關注網上的招聘信息,如果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就先工作。

“實習期間,企業卻在裁員”

同為應屆畢業生的劉琴幾個月前就已經找到了工作,目前就職於濟南某科技公司,已經實習了三個月。“疫情爆發後,不少企業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損失嚴重,從那時我就預料到今年的就業形勢會比較嚴峻了。爸媽都說幸好你寒假之前就找到了工作,不然最近可能會比較困難。我閨蜜今年6月碩士畢業,秋招的時候,她拒掉了好幾個offer(注:錄取通知書),遲遲沒有簽約,我勸她最好先安定下來,她說等春招的時候再說,現在還早,結果現在春招也推遲了。”

劉琴表示,她原本很慶幸趁早找到了這份工作,準備年後繼續努力工作,好好表現,爭取能轉正。但是由於疫情影響,公司仍未確定復工時間。“前幾天,實習老師通知我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公司損失較重,最近在考慮裁員,今年也取消了校招的計劃,應該不會再僱傭新員工了。”

劉琴感覺很遺憾:“我已經在公司工作了兩個月,對於工作內容也比較熟悉了,同事們也都很好,如果沒有這次疫情,或許還能留下來。但是企業也不容易,特別是中小企業,光是延遲復工損失就很嚴重了。”

目前,劉琴決定繼續留在公司工作,如果實習期過後無法留下來,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她會選擇考研深造。

“我通過視頻面試找到工作”

馬佳佳是中新經緯記者採訪的幾位應屆畢業生中就業最為順利的一個。她是北京某高校的大四學生,目前在湖北家中居住,讀的是傳媒專業,為了專心準備考研,她沒有參加秋招。“一開始想等考研成績公佈之後再開始實習的,後來研招辦發佈公告,考研成績在2月20號之後才會公佈,我當即就決定,與其在家裡緊張焦慮,不如參加一下面試鍛鍊鍛鍊自己。”馬佳佳說。

視頻面試對於她來說並不陌生,在大二暑假,她曾參加過某公司的視頻面試,雖然並沒有通過,但也積累下了經驗。1月31日,北京市人社局和北京市教委聯合發佈《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暫停現場招聘活動。得知春招推遲後,馬佳佳開始在招聘網站以及行業類招聘公眾號上尋找支持視頻面試的單位,並投遞了若干份簡歷。2月11日,在經歷了三輪視頻面試之後,她拿到了公司的offer,目前已開始參加在線入職培訓。

“視頻面試看不到現場情況,會沒有真實感,但是沒有線下面試那麼緊張。說不定面試你的人表面上光鮮亮麗,實際上還穿著睡褲呢。”馬佳佳開玩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