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出现新“坑”儿 这三招帮你捂好钱袋子

半岛记者 张欣健

随着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保护权益日的到来,消费维权再次成为焦点。在朋友圈发消息能代买口罩,付款后却拉黑;冒充老师混入家长群骗取培训费,利用“区块链”概念诈骗……疫情之下,金融消费出现新“坑”,有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发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侵害消费者利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曾发布风险提示:要注重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和金融资产安全,注意银行卡使用安全,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金融消费出现新“坑”

在抗“疫”期间,有些不法分子打起了歪主意,实施新型金融诈骗,虚假售卖医用口罩等防疫用品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微信不发分子在朋友圈、微信群等网络渠道散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医护用品的信息,诱使消费者购买,同时还会已先付款再发货的理由要求消费转账,收到付款后随后将受害者拉黑。近日,有媒体报道,陈某虚构口罩货源信息向微信好友“撒网式”发送,10多天时间竟骗取30多名“微商”300余万元。

2月11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指出诈骗手法的两个方面:

一是“退改签”电信诈骗中窃取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转走卡内余额。近期,有不法分子首先利用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信息,如航班号、高铁号、酒店预订信息、旅行社合同信息等,再向受害人手机发送虚假“退改签”短信,声称航班、高铁、酒店预订、旅行计划等“受疫情影响取消,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诱使受害人拨打短信中虚假客服电话或点击不明链接,按其提示操作,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将卡内余额转走。

二是在网络平台以“采购防护物资”“献爱心”等为幌子发布虚假信息,诱骗消费者转账,使消费者账户资金受损。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以售卖口罩等防护物资为幌子发布虚假信息,转账收取消费者费用后将受害人“拉黑”,或在钓鱼链接中诱使受害人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导致消费者财产受损。此外,也有不法分子假冒慈善机构或爱心人士,利用公众同情心,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以“献爱心捐款”等名义,向消费者发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献爱心”的虚假捐款信息,消费者信以为真后,一旦转账,就造成账户资金受损。

3月10日,北京银保监局发文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谨防低息贷款型诈骗、投资理财型诈骗、盗取信息型诈骗、非法集资型诈骗等“四类”金融诈骗,例如,不法分子针对公众居家防疫、普遍通过网络或手机获取信息的特点,借助“区块链”概念发行冠状病毒加密货币Coronaviruscoin等虚拟货币,宣称筹集的资金用于在境外建造口罩、防护服工厂,或用于研究生产冠状病毒疫苗,并许诺高额回报,骗取受害人钱财;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百姓在疫情期间旺盛的投资需求,通过网络聊天室、微信群向投资人推荐私募基金、指导买卖股票、期货等,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交易软件并开户投资。

利用这三招保安全

为此,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一定要密切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避免上当受骗造成账户资金不安全,蒙受经济损失。

一是在涉及银行卡转账、汇款操作时要提高警惕,安全用卡。受疫情防控影响,春运返程、节日出行出现退改票高峰,在收到“退改签”类的信息后,消费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相关企业或部门公布的官方渠道查询确认,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使用不明来源的无线网络,谨防个人重要信息遭到窃取。

二是要注重保护个人敏感金融信息,不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疫情当前,消费者应当保持冷静,遇到索要个人信息、短信验证码或银行卡密码等情况时,切勿盲目听信,不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个人敏感金融信息。

三是谨慎进行线上私人交易,保障账户资金安全。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说,线上私人资金交易风险大、身份核实难,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消费者应通过正规平台、渠道购买物资或捐款。确实需要通过线上私人交易的,也要尽量对发布信息的个人或机构的身份真伪进行核实,以保障自身财产不受侵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