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被人民日报点评为“悬浮剧”,你怎么看?

情感泡泡堂


“演技派救不了悬浮剧",这个评论对于《安家》这部戏来说是很中肯很到位的。

评论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悬浮剧,二是演技派。这两个词所代表的两个方面。是任何电视剧要成功都必须具备的,即一要有好剧本,二要有好演员。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亮剑》大火之后,便有人翻拍。翻拍之后,惨遭冷遇,就说明了演技的重要。剧本还是那个剧本。一换演员就不行了,因为表演上的毫厘之差,就会产生效果上的千里之别。这是演员和演技派的重要性。

但只有演技,没有好剧本,依然不行。《安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孙俪是这些年很火的一个演员。曾演过火爆的宫斗戏。因为我自己对宫斗的题材不感兴趣,所以没看过他的戏。最初对她有点印象,是她在《亮剑》里扮演的赵刚的媳妇冯楠,这个人物虽然是个小配角,还是被孙俪演的恰到好处。

《安家》是我第一次看孙俪主演的电视剧。把她说成演技派,还是当之无愧的。孙俪的表演确实比一般的偶像明星高明的多。但问题是出在剧本的不靠谱上。一个不好的剧本,可能会把偶像的人气拉低,这一点,演员在选戏的时候,还是要多注意的。

《安家》是所谓的职业剧。这些年来,职业剧还是挺流行的,比如有讲医生行业的,有讲律师行业的,等等。《安家》是一部讲房产中介的行业剧。行业剧也好,其它剧也好,成功的必备条件是要真实。失去了真实性,被观众所嫌弃也就很正常了。

《安家》的编剧之一是名作家六六,六六是因为电视剧《蜗剧》而成名的。《蜗居》反映的是为了居住买房而产生社会众生相,里边有普通人的酸甜苦辣,也有更深刻的社会问题。一经播出,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如果说《蜗居》是住房问题上,体现的是买方的视角。那么,《安家》以房产中介为主人公的电视剧,就是一种卖方视角。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可以承载《蜗居》姐妹篇的期待。但现实的情况是,《安居》从行业剧的卖房人入手后,最终走入到情感剧的俗套之中。

剧本走入情感剧的套路后,故事的中心便转入到情感上。便和现实脱节。与现实脱节之后,自然也就成了悬在空中的“悬浮剧”。“悬浮剧”的营销模式,是针对粉丝的。因为这个群体,只看偶像,不看剧情的。但真正欣赏艺术,关心现实的观众,是会把剧情和现实相对照的。明显胡编乱造,是不会得到广泛认的。

《安家》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房似锦和徐文昌。开始的时候,两个人物职业特质上是有明显不同的。房似锦代表的是一种现代商业文明优胜劣汰的狼性文化。而徐文昌代表的是一种温婉的人文情怀。对于现代商业文明来说,二者各有优劣。如果两个人身上的特质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但电视剧的最后结局是,房似锦到上海静安店之后,身上的狼性,慢慢被徐文昌的人文情怀化解了。于是,商业文明在剧中退出,故事就只剩下温情脉脉的恋情了。

房似锦在开始几集中卖的几套房子,并无不道德之处。都是合理合法的。在卖房子这个问题上,确实是每一套房子都有适合自己的主人。但最后在徐文昌的影响下,房似锦被改造了。

房似锦被改造的事例中,都不具备合理的逻辑。比如,王子健所卖的在家杀鸡的房子。最后房似锦没有接。这与一开始房似锦抢王子健过道房单子的情节是有照应的。房似锦拒接的原因是,这个房子产权不明晰。但只要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会从剧情的本身得出结论,那套房子,产权是明晰的。前妻破坏不让卖房子时,已经说了。房子不卖,你死了之后,儿子可以继承。这哪里是产权不明晰?这个情况是可以通过法律解决的。这里房似锦的改变,是违背业内常识的。

最奇葩的是房似锦卖江奶奶宋爷爷房子时的表现,已经完全脱离了一个房产中介的身份。这种脱离,使得她完全不像一个房产中介所具备的素质。整个这个情节的设计中,完全不符合生活的逻辑和现实情况,这里的房似锦,除了玛丽苏的味道之外,已经不像是房产中介了。

江奶奶的丈夫宋爷爷得了绝症,江奶奶打算把房子卖掉出国去为丈夫治病。房似锦为江奶奶代卖房子。遇到一个买主,双方商定好准成交。这时,因为付款方式出现问题,买方不能一次性付款,而影响了交易,正是这个时候,宋爷爷病发住院。房似锦为了尽快达成交易,使得宋爷爷有钱治病,居然跑到北京总部请求公司垫资完成交易。这时的房似锦已经完全不是一个卖房人,而是变成一个充满情怀的乌托帮了。

这个情节中,有着太多胡编的痕迹。已经完全脱离现实了。宋爷爷是个退休老师,江奶奶也是一幅知识分子的作派,两个老人无儿无女,住着上辈留下的老洋房。在宋爷爷得病的时候,居然没钱看病。这情节你信吗?

宋爷爷得的什么病,剧中没说。江奶奶坚信,只要有了钱,带老伴出国去,就能救老伴的命。这种认识合理吗?对吗?在疫情全球漫延的今天,我看到全世界向中国求助的今天。你还会认为,出国就能治了绝症,花钱就能救命这样的神话成立吗?

其次,关于付款方式。买卖房屋中的付款方式对于卖家来说,有影响吗?应该是没有的。无论是一次性付款,还是买家贷款,在交易时,卖家都可以拿到钱。总之,买家的付款方式,无非就是增加贷款时间而已。不影响卖家。就是买家贷款,五千万的交易,就算交点定金,都够老头先看病。


再次,房屋中介在买卖房子的时候,居然想到给人垫资,这大约是脑袋驴踢了。这绝不是一个优秀的房屋中介所应该干的。到这里,所谓房屋中介的人设,已经蹋了。剩下的只有情怀了。

最后出来救命的徐文昌的哥们,一个演艺圈的大腕。明星有钱,成了救世主。他买了江奶奶的房子,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了。

从这个事例中,可以清楚的明白,什么是悬浮剧。就是剧情和现实无关,脱离,胡编乱造。

本剧还有一个地方,与现实有很大差异。既是房似锦家庭的问题。这种因重男轻女而形成的家庭内不公平现象,是有很多。但是,按在房似锦这个年龄段上,就不真实。按年龄来说,房似锦应该是八0后,或是九0后都有可能。如果换成六0后或七0后,剧情就不真实了。年代就对上了。而房似锦家庭情况,在六0、七0后是有的。八0后就很少见了。几乎没有。九0后几乎遇不到这种情况。就算是有,家庭情感方面,应该是多层次的和复杂的。现在房似锦的家庭,几乎成了一个集体诈骗团伙。他们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压榨房似锦。这样的家庭关系,太苍白,太单一了。

细节方面,还能看出许多来,就不一一细数了。现实主义的作品,一定是符合现实的。优秀的作品,来自现实,高于现实,必然是真实的。但是,《安家》这部戏,离脱了现实,走向了情感剧和偶像剧的老路。称之为悬浮剧,是没错的。

但是,也不能否定其中有许多老戏骨的表演是有功力的。比如潘贵雨的扮演者等等。但是,剧本坏了,再好的表演也没有用。


七月流火140400643


《安家》里都是一些奇葩的故事。什么好心收留了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方亲戚,在院里打了个临时住房,一住几十年,后来还敲诈勒索房主。什么亲娘敲诈勒索亲闺女。什么女朋友成天缠着,生了孩子却是别人的……都是非常奇葩的故事,据说还是真有其事!反正在家猫着也没事,看着玩玩算了。没有什么意思。不用太费脑筋认真去分析,去研究。因为这些故事大都太奇葩了,没有代表性。只能是看着玩玩,消遣一下,打发时间罢了!


绿色昨天


《人民日报》的评论可谓一阵见血的指出当今国产剧的痛点。国产电视剧从来不缺少资本和产量,如《安家》、《完美关系》在疫情之下的档口腾空而出,给宅在家无法进入院线的男女老少很大的期待,然而一手好牌打个稀烂。而之前的《精英律师》、《创业时代》、《翻译官》、《谈判官》也统统被观众归为悬浮剧一类。 国产电视剧的职场剧几乎是清一色的套路,霸道总裁爱上我、男帅女靓高大上、宝马香车三角恋、狠心父无赖母逆子渣男感情苦、撒狗血剧情虐婚内出轨恣欢谑。悬浮剧特征不仅只是演技浮夸剧本狗血,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漂浮在现实之上。简单的一个问题,看完《安家》和《精英律师》等这样的剧,能否真正让观众了解房产中介和律师这些行业? 正是因为国产职场剧没有扎根这些行业本身,而只是借了行业的外壳,如此成笔的剧本剧情怎能引起广大观众的强烈的共鸣?动辄出入高档写字楼,咖啡洋酒名牌包、豪车别墅小保姆、小三小四斗小五,请问谁家的霸道总裁天天闲的争风吃醋、情情爱爱?假如真是这样,这样的公司、这样的老总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走多久?国产职场剧的悲哀是职场戏看到的全是感情戏,感情戏中全离不开霸道总裁。咱能不能演绎个普通凡人的故事,别动不动就是高高在上的大罗神仙。 反思国产职场剧走到今天道路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过于追逐社会热点而浮于表面。这一点以编剧六六的代表作更为明显,十年前当大家开始为高房价而焦虑的时候《蜗居》横空出世,引起巨大反响;前几年医患关系紧张引起社会关注,《心术》应运而生;二孩政策放开后,六六出了作品《宝贝》;而今房住不炒、租售同权的呼声中,房产中介这个行业也走入幕前,才有了《安家》这部剧的出现。作品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升华这个没有错,但是请不要浮于表面,而应该深挖行业背后的故事。 二是一味地迎合观众对高质量生活的意淫。国产职场剧最大的弊端就是把生活场景捧得太高,完全丧失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本质。社会水平发展到今天真的进步很大很大,但依然还没有大到可以忽视物质纯粹追求精神生活或是感情生活的时候。那么剧中的高档酒店、豪华装修、CBD写字楼、豪宅香车名牌包、霸道总裁富二代、勾心斗角感情戏虽然极大满足了普通观众对高质量生活的意淫,但却腐蚀了奋斗拼搏的价值观。尤其是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他们处于这样的美美幻想之下,当接触到完全不一样的现实该如何自处? 《人民日报》评论,演技派救不了悬浮剧,馆主深以为然。《安家》一剧中不乏视帝视后级别的演技贡献,更有三位国家一级演员的屈身衬托,也有让观众直呼演技炸裂的片段,但依旧拯救不了剧情悬浮的《安家》评分一路走低。馆主不由得怀念起一部非常接地气的经典老剧《生存之民工》,那一年,渤哥还甚是青涩。



奇怪视频君


我在前几天回答过一个“为什么有人说孙俪新剧《安家》把她从电视剧女王神坛拉下来了”的问题,我觉得也可以当成这个问题的答案。

怎么说呢,这部剧的剧情太假了,完全背离了现实,无论谁来演,我觉得口碑都不会太好。在加上这次疫情孙俪两口子捐钱的事,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口碑。演技方面,她肯定是比流量明星要好多了,估计是一直看他古装戏,突然一部现代戏,有点转换不来。

我还想说吐嘈下剧情,我没多看,就看了房似锦去向公馆的那集,我就想问问现实中会出现这种情况?一线城市里的别墅,赠送给别人?还有个赠予书??都到第三代了,原房主的后代还一直在国外,也就在看房子那一家的爷爷那一代有联系,原房主的后代连家在那都不知道吧,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无语的剧情,去看房的人好像都有病似的,非要说房似锦几句,来刺激一下,这也太刻意了吧。让人一看就觉得太假了。完全没有看下去的欲望,当然我是说的我自己。


此间过客


谈谈个人看法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悬浮局,悬浮局是指剧情脱离实际,与现实生活不相符的影视剧,这样的电视剧,悬浮剧的特点是:剧情桥段多有雷同,很多剧情没有逻辑性,经不起推敲。

题主说《安家》被央视批评为“悬浮剧”。我特意查了下,点评其实是人民日报做的。大意是这样说的:《安家》与《完美关系》在近期热播,然而观众把他们归位了“悬浮剧”还点评道即使有影后视后、影帝视帝的加入也无法改变国产职业剧“拍一行毁一行”的一贯作风。

这样的点评,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直接指出了近几年职业类电视剧的诟病——剧情浮夸,脱离现实。虽说很多电视剧都有“槽点”,但是,用千篇一律的模式拍影视剧,还能一如既往的吸引观众吗?答案是不会的,这样的“悬浮剧”看完后,观众能记住的往往是出轨、剧中人物的感情,而不是职场内的善与恶、真与假。剧情有恋爱情节很正常,毕竟需要丰富剧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但不正常的是“挂羊头卖狗肉”是将职场演绎的如此理想化。这样会误导职场新人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欺山赶海


大家好,我是自娱自乐王可乐。我不认为《安家》是"悬浮剧",而是近两年难得的,反应现代大都市城市真实生活的精彩剧集。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吧,《安家》并末脱离真实生活,也没有"拍一行毁一行"吧,反而让我们感到房产中介行业的,辛酸苦累。下面我们一起讨论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该剧故事中的几个代表人物:

徐文昌典型现代都市离婚家庭,儿女受心灵伤害的代表,现实家庭离婚率这么高,是因为什么呢?多半是因移情别恋了吧。这不是现代生活的真实反应吗?

房似锦典型贫困山区出来,为改变自身命运而打拼的代表,而且是严重畸形重男轻女思想下的受害者。这种女姓现实中很多吧。

楼三关外地来沪的职场小白代表,智商低能力差食不裹腹,但吃苦耐劳不在乎脸面,这种人物不真实吗?

谢亭丰中年职场老油条代表,发不了饿不着熬退休混日子,这种人不熟悉吗?

王子建算是外来务工人员,小有成就的代表吧,属职场聪明伶俐会来事型的代表。

朱闪闪虽是上海本地人,却窝居在小壁橱中二十多年,是生活在大都市底层人民的代表。

翟云霄职场热衷权谋,妒贤忌能的人物代表,不用多说了吧。

林茂根暴发户的代表,虽然是大老板有钱人,有时也会背信弃义,过河拆桥的。

还有老洋房业务中,见钱眼开胡搅蛮缠的龚家姑奶团队讹钱,甚至谋财害命的江美廷的外甥,邝兴邦和祝兴国之流。这些人物在现实生活也有原版吧。

还有很多剧中场景反应现实生活,象家庭危机问题,邻里之间和睦问题,教育子女问题,三代同屋产生的矛盾问题,还有职场文化等等。后续再讨论吧,欢迎关注交流。

《安家》是部让人深思,引人向善,又幽默风趣,反应各个阶层人物百态,正能量十足的好剧。

综上所述,你觉得《安家》是"悬浮剧"吗?


自娱自乐王可乐


对这部电视剧更大的体会是,没有演绎出带客户和成交客户的艰辛,让观众感觉房产中介成交很容易,虽然语言独白上有提到过,但是能演绎出来的才是让人心动的。

电视剧夹杂的感情戏太多,可能是导演要求收视率的原因添加的,确实有时候强行加入有点难以接受。

我感觉,人民日报的点评很客观公正,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奇林才子


不到两周的时间,“安家”无疑已成为市场上最热门的“爆款”作品之一。 据数据显示,自“安家”播出第五天以来,其全网指数一直处于该系列的榜首,并连续七天获得冠军。 目前,戏剧微博相关话题达到20余条,其中#安佳#话题阅读量突破39.8亿,讨论量131.4%.. “家”无疑是“火”。 然而,与该剧持续的热门话题相比,在线评价该剧的口碑,却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豆瓣上,五星一星五开.. 有人认为这是国内首部高质量的大剧;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略有悬浮的情节,过于程式化的创作。

当记者采访66时提出这个问题时,她承认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做现实题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观众参与到剧情中,如果观众都没有参与进来,那你这部作品100%是不成功的”。六六所有作品中的每一部都可以说在现实主义主题创作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但她还说,她的每一部作品在播出期间都会形成“口碑”拔河,一方面与现实中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创作方式,这是直接尖锐的,有争议的。

在安家的第一周,有很多关于这个节目的讨论:有些人质疑房地产经纪人不能先卖房子,有些人认为房地产经纪人应该每天早上跳“抢钱”,另一些人则认为像985这样的毕业生根本不应该从事“房地产经纪人”行业。

事实上,在决定做“安家”项目后,项目已做好充分准备。 从北京、上海、广州到湖北、安徽,无论是链家、中原等连锁企业,还是扎根该地区十多年的中介门店,几乎都四处走动


王叔品电影


最近剧荒一直追安家

在我看看了,这部剧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演技上还是一部比较良心的电视剧

1.演员上,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而且演技非常好,孙俪超级短的男人头配上西装,我真的就觉得她是一个卖房的,能把人带入感非常强!演技就更不用说了,一条过演员!其他演员也是否演得非常好!

2.内容上,虽然都经过处理,比较剧情化,但是潘贵雨的出现让我无法理解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但是看了他们的采访,现实中真的有潘贵雨这是真事改编。所以如果都是真事,那么我觉得这反应了社会的现象,反应了人的真善美!丑与恶,良心剧!

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的电视剧!



辣条君看剧


电视剧看了3集就没看了。为什么男主要叫徐姑姑?在当今职场规则中,员工两年都没有业务,上司真会养你两年?员工自己真能在这里呆上两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