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师到校,请老教师提点教学建议,你的建议有哪些?

洪爷33344611


新老师到学校工作,我觉得最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在学识和人品上下功夫,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多倾听、观察,尽快熟悉环境、制度和规矩,不要轻易发表评论,特别是对学校制度和其他老师个人的评论更不要涉及;2.业务上,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课上,特别要重视教学设计,课前在脑子里把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过一遍,做到烂熟于心;3.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再看教案(但必须带教案上课),让学生觉得你对教学过程和知识本身具有掌控力,帮助学生建立对你的信心;4.参考并阅读大量与你教学有关的知识、现实案例、学术进展及成就,并把它们引入到课堂当中,最好每节课都有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新料”,逐步吊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5.授课语言一定要简练,抑扬顿挫,最好还有一些小小的幽默,不要讲方言;6.对于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不要跟他发生正面冲突。如果有人在课堂上向你“发难”,最好的做法是停止讲课,直视他的眼睛,集体的非正常行为会让他产生压力,然后课下跟他敞开心扉沟通;7.对学生的要求必须言出必行,一定要给他们立一些规矩。好了,以上这些看法,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欢迎交流。


若有260626679


我是2009年走向工作岗位的,想来已经11年了,我就以自己为例谈谈我的想法吧。

首先作为新老师,到校后拜个好师父,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老带新,师徒制,跟着他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我刚毕业那年直接就教了高二,很幸运,我的师父也就副校长,特级教师,享受政府津贴的,所以一年下来我成长了很多。

其次不要怕丢人,多参与讲公开课。很多老教师已经评过职称,处于种种考虑,不讲公开课,这时候你大胆地去报名,这是你成长的好机会。即使不如意,你也不要怕,你是新老师,不丢人。

接着就是勤快一些,要快速融入这个圈子。课余时间没事多钻研教材,因为一个老师你人品再好,讲课不好,学生也不会服你。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过硬的专业课,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我身边之前就遇到过,老师人很好,基本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管学生了,但是讲课不行,私下里学生对他评价也是很低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学相长,保持终身学习,紧跟时代步伐!


不忘初心814


新老师要上好第一节课的要领有很多,教案、板书、肢体语言、互动、课件。只谈教案,师范生都学过教学法,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像影视编剧一样,要把课文分割成分镜头,按开场白、引言、分段、对话、引导,最后点题总结,布置课外作业。一篇好的课文教学方案,就为上好一堂课打下了基础,不要轻易用课件来制作教案。


Chuan003738


1.提前熟悉教材和教学大纲,明白本学期教学任务

2.提前备出几节课,每节课弄清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整体梳理、把握知识点,设计好教学过程。

3.多做题,新老师提高做题能力很重要。

4.注意同事间交流。多听老教师的讲课,多向老教师请教学习

5.尽快了解熟悉学生

6.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7.遇到困难不气馁,相信自己


稻草田


控制你的表情,冷脸,多听名人演讲。

我谈论一个和学生相处的技能,学生都是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更容易树立威严,别轻易给孩子以为你是随和的老师,在中国人心目中,老师就是要冷脸、严格才是正道。其实对待孩子也是这样,你对他们先“好”后“凶”就麻烦些,而你先“凶”后再给个微笑,效果更好,所以控制你的表情,尤其是上课,千万别笑,要用冷眼看着孩子们,你得有点狠狠的眼光。

讲课除了正式的课程,多看一些名人的演讲,如马云、俞敏洪、郑强、郭继承这些人的演讲口才都非常好,适当的学会非常有利于你的课的精彩。

如果有空可以偶尔看看孩子们喜欢的书籍,那怕是奥特曼,天线宝宝也要看看,这样你开班会时,和他们交流时就有共同的语言,那怕适当的正式课中穿插一点点也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福州禅武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不仅是新上讲台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对每位教师都是个永恒的题目。 今年我已经是一个有着20年教龄的教师,如何当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这一直都是我在思索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所不断追求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做一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拥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爱校、爱生。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一切服从工作需要,自觉地积极地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结合自己的岗位和教学实际,教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培育好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使他们成才,成人,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实践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爱业,爱业也就是敬业。而敬业与爱学生是分不开的。要爱学生,要让学生喜欢你。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抚慰心灵的湖水,生命的歌声能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是每个学生都应充分享受的权力,充分沐浴爱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师爱是一种不公平的师爱,不成熟的师爱,因此我特别关注那些有问题的特殊孩子,我也有孩子,也许是因为我做了母亲,我特别能体会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差而去放弃,因为他们就像是一颗蒙着尘埃的珠子,作为教师的我有责任去发现他们,重视他们,为他们擦拭,帮他们发亮。也许他们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们要相信有光就会有希望。他们的接受能力差,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为他们讲解。让这些孩子不断取得进步,慢慢跟上班集体前进的脚步。

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一名人民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必须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首先,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员先进性的理念等,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其次,学习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比如象为救护学生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小学教师殷雪梅;为捐助贫困失学儿童而劳累过度身患重病的艺人丛飞;优秀的共产党员张斌、雷燕等,把他们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再有,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滋润自己的心田,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积极参加各项业务活动,吸收新的信息,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科研的能力。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吸引学生喜欢学习我所教的课程。

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做一名好老师,我认为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不教死书,死教书,不能像以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要更新观念。

四、教师要学会寻求自己的幸福感。 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在平淡无奇的教学生涯中学会找寻自己的幸福感。教师中也不乏那些一切向前看的老师,一旦有一天他的物质天平失去了平衡,那么他的工作也终将会受到牵连。也许你在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付出了许多,这说明你是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好老师。但如果因为付出了辛劳而追求或奢望获得额外的回报,那你就需要端正一下自己的态度。教书育人本来就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你只是在完成你的本职工作而已。 许多老教师说,这样的时刻他们是最幸福的:几十年后,当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为社会作出贡献,回到母校,拜访老师,回顾当初老师指引的为人为学的道路,感到使他一生受益,他们的成就也有老师们的一份劳动在其中。过去人们常把老师比做红烛,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未免有点悲怆,但这也恰是老师的劳动成果和幸福所在,因为他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照亮了别人,为社会作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贡献,他受到了社会和别人的肯定和尊敬,这样的精神财富是永恒的,是物质财富难以比拟的。

五、好老师还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好老师应该有着开阔的胸怀,勇于接受各种批评与自我批评,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等等。做一个好老师很不容易,对于一个年轻老师来说更是认识肤浅。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之迈进一步。毛蓓蕾老师临终前嘱咐:每位老师都要热爱教育事业,每位老师都要热爱我们的孩子。千万不要把孩子估计错了,估计少了,估计小了。孩子们的事没有一件是小事。他们的事在老师心中应是大事,要事。把小孩子的事做好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做好了我们会感觉活的很有意义。我想这大概就是好老师典范吧。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老师。


方涛教育


建议如下:

1.谦和待人。对所有的同事友好相待,可以给大家留下好印象。平时多长心眼,多做事,不讨论是非,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不理会,不乱传!

2.认真写好备课。每个月的备课检查是领导检查工作的途径,要让领导打开你的备课本就被你工整的字迹,做的红色批注,课后深刻的反思所感动。因为备课检查会为你期末评优提供条件。

3.做好公开课准备。每一学期的公开课是全校同事相互学习交流的大好时机,你可以借此机会学习别人,同时自己也不能掉链子,要做到稳中求新。

4.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比赛,每学期学校都会有各种征文比赛,青年教师比武大赛,微课大赛等等,都要积极参加,既可以让领导看到你的进取心,也能为自己评职称积累奖项。

5.收集各种活动资料,特别是活动照片。有时候自己在介绍工作时,活动照片是证明自己的重要素材。

6.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专业技能。把自己班上成绩提上去,大型考试都考出好成绩,这才是硬道理。


中小学教育达人


一、虚心学习,多观察,多思考。

学校学的知识大多是理论,教学实践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不能照搬照套教育理论。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虽然新教师的学历大都比老教师高,但是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新教师不要高高在上,看不起学历低的老教师,要诚心诚意向他们求教。深入老教师的课堂听课,有问题要不耻下问。

二、开阔视野,请进来,走出去。

学校一般都很重视新教师培养,会制订一套完整的方案。会邀请教育界的专家来校听课指导,也会派新教师到各地学校听课。新教师一定要利用这些难得的机会,沉下心去认真学习,使自己速速成长起来。

三、阅读教学著作,观看教学录像。

理论实践相结合,要成为一个有为的教师,一定要有丰富的教育理伦,腹有诗书气自华,参加工作以后,有了一些教学实践,再去阅读教育理论,就不会觉得生涩了。教学录像一般都是名师上的指导课,每次观看,如能学到一两点,都是有收获的。

四、结合学生实际,认真撰写教案。

每一片树叶都不是相同的,每一个学生也是不同的,要针对学生实际,制定确实可行的教案,要不怕累,不怕麻烦,一定不要抄教案,要自己写教案。


街头巷尾


我觉得新老师刚到校,什么也不懂,但必须要有眼力见,要眼里有活,不要怕吃苦,多干一些,这样,老教师一定会很想帮你快速成长起来的,也会想要多教你一些东西。不要让自己闲着,如果是进公办学校,多听课,看课,帮老老师看自习或批改作业,争取短时间内和孩子打成一片,多接触了解孩子。如果是培训学校,多去看课,做教具,或者当助教,这样有助于早点当主教老师。只有和孩子多在一起,了解孩子的心思,特征,脾气,上课遇到突发问题才不至于慌乱,才能更好的成长。而且可以看过别人上课后写一下反思,自己会怎么上这个课,这样举一反三,能学到更多东西。


笨鸟咸鱼


新教师,你准备好了吗?

初为人师,前三年至五年是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是最为紧要的。许多年轻教师虽然考入教师行列,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做好入职前的准备,对教师这一行业的了解基本上处于自己的中学时代对教师的了解,真正对一个行业有了真实而切身的体验,你必须让自己的身心真正投入到这一行业,并且是发自内心的要养成自己的职业精神。

入职前的准备至少要包括:做一名教师的知识储备;做一名教师的思想准备;做一名教师的心理准备;做一名教师的职业能力准备;适应环境的心态准备等。

一、要做一名永不满足的教师,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

说实在的,大学学的那些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何况在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加上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现在的教育与教学,不是教师一桶水与学生一杯水的关系,而是需要新教师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带领学生去开源。做一个与学生、与学校、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教师,就需要新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知识的动态发展性,做到与时俱进,永不满足,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学生在课堂上共享知识价值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要做一名甘为奉献的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教师职业看起来很风光,其实当下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很多要求,这些要求并不是单纯针对教师这一行业来讲的。新教师不能简单地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更应该从思想上深刻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职业追求,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当作自己的一辈子的职业追求,才能真正理解“教师”这个词的深刻含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自己的“道”要正,“道”要至,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走得通达。

三、要做好入职前的心理准备,不断磨砺自己的心理素质

教师每天要面对的学生、课堂都是新的,不要用自己的固化思维和心理定势去看待学生和课堂中发生的事情。教育教学是复杂的,每一个教育教学事件都蕴含着无尽的内涵,教师职业是辛苦的,甚至是繁重的,尽管在有些人心中看起来是简单的。教育教学必须是用心,“教师”这个名称不能带给学生力量,你的行为就是你的力量。有一句话说的好:“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四、做好一名教师职业能力准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不是一天形成的,要通过不断地实践研究和反思揣摩,历经不断地磨砺才能形成。这个过程,不是轻轻松松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任何一名新教师认为做教师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时,他极有可能失去自己的最佳发展机会。即使是常规教学活动的中的备课,也要看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中,“备”的每一个环节都大有学习和研究的价值。学生课堂的“无限生成”更考验一名教师的课堂智慧,即使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设置,怎么问?问什么?问的对象该是谁?问的价值指向是什么?如果能深入思考这些问题,都有无限研究的乐趣。

五、调整心态尽快适应环境,积极利用可利用的一切资源

新教师入职以后,要尽快调整心态适应学校的环境。要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尽快摆脱自己身上的“学生味”,积极主动熟悉教研组中的教师,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征求老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教研组的老师搞好人际关系,尽快适应教研组的工作氛围。这样,才能做到一切资源为我所用,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做好了以上准备,新教师才能在事业的征途上扬帆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