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補課就是扼殺中國孩子幸福童年的頑疾,你同意這種說法麼?

答友皓哥


覺得不好,可以去農村、鎮上的學校。無憂無慮,快樂童年!

問題是別人跑的比你快,你又不甘心。那怎麼辦?只能補課加班跑啊!

其實有個很奇怪的地方,為什麼沒人說高三苦?但是會說小學、初中苦? 萬丈高樓平地起,學習是一件系統的事情。現在不苦,到高中人家考上985,211,你家娃只能讀個大專或是二本?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高等教育資源就這麼多。每年考試必然要篩掉一批不是那麼優秀的孩子。但誰都不想自己家孩子是犧牲掉的那個數字。這才是中國式補課的根本原因!賽道越來越快,學習方法越來越專業。花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了!不幸苦可以,家裡有礦就無所謂孩子學習如何,只要學會做人就行。其實還是中產階層焦慮罷了……

我家娃去年上了一年級,我以為我教完小學沒啥問題。但是仔細看看某網校的拓展課,我覺得我自己教不了!太專業了!一幫博士,碩士研究生研究課程體系,講課方式。大學本科畢業的只能幹輔導老師。這不同賽道讓不補課的怎麼玩耍?

我家娃上了一個學期數學網課,第一個學期每次上課我都陪讀,不懂的地方反覆講解。幫她做好筆記,定期讓她複習。孩子說:每次上課就像走鋼絲。晃個神就不知道老師在說啥了。

但是這個學期的部分知識是上個學期的延伸。我只要求她把課本的題目先自己預習做一遍,她自己能做筆記,能口述題目解題方式。上課我完全不管了,改錯的時候說一下問題就行。

所以學校裡的知識對她來說,是能輕鬆完成的。

我想說的是,學習本來就是需要花時間的,就是一件幸苦的事情。幸福的童年要根據時代的不同來看待,不要把我們的童年就和孩子的童年比較。

至少天天玩iPad肯定不是幸福童年,對吧?

時代不同了,家長的教育觀念也要改變了。現在的題目越出越靈活,不再是以前的那種學習方式能解決問題。我看了2019年高考題,估計我現在水平就考一個大專都懸。

很多人會說讓老師來教,問題來了。我的孩子班上還在努力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老師怎麼會去超綱教16次開關燈是開還是關的問題?(單雙數問題)


踏破賀蘭山榷千堆雪


感情上不能完全認同“中國式補課是扼殺中國孩子幸福童年的頑疾”

否則,中國就不是“世界人才加工廠”,為歐美、日本等國輸出了大量的精英人才,作為國人,才不為過國所用,很心痛!科技沒有國界,而人才有國界。秦國為什麼崛起,人才的重要性,我們有清晰的認識。

作為人口大國,優質的教學資源是稀缺的,升學競爭愈發激烈,家長有很強的憂患意識,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吃苦,只能選擇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各種補課就層出不窮啦。

事實上不能完全否認,“中國式補課是扼殺中國孩子幸福童年的頑疾”

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的創新能力不足,覺得原因主要科研人員沒有足夠話語權。業餘領導專業很普遍,學術氛圍不夠濃。高中教育的產業化和精英式教育,導致教育資源更加不均衡。

小孩子幼兒園前最愛好的就是模仿、學習、探索和問為什麼,這是他們探索世界和了解這個世界的最好的學習方式,而且也是這個階段,他們學習進步是最快的,這個時期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是最滿意的,每當自家的哇娃學會一樣東西或學會幾句話,作為家長的就特別激動,回憶起其中的點點滴滴,特別幸福。因為家裡的小娃自願的、積極去探索和了解這個世界,所以他們的動力就比較足。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主動學習能力的意願越來越小,是因為引導不當,還是因為各種否定,或者是被無休止的作業、補習給扼殺了,大家心裡都各有一杆秤。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人才加工廠,心痛

在美國,中國的科研人員佔了極高的比例。

美國科學院院士中,華人有80多人,美國工程院院士中,華人院士約140人。而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加起來,一千多人。當然,不是院士的大牛人也很多。美國知名大學的華人教授也比比皆是。我國985高校人才,在美約有20萬人。這20萬人要麼是科技人才,要麼是管理人才,為美國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頂尖大學的學霸級學習尖子,畢業後有不少去了美國留學、深造、鍍金,並且留在了美國工作、生活,加入了美國國籍。毫不誇張的說,中國的高等學府成為了歐美國家培養人才的搖籃,雖說有些誇張,但也確實折射出高端人才流失的現狀。越是層次高的留學生,回國率越低,因為在美國找到合適的工作,水平一般的留學生,在美國不容易找合適的工作,不得不回國。基礎教育方面花了中國大量的錢和資源,學子們的選擇也有各自的願景。當然,中國並不因為流失這部分人才而停滯不前,反而,愈發強大!

當然,覺得國家應該創造條件讓這些高精尖的人才回國參與國家建設發展,為國效力。


從經濟發展角度,中國的中小學教育也是全世界領先的。

在歐美髮達國家,想當幼兒園的老師是非常困難的,老師的資質要求特別高,比初中的和小學老師要求高多了,而且幼兒園的老師的學歷要求特別高,工資待遇特別好。在中國剛好不一樣。

中國很多是填鴨式的教育。

但是,不可否認,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在全世界也是領先的,否則,中國的經濟、科技高速發展又怎麼解釋。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國一直在改革,在改進,總有一天,更加完善。一個崛起的農業國,正在邁向第一。

從小吃苦,比一輩子吃苦好。

吃苦教育,不見得不好。


梁說高考


應該徹底取消補課!補課是助長了老師不正之風挖空心思撈錢的貪慾!該上課的時間不講實際重點,補課的時候完成課程核心知識。看看前幾十年的學校,很少補課,出來的高素質人材不是多的很!!再看發達國家的人材培養,都是勞逸結合,才可以培養出更多健康的高素質人材!!!


中國臺灣省高雄市劉莉


豈止是中國式補課扼殺了孩子們童年本應該有的輕鬆哥快樂,就是目前這種完完全全的中國式教育,完全徹底扼殺了孩子們愛蹦愛跳的天性,中國式教育目的、教育思維、教育任務、教育手段違背天性,應該反思,應該砸碎,應該革新,應該以人為本,應該順應天道,應該符合人性,應該還孩子們快樂童年。他們不是作業機器,他們不是壓力山大的成年人。


人生春秋多風雨


【家教每日回答】不能籠統地下結論。教育的需求是多元化的,那麼市場也會提供相應的服務。只是在過度商業化中,很多人背離了初心,一味地獲取財富,使事情發生了變化,帶來了爭議。

把傳統文化經典學懂了,自然會判別是該補而是不該補。怎麼補?補什麼?讓誰補?





一尺先生談家教


望子成龍,望女成鳯!

近㘦近利,勢必拔苗助長!

於是乎出了一句名言:不讓自己的孩子在輸在起跑線上,此言一出即衍生出名目繁多商業化補課,拿孩子去背書。

起跑線好像可以各選各的,可知否!比賽時大家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一起跑,終究還得靠競爭過程中的奮力拼博,直至勝出。

何來自選起跑線?難道還有黃金起跑線嗎?

原來是家長強加在孩子們頭上一道緊箍咒,泯滅童心催成熟也在所不惜!


鍾平


完全贊同!!!!!

剝奪了孩子過多的玩耍時間,讓孩子失去了天性,孩子變成了一個產生分數的工具,來滿足成年人的虛榮性。


閒來侃侃


我是一名老師,也是一個孩子的家長。談幾點看法:

1、什麼叫『中國式補課』?有多少數據能夠說明中國的孩子都補課。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網上有一種論調,老師在課堂不講,留在補習班講。調查了嗎?佔中國教師的比率超過10%了嗎?

2、為什麼要補課?孩子在課堂上學習效率如何?

3、五年級,十個補課班。五年級有十門課嗎?應該說的是興趣班吧?那是家長的原因,和中國有什麼關係?國外的小孩可能也有興趣班吧?


大蝦談教育


本來就是如此。看似教育,實際在扼殺孩童天性。真正本質是為自己臉上貼金,極端自私的惡行!可惜孔孟之道害苦國人!


文學文學文學文


中國這種教育只擅長抄襲別人的,模仿別人的,很難有自己的創造,中國的生活壓力大,大家只想活著,興趣愛好那都是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