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方向标:2020年高三学子如何对标高考评价体系复习迎考

毋庸置疑,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尽管有不少人对应试教育有诸多诟病,但中国高考确确实实已经输送和培养了世界上最多的人才,高考命题导向切切实实也成为了中国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至于2020年的高考命题导向,最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年初发布的两大信息:一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二是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即取消“自主招生”,推行“强基计划”)。这两大信息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点:也就是重视基础,重视基础学科。

专家们已经明确表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核心问题,这将成为未来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也将成为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从2020年开始,高考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命制的试卷,都将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也就是说,新高考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已经成为高考命题导向的风向标。

高考方向标:2020年高三学子如何对标高考评价体系复习迎考

(一)2020年高考命题的四个明确导向

导向1: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

高考关注主干内容,关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要求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扎实牢靠,只有根深方能叶茂。

导向2: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

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的、纵向的融会贯通。以必备知识为例,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处于整个知识网络之中。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网络。

导向3:应用性,强调学以致用。

高考命题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避免考试和生活学习脱节,坚持应用导向,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去解决实际问题。

导向4:创新性,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高考关注与创新相关度高的能力和素养,比如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主要重点考查:学生敏锐发觉旧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学生进行新颖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学生探索新方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摆脱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

高考方向标:2020年高三学子如何对标高考评价体系复习迎考

(二)2020年命题如何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1.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

2.试题之间、考点之间、学科之间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查;

3.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

4.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高考方向标:2020年高三学子如何对标高考评价体系复习迎考

(三)2020年考生如何对标高考评价体系复习迎考

1.在2020复习备考过程中,大家一定要避免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要求与具体试题机械绑定。比如,新时代的高考重点考查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考查目标应该通过试卷的整体设计来实现,而不是机械地落实到某一道试题或某一类试题上。

2.2019年高考试卷中已经出现一些非常新颖,让高考生、老师们耳目一新试题(比如数学卷中出现的“维纳斯、三云朵”等)。2020年高考会越来越活,更加会把高考知识点活用起来(比如高速公路或者高速铁路建设,在规划一条高铁时遇见一座山,用打隧道还是设高架,如何避让,成本才能最低,让考生计算成本。)

3.对于语文,物理,生物,化学和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来说,也会像数学一样越来越灵活多变,只会刷题考生越来越不容易拿到高分,需要懂得知识点的活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提示考生,考生要把高考的知识点梳理清楚,要知道什么是难点,什么是易错点,什么是失分点等,要把知识点梳理清楚,重视知识点的互相联系和活学活用。

高考方向标:2020年高三学子如何对标高考评价体系复习迎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