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军&付军&金严

赵光军:“断臂所长”的家国情怀

赵光军,男,1970年5月出生,1989年3月参军入伍,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鄂伦春自治旗公安局克一河镇派出所所长。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2019年12月25日夜,克一河镇派出所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组织开展治安清查行动,赵光军不慎滑倒,右手腕骨折。医生建议他到外地做手术,他考虑到元旦春节临近,安保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他不能离开岗位,所以,他就打上石膏绷带,忍着痛重返工作岗位。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将面临的是一场更加严峻的考验。

2020年春节将近,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并迅速向全国各地蔓延开来。当地处祖国北疆的鄂伦春旗克一河镇百姓对这场疫情浑然不觉的时候,赵光军却格外地警觉,因为在17年前抗击非典战斗期间,他的家庭曾经付出过惨重的代价,对此他记忆犹新。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1月23日,武汉封城。得知消息后,他敏锐的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夜跑到药店,敲开门购买了一批口罩、酒精,然后他又给外地的亲属朋友打电话,前后订购口罩上千支。第二天清晨,他早早来到所里组织召开动员会,然后向镇领导作了汇报,并建议由公安、社区、医院三个单位组成联合排查组,对外地返乡人员进行清查,对全镇进行封控,这一举措比其他地区提前了三天。

克一河镇地处大兴安岭腹地,毗邻牙克石市、根河市,是鄂伦春旗的西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虽然克一河镇镇区面积只有28平方公里,三个社区委员会和一个行政村,人口8487户、18071人,但却有一个火车站、三个公路进出口,这对于只有10名正式民警、6名辅警的派出所队伍来说,防控压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赵光军没有畏惧,因为他知道与祖国共克时艰的时刻到了。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赵光军一刻也没有停歇,他一面协调辖区单位借来移动板房、床铺、被褥、桌椅配置在各个路口和小区门口,一面指挥责任区民警和小区物业对居民区出入口进行封堵。当各包联单位进驻各小区进行封控排查时,这些基础设施已经全部到位了。大批干部进入社区,很多人没有口罩,镇领导一筹莫展,赵光军自费订购的口罩及时到货,解决了镇政府的燃眉之急。

1月25日,牙克石市出现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随后,鄂伦春旗周边的嫩江地区、加格达奇、齐齐哈尔、莫旗先后出现严重疫情,可谓四面楚歌,尤其是加格达奇地处鄂伦春旗腹地,堪称“心腹之患”。而克一河地区有牙林线铁路和G332国道穿境而过,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平时不着家的赵光军更加忙碌了,他吊着一条断臂,在每次火车进站之前,他都赶到车站带队严查严控,不放过一人,然后驱车在镇区巡逻,顺道查看路口卡站工作情况。入户排查紧张的时候,他主动承担起武汉、湖北等返乡人员的排查工作和全所的案件处理工作。每天晚上他都蹲守在卡站,带领民警毫不松懈的检查着过往车辆。这不仅仅因为他是所长,还因为50岁的他是所里最年轻的正式民警。就这样,赵光军就像陀螺似的不停歇的旋转起来,从白天忙到晚上,如果不是需要换洗衣物,妻子几乎见不到他。每每一天忙下来,断臂就肿胀起来,疼痛难忍,所里的同志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都劝他不要把急难险重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让大家分担点,他总是笑笑说:“没问题,我能行”。其实,身体的痛楚对赵光军来说能够忍受,而他心里的痛楚却让他感到痛彻心扉。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2003年春季,赵光军姐弟四人同赴抗击非典一线,就在这期间弟弟在扑救山林大火时不幸牺牲,成为了革命烈士。赵光军的父亲——一位昔日的全国劳动模范,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精神失常了。他感觉赵光军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所以,他每天必须要看到赵光军,否则就不停的给赵光军打电话,即便赵光军在电话里反复告诉他自己没事,他都不相信,直到看到赵光军本人。从那时起,赵光军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父亲。

防疫阻击战打响之后,赵光军无暇顾及父亲,也没有再接到父亲的电话。有一天,细心的社区干部告诉赵光军,他的父亲每天都早早地站在小区门口的栅栏边,直到巡逻的警车驶过,老人看到赵光军的身影才安心回家。赵光军听说后特别揪心,他懂得自己的父亲——这位老党员、老模范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党员、所长,必须冲锋在抗疫一线,但舐犊之情让老人日夜不安。赵光军马上赶到父亲居住的小区门前,他看到了冰天雪地里,80多岁的父亲站在凛冽的寒风中,眼巴巴地等着看他一眼,不觉间,泪水已夺眶而出。他心疼父亲,但全镇百姓的生命安全,就系于他和战友们的身上,家事再大也都是小事,所以他只能选择义无反顾。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赵光军出生在克一河镇,生于斯,长于斯,他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所里的同志们都称他为活地图。镇里的人知道赵光军这个名字的并不多,但提起“赵三儿”大家都知道。封控之初,乡亲们不适应,上街不带口罩、吵吵闹闹的事情经常发生,他就带领民警走上街头发宣传单,苦口婆心的劝,没有口罩送口罩,腿脚不好的上下楼不方便,缺什么他就买好送上楼。2月15日,赵光军在路面巡查中发现一位老人没戴口罩外出就上前劝阻,但这位老人不但不听劝,还辱骂推搡赵光军,同事们异常气愤,但赵光军却为老人送上口罩,并告诉老人“如果你不想让你家人被感染,最好自己带好口罩”,老人最终被感动了,并连连道歉。赵光军随后告诉同事们,这个老人年近七旬,做过心脏支架手术,还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要照顾,处罚不是目的,动员全民防范才是根本。这件事在全所引起很大震动,疫情期间如何服务群众,一时间成为全所民警热议的话题。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经过不懈努力,小镇居民的防范意识很快得到提高,只要有违反防疫规定的情况,居民们都会给派出所打电话。正月初二中午,一位群众给赵光军打电话,反映前几天一浴池老板说到有一家四口从湖北回来的人曾到浴池洗澡。赵光军立即警觉起来,因为派出所掌握的数据里没有这一家四口。问询社区也不掌握,赵光军立即找到浴池老板,几经反复才回忆出一些模糊的情况,了解到这一家人的大概住址。赵光军率领民警对该区域进行挨家挨户的查访,终于找到了这赵姓一家四口,查实他们近期从湖北返回的事实,落实了管控措施。居民吴某的女儿刘某春节前从武汉返回,但吴某却向社区人员说女儿是从黑龙江加格达奇回来的,得到知情人的反映后,赵光军立即安排民警到其家中核查。一开始吴某仍坚称女儿是从加格达奇回来的,并且不让民警和刘某见面,赵光军出马后,亮出了刘某长期在南方开美容院的关键事实,吴某见无法隐瞒,只得坦承事实并认错。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据统计,防疫阻击战打响以来,赵光军带领全所民警和包联单位同志们共同努力,准确核查外来人员总数1400余人,其中来自重点地区人员636人,来自湖北人员13人;检查站检查车辆2200余台次、2800多人;查处治安案件6起,发出告诫书50多份。截至目前全镇未发现确证病例和疑似病例。赵光军每天吃住在派出所,日均工作18个小时以上,他驾驶的警车平均每两天就能耗掉一箱汽油。赵光军就是这样日夜不停地奔波在抗击疫情的征途上。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付军:“疫”无反顾,“付”重前行

付军,男,达斡尔族,46岁,中共党员,1992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扎兰屯市公安局繁荣派出所所长。从警多年来,付军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的践行着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全力维护着辖区的平安稳定,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经侦系统执法破案标兵、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先进个人、扎兰屯市公安局优秀民警。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付军临危不惧,义无反顾,负重前行,带领全所民警加强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始终冲锋在“疫”线。繁荣派出所辖区面积2.96平方公里,人口有24379人,有四个社区,有50个居民小区,街面商铺2000余家,所里目前民警只有 13人,有时候一天的接警能达到20余起。疫情期间共有1469名外来流动人员流入辖区,在做好日常接处警的同时,民警们还承担着小区人员登记和摸排重点人员“三包一”管控的任务,平均一个民警就要管4个小区,管1875人。

为了更好地肩负起核查外来流动人口的重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付军决定成立党员突击队,但鉴于疫情的严峻形势,大家在私底下偷偷都叫突击队为“敢死队”。那一天付军把大家都叫到了一起,他说:我是党员,我第一个参加,你们还有谁要参加。我报名,我报名..........一时间年轻民警纷纷都要参加。望着大家还有些稚嫩的脸庞和坚定的目光,破天荒的,付军的眼睛里像是进了沙子,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他心里知道,这些孩子的家长把他们托付给公安局,公安局党委又把他们托付给了自己,这是信任更是责任,一旦这个时候发生有一名民辅警在工作中被感染的情况,单位里的所有人都要面临被隔离的风险......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疫情防控工作期间,有任务,有危险了付军每次都是第一个上,特别是又一次社区报告一名男子长时间出现了发热,咳嗽等高度符合疫情的症状,但本人态度恶劣拒绝配合社区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大家对于发热,咳嗽都很敏感,付军又是第一个冲了出来,站在了前面,戴着口罩就去了医院,到了医院看见付军只戴了口罩就过来了,医生赶紧把他拦了下来,拿来了一套防护服让他穿上,医生问他来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穿着防护服过来,付军笑了笑没说话,当时所里只有一套防护服,用了就没了,他想把它留给所里的孩子们。起初男子仍然是脾气暴躁,冷言冷语,但付军仍然耐心的劝说着沟通着,讲着讲着男子也消了气,表示会积极配合医院的隔离和检查工作。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有直观的感觉,和疫情面对面,说和做永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是一种想一想都会后怕的感觉,身为党员,身为一所之长,他说以前,现在,将来,第一个冲在前面的人必然是我,也必须是我!

始终坚守在“疫”线。付军就一直坚守在所里,白天他带着民辅警深入各个小区挨家挨户的核查外来人员,怕小伙子们做电梯不安全,付军就带着大家爬楼梯,三天就磨破了两双袜子;晚上付军又要带头梳理所里近期发生的案件,在确保案件事实调查清楚的同时也要做到快审快判起到震慑作用,平时喜欢和大家谈谈心的付军在这段时间里眉头总是紧锁着。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所里的老同志都知道付军的身体其实并不好,2017年的时候因做过一次大的胃部手术,术后整个人体重从190斤直接掉到了现在不足140斤,医生在手术后告诉他手术如果再晚点就可能病变成癌症,要求他每三个月必须复查一次,家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催促他按时复查,他嘴上说好的,马上,转过身又忙起了工作,工作累的时候胃一疼才想起来已经很长时间没去医院复查了,当初说好的定期查最后也变成了延期查。而对于所里的民警们的安危,付军却总是在心里惦记着,记得很清楚,心疼每天在外奔波的民警们付军要求他们每四个小时更换一次口罩并亲自监督,口罩数量不够就从自己家里拿、从朋友那里买,可自己有时候一个口罩戴了又戴,别人问起来他总是说刚换的,刚换的。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始终情怀在“疫”线。平时的工作中,付军更是一个亲民爱民的“父母官”。他常常告诉大家,面对疫情群众难免有恐慌情绪,面对硬性的管控措施难免不理解,这都很正常,每个民警对自己包片的小区都必须落实好帮扶措施,其中有一家居民的孩子刚刚从齐齐哈尔做完手术回来,社区按照规定要求一家人必须全部集中隔离,考虑到孩子术后身体还很虚弱,孩子父母坚决不同意,甚至与社区工作人员发生了几次严重的口角,但疫情期间规定所有人都要遵守,这是关乎全市疫情防控大局的问题,怎么办?!这时候孩子的父母想到了付军,恳请他帮帮孩子,带着哭腔的母亲甚至都说出了只要付军能帮助孩子解决眼前的困难就要给他跪下感谢的话语,付军亲自到社区了解情况,社区表示不能因为他一家就破坏了疫情防控隔离的规定,付军一边要做社区的工作,一边还要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此情况写申请,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孩子和孩子的父母在家居家隔离,爷爷奶奶集中隔离。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在繁荣派出所全所人员的努力下,辖区群众从最开始的不理解,有情绪,慢慢变成了理解,感动,支持。比如有一天,一个小伙子突然跑进值班大厅,放下一个用烟盒包裹的物品转身快步离开,付军试图上前追问,但这个小伙子早已失去了踪影,打开外面包着的烟盒是5000元现金,在烟盒上还写着这样一句话:请用给守护扎兰屯的英雄们一点温暖,落款是:我是扎兰人。辖区内居民也通过自己的方式支持关爱着民警,纷纷为繁荣派出所送来口罩、护目镜、一次性手套、酒精、消毒液、大米、白面、食用油、方便面、火腿肠、奶茶、饮料、矿泉水等物品累计价值达18000余元。


他是所里的“主心骨”,他是忘我工作的“拼命三郎”,他也是群众最亲近的“贴心人”,他也是党员模范的“先锋号”,他就是扎兰屯公安局繁荣派出所所长—付军。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金严:“铆”在社区疫情防控的螺丝钉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随着达达民警抗疫漫画的走红,一张带头盔的画页也进入大家的视线,他就是海拉尔分局呼伦街派出所的社区辅警金严。从警11年来,他始终坚守在社区警务第一线,用脚步丈量社区平安。日子在不知不觉间悄悄溜走,留下了他一路风尘仆仆的足迹。11年的时间,他负责的社区从低矮的棚户区变成了林立的高层建筑,变化的是社区环境,不变的是他忠于职守、默默奉献、始终如一的为民情怀。身为社区民警的他,调解过邻里纠纷、破过偷窃案件,制服过犯罪嫌疑人,抓捕过在逃人员,这次疫情,他像一颗螺丝钉天天“铆”在社区,既当好疫情防控“管控员”和“宣传员”,又做好服务辖区商户复工复产“服务员”,切实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网,确保社区涉疫人员排查100%精准率。


疫情袭来,管控社区不留死角

1月25日,初一,内蒙古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疫情就是警情,呼伦贝尔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响应,全市公安民警停止休假、全员上岗。金严立即赶回派出所报到,请缨战“疫”,社区防控工作当务之急是摸清辖区内外来人员底数,是打好疫情防控战的基础。他按照所里统一工作安排,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像一颗“螺丝钉”,牢牢地“铆”在社区,和社区网格员采取电话核查和入户登记的方式对责任区住户和场所进行地毯式、网格化排查,尤其是对外来人员的返回时间、交通方式、车次、座位号进行了详细的登记。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重在发动群众,每次排查走访,他都耐心向居民宣传防控措施,叮嘱大家少出门、不聚集、出门戴好口罩,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短短2天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辖区内三个小区、35栋居民楼,累计摸排3012户、人员6437人,排查出外来返乡人员240人,做到无一脱管、无一漏管、无一漏查,精确率100%。在疫情爆发初期,因为部分群众对疫情不够了解,聚餐、打麻将仍时有发生,金严所管辖的辖区内有28家饭店、1家麻将馆,他一家一家排查走访,温言软语劝导,好在辖区商户对他熟悉,经他耐心细致劝导宣讲,社区29余家行业场所主动关停营业。1月31日凌晨深夜1点,呼伦街派出所接到核查线索,正在值班的金严和同事立即赶到居民家中,因当时局里筹措的护目镜还在途中,为了让居民安心选择带上头盔,就是开篇提到的达达漫画原型的由来,核查过程中,他的面罩被雾气遮住,视线变得模糊,在走廊昏暗的灯光下,登记信息变的异常困难,那一刻除了沉重的呼吸声只剩下心跳声。在不停的同群众解释政策,取得理解,做好登记以后,金严掌握了人员的基本情况、返程路线,确定人员没有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隐患及时被排除。当时针指向凌晨四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派出所,摘下厚重的防暴头盔时,值班同事们才发现金严的脸已经被汗水浸的水肿,脸颊已被防暴头盔留下两道深深的印痕。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寒风如鼓角,战疫更无声,在社区疫情防控前沿,冲锋不再是短兵相接的干戈,而是咬牙死守的沉默。在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市公安局和海拉尔公安分局大批请战支援社区的民警第一时间报到、各机关单位党员突击队也到位,金严将户数较少的小区分给前来支援的战友们,并详细介绍小区基本情况,而他选择留在了最大的小区鑫海都市绿洲,联合社区、物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在责任区各小区门口建立防疫登记点,每天冒着零下30度严寒与机关支援基层一线民警一道“扬旗帜、戴党徽、亮身份”,实行“看人、看车、测温”,严格执行凭证出入,对居家隔离的重点人群限制外出,坚决切断疫情传播渠道,消除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隐患,为了加大对疫情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他在小区门口挂上大喇叭开展宣传,提高群众防御意识,他组织居民保持一米距离有序排队等候出入登记测量体温,日均出入居民900余人次出入车辆600余台次,一天执勤下来,因长时间握着红外体温测量仪的手已经僵硬。截止目前,累计检查车辆25800台次、人员38700人次,劝返非本小区人员500余人次。2月12日,集中隔离启动,辖区内的百府悦酒店被指定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金严又主动请缨前往隔离点开展安保工作,只因他熟悉他辖区的一商一户。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疫情缓解,为复工复产做好服务

2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自治区级三级应急响应,辖区内符合复工条件的陆续开始复工,如果既能防控好疫情又能做好复工工作的难题摆在了金严的面前,他所辖社区中间的平溪路两侧小商户众多,各行业应有尽有,而河东最大的新桥市场恰恰在所辖社区正中心,他每天检查辖区已复工商户,是否做好消杀和体温测量工作;没有口罩和红外体温测量仪的,他联系辖区内的药店帮忙订购;有些小型超市因人手不足无法上货,他又联系辖区的万家惠大型批发商送货上门;对聚集现象予以劝散,每日多次检查新桥市场已封闭大门是否有破坏或翻越抄近道的,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他又帮忙辖区商户迅速恢复正常营业。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疫情冷酷,社区居民暖警心

他积极与社区沟通,尽全力为责任区内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晚上换岗后金严总要第一时间逐一到几户独居老人门外敲敲门,为了避免近距离接触,他把独居老人需要的菜和药放在门口,隔着门询问老人有什么需要,身体怎么样,家里缺啥、少啥,随时给我打电话,他每日的贴心的话语让老人们了吃定心丸。有一日因处理一起治安案件,金严未到独居老人家敲门, 9点多金严手机铃声响起,是独居张大娘的电话!金严急忙接起电话,小金啊!你是不是累的不舒服啊!大娘没事,就是看你今天没来,担心你啊!多穿点!拿着手机的金严,眼泪在眼圈中不停的打转。鑫海都市绿洲的居民送来牛奶、八宝粥等方便食用的食品,有送来家中刚蒸好的包子、奶茶的,平时做起疫情防控宣传侃侃而谈的金严,面对送来关心的居民,感动的手足无措,只会连声道谢。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防控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争面前,海拉尔分局呼伦街派出所全警动员,全线出击,全力以赴,金严只是这其中的一员。有这样一个警种,在“警”前面还有“社区”俩字,他们既是警察,也是社区的一份子,他们与疾控部门、社区工作人员一道坚守在社区,工作在网格,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榜样力量 | 赵光军&付军&金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