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沉鉤:A股史上由錢荒引發的6次急跌

認真研究,明白講話。金融科普,有我九方!九方智投擁有一支強大的投研團隊——九方金融研究所,為大家分享股票相關的知識及技巧。


3月12日,美國股市再次出現熔斷,三大股指跌幅均接近10%左右。受海外股市下跌影響,A股連續三日出現調整,12日開盤上證指數更是一度下跌達4%,隨著疫情在海外擴散,我們在《以史為鑑:新冠疫情能將美股打回熊市嗎?》中提到的擔憂很快就兌現了:疫情擴散衝擊歐美股市,A股也難以獨善其身。

鑑於海外在疫情控制上的措施很難達到國內標準,因此目前很難想象海外疫情會以怎樣的方式收場。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海外疫情一天不好轉,籠罩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空的烏雲就難以消散。

雖然目前海外資本市場恐慌情緒很濃,但我們不能完全被這種情緒所左右,與其被動在風浪中漂泊,還不如早做功課,分析目前A股的有利和不利局面,以此來輔助判斷與操作。

史海沉鉤:A股史上由錢荒引發的6次急跌

我們詳細對比了2013年以來的6次急跌:2020年初、2019年4-5月、2018年2月、2016年1月、2015年6-7月、2013年6月,得出以下結論:

1) 2013年之後,隨著槓桿資金、長線配置資金的增多,A股越來越容易在調整初期出現急跌。

2) 從盈利大趨勢、流動性大趨勢、估值3個維度來對比,相比歷史,當下的每一個維度都是最好或者第二好的;具體排序如下:

盈利趨勢:2013年6月>2020年初>2019年4-5月>2015年6-7月>2016年1月>2018年2月;

流動性:2020年初>2019年4-5月>2016年1月>2018年2月>2013年6月>2015年6-7月;

估值:2013年6月<2020年初<2019年4-5月<2018年2月<2016年1月<2015年6-7月;


3) 從多維度綜合對比,目前更類似2013年6月錢荒前後的市場格局。差異在於,錢荒對盈利預期和流動性產生雙重衝擊,而疫情只對盈利預期產生影響。

一、盈利趨勢對比:當前類似2013年

對於一個板塊或整個市場來說,如果它的盈利是處在上行趨勢,受到短期負面衝擊之後,之後的運行應該是比較強的;但如果市場是處在盈利下行的大趨勢中,特別是在初段和中段,受到負面衝擊之後,是很難恢復的。

當前盈利處在緩慢往上的拐點附近,看絕對數值其實還沒有往上,但是有部分領先行業已經出現了盈利改善的趨勢,比如說科技(包括新能源車)。而部分盈利預期比較差的板塊應該處在一個下行的末端。對比之前的幾次急跌,當下只比2013年6月稍微差一點,比其他幾次都好。

史海沉鉤:A股史上由錢荒引發的6次急跌

2019年4-5月,市場處在盈利下行的中後段。2018年盈利下行,到2019年初盈利還沒有改善的跡象,最近半年比較火的電子、傳媒、計算機、新能源車在2019年4-5月份還沒有被市場發掘。那時候只挖掘出了養殖的盈利改善,盈利邏輯非常少。整體來看,2019年4-5月,不管是整體還是結構,盈利趨勢都是沒有太多看點的。

2018年2月,那時候盈利是處在上行的末段,下行還沒有開始,但已經有領先指標開始變差。2018年2月是處在2016年到2017年連續兩年盈利改善的末段,在2018年初,市場一致預期2018年全年的盈利環境很難持續超預期了,但自下而上還沒有發現可能會低於預期的點。但如果看宏觀指標,包括社融、房地產銷售,發現其實已經下滑的比較厲害了,所以我們認為那個時候是處在盈利下行的初段。

2015年中和2016年初的調整,這兩次主板的盈利是在下行的中段,成長盈利是到了上行的末段。如果去看上市公司業績,其實成長的業績到2015年甚至2016年初的時候還在改善,但如果是看併購等各方面的數據,已經逐漸轉入往下的趨勢了。我們認為2015年6、7月的時候成長盈利處在末段,主板盈利處在下行的中段,而到2016年初,主板是處在盈利下行的末段,到2016年2、3季度之後,很多經濟的指標開始慢慢改善,特別是商品的價格在改善,但是在2016年1、2月市場展望主板的盈利時,還很難看到這些。

2013年6月,是由錢荒帶來的衝擊。如果看上市公司的盈利,主板是處在盈利上行的末段。因為從2012年開始到2013年,主板有一個盈利小幅反彈的週期,2013年年中主板的盈利是處在反彈的後段,錢荒後,市場擔心未來經濟的下行,但是主板盈利以及宏觀同步指標,都還沒開始下行。對於主板的盈利確定進入下行趨勢2013年12月之後。而成長的盈利是處在上行的中段,或者說是初段略靠後一點。那個時候相對來說盈利的看點是比較多的,主板是盈利1年小反彈的末端,成長是盈利上行大趨勢的初段。

如果把剛剛對比的這幾次盈利格局做一個排序,我們認為2013年6月是最好的,2020年現在面臨的情況排第2位,2019年4、5月排第3位,2015年6、7月和2016年1月分別排第4位和第5位,最差的情況是2018年2月。

二、流動性趨勢對比:6次衝擊中情況最好的一次

從流動性的角度去看,對比這6次急跌,最大的共性是存量機構的倉位,在調整之前整體都是偏高。

不一樣的地方是,

現在至少宏觀流動性是偏寬鬆的,而我們去看2019年4-5月是略微偏緊一點點,2018年2月是非常緊,2013年6月是史上最緊,2015年6-7月和2016年1月宏觀流動性是偏寬鬆的,但微觀流動性是非常緊的,因為當時查配資、金融監管的影響。

史海沉鉤:A股史上由錢荒引發的6次急跌

現在的資金格局目前來看是幾次衝擊中最好的一次情況。首先是沒有宏觀的負面衝擊在,不像2013年年中或者2019年的4-5月份,那時候都有宏觀的流動性收緊。目前的微觀流動性也還可以,政策對股市也是很支持的。當然短期調整過多之後,必然帶來槓桿資金的平倉,這個事沒法避免的。這個每次調整都會出現的,但至少沒有外部的比較大的因素來影響股市的資金情況。所以這次的資金格局是我們對比的6次案例裡面最好的。

三、估值對比:絕對估值處於歷次調整後最低

從估值來看,目前面臨的情況可能能排到第二位,絕對估值處在歷次調整後最低。

雖然2013年6月的靜態估值比現在高一點,但那個時候的相對歷史的估值是相對偏低的,就是站在2013年,去對比2013年以前估值是非常低的,那個時候不知道2014年上半年會到達一個很低的估值。我們說的2013年6月更低,是指2013年6月和2013年之前去比,2020年初和2020年之前去比。


史海沉鉤:A股史上由錢荒引發的6次急跌

從基本面趨勢來看,可以看到當下的基本面格局可以說是歷次急跌中最好的,盈利趨勢能排到第2,流動性趨勢能排到第1,估值能排到第1或者第2。

這麼多案例裡面,相似度最高的是2013年6月。當時盈利的趨勢有看點,但是流動性衝擊比較大,估值上這兩次都是處在歷史很低的位臵。但是這兩次在短期事件上有一些差異,2013年6月的錢荒,不僅會衝擊流動性,也會改變A股未來的盈利預期。而這次疫情造成的衝擊,擔心的是未來一兩個季度上市公司的盈利。所以這一次急跌,從幅度上可能會小於2013年6月。而衝擊完成之後,指數可能會出現2013年6月之後市場的表現。

史海沉鉤:A股史上由錢荒引發的6次急跌

認真研究,明白講話。金融科普,有我九方!九方智投擁有一支強大的投研團隊——九方金融研究所,為大家分享股票相關的知識及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