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協:證券公司託管結算守好運營關

中证协:证券公司托管结算守好运营关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疫情防控已漸呈積極向好趨勢。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協會”)透露,在疫情防控期間,證券行業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和五部委《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有關要求,在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託管結算業務條線多措並舉,不斷克服疫情帶來的種種困難,牢牢守住運營大關,切實保障了證券市場各項業務的平穩運行,保護了投資者的資產安全。

協會稱,託管結算業務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準確預判風險,預先部署安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託管結算工作作為證券公司經營活動的重要環節,是保障投資者資產安全的生命線,不得有失。春節休假前,疫情漸有蔓延趨勢,多家證券公司當機立斷,在節前進行了預先部署。

銀河證券、東北證券和九州證券為結算運營的核心崗位人員做好了VPN和堡壘機等遠程辦公技術準備;國泰君安證券初步形成運營應急預案,確立分組輪崗安排,勸導員工取消去往重度疫區的行程;海通證券在疫情初期即發佈了湖北分公司和武漢營業部的業務應急預案;國盛證券將網廳、掌廳受理的審核業務全部併入集中運營審核平臺。這些措施為證券公司節後順利實施應急預案、保障業務穩定運行奠定了良好基礎。

遇變及時響應,做好首日攻堅

由於證券行業的系統化程度高、業務運作複雜,延期開市涉及交易日曆、結算數據、交收安排等海量的調整工作。因此,1月27日,延期開市的通知一經公佈,各證券公司託管結算人員已緊急“線上復工”,第一時間蒐集整理協會、交易所以及各結算主體有關調整交易和結算安排的通知,梳理各業務環節的影響及應對措施,與內外部機構充分溝通,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和測試安排,通過全行業的積極努力,確保了開市首日證券交易結算的平穩運行。

銀河證券在2月1日就全面完成了清算交收保障、參數權限管理、業務流程優化等重要事項的應急預案,並進行了細緻的測試,同時針對資金結算劃付工作量大、繁複且對時效性、準確性要求非常高的特點,充分利用自主開發的結算管理平臺,實現了資金結算指令的全鏈條管理,極大的簡化了資金結算工作,風險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為疫情期間的資金結算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平安證券通過複核抽查、生產比對、交叉驗證、全網測試等方式,在4天內完成了60餘套系統的評估、測試、調整及驗證工作;針對市場大幅波動可能導致的信用業務違約風險,制定專項應急方案,並利用智能監控平臺實現風險提前預警,及時跟蹤;針對場外市場結算,開市前對所有基金公司進行調研,獲知其延遲開市處理方案,據此提前調整好待交收業務,並且日間監控文件收取情況,提前發現和解決問題。

國泰君安證券營運中心排查了近百個可能的業務風險點,形成了近20頁的延遲開市結算業務應急預案;自主開發清算程序功能,並提前製作批量付款模板,以應對開市首日因結算日調整導致的非標清算數據處理和銀行間市場回購補息,為開市做好了充足準備。資產託管部地毯式摸排各類運營變動事項,綜合考慮約2000只受影響產品的各項因素,為管理人個性化設計了三種靈活可選的調整方案,並結合外資管理人運營習慣,量身定製了外資產品運營預案,切實做到為管理人排憂解難。

樹立戰時思維,創新管理模式

連續性是託管結算工作的基本要求,疫情期間也不可中斷。因此,為避免極端情形下辦公場所關閉或人員隔離缺位等風險,證券公司在管理模式上做出了探索和創新。

現場+遠程輪值。疫情防控期間,證券公司普遍採用了現場+遠程、AB崗分組的輪值機制。具備遠程操作條件的託管結算業務均通過遠程辦理,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必須現場辦公的崗位按主、備崗劃分為AB組,工作時間互不重疊、互為備崗,確保不因極端情形中斷運營。

其中,為達到現場人員最小化的疫情防控要求,銀河證券基於遠程辦公條件,制定了線上資金劃付申請處理流程和代理中登業務操作指南等一系列遠程辦公安排;華西證券按照崗位風險特徵和數據安全要求,劃分了高、中、低三個結算崗位等級,除清算、劃付、報送等高風險崗位外,均實行遠程辦公;東海證券安排資深的業務坐席進行一線接待,第二辦公現場通力支持配合,話務接通率達95.5%以上。

分散辦公場所。在組織現場員工分散就座的基礎上,國泰君安證券春節期間緊急增設多個託管結算應急辦公場所,快速完成整套系統搭建、設備調試和業務測試,並安排部分人員入駐辦公;平安證券設置了同城異地備用辦公場所,國盛證券節前即將備崗人員辦公設備調整到同城移動備用機房;東海證券和廣發證券也設置了專門的應急隔離場所。

加強日常管理。為了保障遠程辦公效率,加強非現場託管結算業務管理,證券公司也制定了多項管理措施。東北證券為全方位加強計劃實施、日常管理和任務管理,確立了早會、週會以及日誌報告等管理機制。實現了全部結算人員遠程辦公的九州證券,也建立了日報主打卡制度、多層級遠程響應機制以及關鍵節點彙報制度以加強業務管理。

發揮技術優勢,增強科技賦能

近年來,證券公司持續致力於提升託管結算業務的標準化、系統化和自動化處理水平,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了證券公司信息技術水平的“閱兵場”,面對前所未有的非現場運營規模,科技投入的價值得以突顯,強大的科技賦能為戰“疫”前線的所有託管結算人打了一劑“強心針”。

安全的遠程辦公系統。目前行業普遍採用了SSLVPN、堡壘機、虛擬機以及雲桌面等遠程技術。華創證券運用公司綜合業務管理平臺,為業務流轉提供有效保障,除後臺運維工作人員的部分核心業務外,已實施全時段、移動化辦公。遠程辦公條件下,如何確保系統安全成為重要課題,國信證券為此制定了嚴格的VPN使用安全規則,如接入設備須通過安全檢查,VPN使用人須通過專項安全知識考試並簽署承諾函,每日製定統計、報告、監控VPN使用情況等。

靈活的集中營運模式。“分散受理、集中處理”的新一代運營體系在防疫期間發揮了頂樑柱、壓艙石的關鍵作用。國盛證券上線智能審核系統,通過應用OCR識別、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金融科技技術,由系統替代人工,實現了網上開戶的智能見證、審核和質檢。海通證券研究部署了覆蓋所有分支機構的《業務辦理應急預案》,利用大數據監測,智能引導投資者“網上辦、掌上辦”,線上業務佔比達98%。國泰君安證券實現湖北櫃檯業務“業務線上受理、異地線下審核”的全新O2O模式,並可靈活調整分支接管安排。

智能的RPA技術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結算工作自動化作業、運行監測和分析診斷等功能,完成了由N套系統分散處理向統一平臺集中管理的轉變,把結算人員從重複性、規則性流程中解放出來,集中力量用於流程的優化提升,成功做到了疫情期間減人不減效,增量不增時。

比如,中泰證券的清算流程數字化管理平臺,日均處理清算操作4200餘步,形成風險管控點140個,在規避人工操作風險和提高準確率的同時,提升工作效率逾30%;招商證券託管結算RPA平臺擁有300多個自動化任務,涵蓋多數日常操作及監控預警流程,自疫情發生以來,已累計完成8000餘個自動化任務,且RPA雲端管控平臺和領導駕駛艙可實現離散辦公人員的虛擬式集中以及風險的高標準管控,在遠程辦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協會表示,“疫情終將過去,它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有傷痛,更應該有思考。通過行業所有同仁的不懈堅守,託管結算人守住了疫情下的運營大關。但是,如何更加充分地利用金融科技有效提升應對突發事件和響應運營需求的能力,則是整個託管結算領域應反思的問題,如遠程運營中的風險防控,智能機器人技術的應用推廣等,只有於危局中尋找新的機遇,於變局中尋求新的變革,才能不斷推動行業的車輪滾滾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