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工業旅遊的魂與型。

黃石旅遊核心資源是礦冶,而且黃石礦冶與其他礦冶城市,例如銅陵的區別之處是黃石重在於礦而不在冶。這種礦山原料型資源的特點是生冷硬,具有專業性和陌生感。而旅遊的本質是資源的物態展現、文化的感性活態和具象的空間呈現。

黃石工業旅遊的魂與型。

目前黃石旅遊注意到了礦冶遺址、工業遺產,但更多是從地上物態層面進行構想、其物態資源的內在文化精神核心沒有提煉出來,更沒有從旅遊的角度對資源的魂魄精神進行把握和表達。從礦冶資源從哪裡來思考也許會有新感悟。

礦冶資源本體是地下,載體是洞。從文化屬性角度礦體生命來自地下,與洞文化具有天然的基因融合匹配。

從物態層面:第一、礦冶資源來源於地下開採。第二、礦冶屬於地下寶藏。第三過程中形成了礦坑、礦道、礦洞等物態遺蹟。

從動態層面:第一、礦冶從地理到開採冶煉形成產品是一個動態過程。地面的遺址只是礦冶的一個部分,不能全貌體現。第二、礦冶的形成大部分是在地下完成,精彩也在地下。第三、過程中形成和發現的天然或人工形成的遺蹟更具與震撼力。

從活態層面:第一、地下環境天然的陌生體驗感受沖淡了礦冶資源的陌生感和旅遊變現的疏離感。第二、地下天然就是一個具象化的體驗產品,更是一個具象化的景觀空間、也是一個沉侵體驗場景,具有旅遊的潛質。

黃石工業旅遊的魂與型。

洞文化:道教有洞天福地文化、佛教有冥界、地藏文化、民俗有陰曹地府文化、西方有地獄文化。宇宙有黑洞文化、人類有洞居文化。而礦冶資源的文化本質就是洞文化。

黃石因礦冶形成的人工礦洞和天然巖洞。例如礦坑、礦道。例如九龍洞、桃花洞、飛雲洞等洞資源頗多、洞文化豐富。特別是黃石的洞各種類型集聚。打破了人工、天然界限,城鄉空間界限。洞在城中、洞在廠礦,堪稱千洞之城。

將地上的礦冶工業遺產和地下的洞景結合開發,將地上與地下物理景觀空間和文化表達空間一體化。通過洞文化打通地上地下鏈接,全景立體化詮釋礦冶文化,將會成為一個開發亮點。

洞旅遊的特點。

黃石工業旅遊的魂與型。

洞具有神秘、刺激、新奇的特點,符合旅遊新奇特的本質屬性。洞的物態空間和文化體驗容易嫁接展示。通過場景佈局、器物空間展示、故事文化演繹、燈光氛圍營造、功能活動植入,強化礦冶的景觀效果、體驗效果、和展示效果。另外目前洞旅遊在整個旅遊領域已經有成熟的開發運營業態。例如國際旅遊洞穴協會。例如山東龍崗集團等

重新審視黃石礦冶工業資源的詮釋路徑需要在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