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的“心理崩溃”

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的“心理崩溃”

口罩、防护服全国性缺货,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各地患者报道的惨状让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悲伤的气息。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民众悲伤的情绪。“替代性创伤”这些心理疾病也如同空气中的病毒,散播在全国每一片土地。

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的“心理崩溃”

我们所说的心理创伤,一般是指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是自己的亲人经历了生死造成的心理损害。

但是有一种心理创伤不需要亲身经历,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那就是替代创伤。

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的“心理崩溃”

《奇葩说》里,黄执中说的“听得到远处的哭声”

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金陵十三钗的原型,传教士明妮 · 魏特琳,南京大屠杀期间,在金陵女大保护了许多女性,救护了许许多多中国难民、妇女的同时,因为目睹了大量的罪恶、苦难,因替代性心理创伤而引发了严重的精神忧郁症。在离开南京一年的时候,她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生命。

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的“心理崩溃”

无独有偶,多年后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在大学图书馆偶然发现魏特琳的日记,由此写成《南京大屠杀》一书。同样因为长时间看到太多阴暗、恶性的东西,于七年后开枪自杀。

两人并未直接接触南京大屠杀,对同一件事情感同身受,甚至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因为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我们有内心的美好和善良,才使得我们即便没有亲身经历,只是看到、听到、感受到其他人经历的痛苦,也会因此感到痛苦。

用心理学的话来讲就是共情,是人类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的“心理崩溃”

明妮 · 魏特琳和张纯如的结局,就是因为她们的替代创伤。

替代创伤会引发心理崩溃、精神耗竭、身心俱疲以至于无法工作,无法有效地帮助他人。因此,我们要强调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别人。

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的“心理崩溃”

无论心理多么坚强、身体多么强壮,都会在长期的压力和危险中逐渐身心耗竭,出现比较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崩溃的情况,因此,一定要注意

自我照料。

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的“心理崩溃”

如何做好自我照料

1、维持我们的社交

当我们因为现实的压力和危险产生大量负面情绪的时候,就需要得到这些亲朋好友的帮助,让我们能够把自己经历的各种痛苦、孤独、焦虑、恐惧倾诉出来。

而我们的这些亲朋好友,只需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接纳这些负面情绪。并不需要去解决实际问题。只需要让对方感到被听到、被理解到、被支持到就已经非常有帮助了。

在一开始,就要从你的这些至亲至爱的人那里获得这样的稳定的支持。可能每天一个5到10分钟的电话就可以使我们好过很多。

除此之外,我们以往都有自己处理压力和情绪的有效方式。对大多数人来说,现在是时候拿出我们的绝招来自我照料了。

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的“心理崩溃”

所以,越是在压力大、负面情绪多的环境,我们就越需要在家里唱卡拉OK、打游戏、追剧和体育锻炼。

2、坚持吃好喝好

水分供应充足,蛋白质供应充足,可以为你的免疫系统提供物质的支持。所以,大过年的吃胖了就吃胖了,别忙着减肥,等我们战胜了冠状病毒以后再减肥。

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的“心理崩溃”

面对病毒,充足的身体储备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是说你使劲吃肉就好了,我们建议还是每天吃的食物的原料不少于12种,每周能够吃的原料不少于25种。

所以吃好喝好这点,要进行多样化的饮食补充和全方位的营养,还是非常重要的。

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的“心理崩溃”

3、保持适度运动

即使我们现在关在家里不出去,你也要起来运动运动,并且要保持下去,不要老躺在床上,至少应该去厨房、客厅、卫生间多走一走。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多做做饭、多打扫打扫卫生。

4、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

现在,关于疫情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识别、理解这些信息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的“心理崩溃”

这些信息可能也会自相矛盾甚至是谣言。因此,需要让我们的大脑多休息一下,不要让它同时做太多的工作,以至于“变笨、变傻”。

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去隔离那些负面的信息和情感。

所以,让我们的生活回归到平静、简单、温馨中去。


疫情之下,口罩挡不住的“心理崩溃”

疫情当前,在身体防护之外,心理防护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