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孩子仅学这三科,却包揽了近半的“诺奖”,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严谨”一词是大多数人提到德国的时候,映入脑海的第一个词语;

德国人守时严谨的行事作风可以说是全球闻名,而更令人感觉惊奇的是,德国这个人口总数只有8200万左右的国家竟然承包了近一半的诺贝尔奖

德国孩子仅学这三科,却包揽了近半的“诺奖”,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从人口总数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明显看出德国在教育方面的不寻常之处;

教育要从小抓起!那么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看看德国幼儿园和中国幼儿园之间的差距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德国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德国孩子仅学这三科,却包揽了近半的“诺奖”,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教育方式不同

德国教育奉行的是在挑战中发现自我的教育方针,与中国喜欢注重学习书本知识的固有教育方式不同,德国幼儿园里的老师会经常给孩子提供在户外学习课外知识的机会

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真正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甚至还会让孩子尝试爬树,让孩子站在更高更远的视角观察这个新奇世界的另一面

德国孩子仅学这三科,却包揽了近半的“诺奖”,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第穿着规定不同

在中国的幼儿园,我们会发现很多教室的墙壁上贴着许多的班规

其中有一条就是规定孩子不得穿奇装异服,这是由于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幼儿园老师也是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穿一些带帽的卫衣或者是有铆钉的亮闪闪的衣服。带帽的卫衣通常都有绳子,容易被孩子拿在手里把玩,增加了发生意外的风险,而带有铆钉的衣服则容易划伤别人。

德国孩子仅学这三科,却包揽了近半的“诺奖”,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在德国,对于穿着规定就要宽松一些,并且还会让家长准备好雨鞋,雨衣等用品,避免孩子在户外玩耍时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扰。

说完中国幼儿园和德国幼儿园之间存在的差异,我们再来看看到底是哪三件事才是德国幼儿园教授的重点呢?

德国孩子仅学这三科,却包揽了近半的“诺奖”,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第一科:生活技能

当中国的幼儿园还在教孩子做简单的加减时,德国幼儿园却没有把书本知识的传授这件事情作为重视的方向,但却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锻炼孩子的生活技能这一块上面;

这样做的目的是教会孩子生活技能,比如说:如何投递信件如何找警察求助等等这些日常所需要用到的生活技能。避免意外发生时,孩子会处于束手无策的状态,这些基础的技能在他们幼儿园时就已经被教会,也就为以后独立面对这些麻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孩子仅学这三科,却包揽了近半的“诺奖”,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第二科:社会常识

德国幼儿园的规则也是很严格的,老师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是要给孩子讲一些必备的社会常识

比如在公众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不允许打架闹事。对待他人要有礼貌等等,这些好习惯从小就能开始培养,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莫大的好处,孩子也是社会的一份子,并不能因为年龄小就对这些社会常识一窍不通

德国孩子仅学这三科,却包揽了近半的“诺奖”,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第三科:培养情商

对于情商的培养也是德国幼儿园关注的重点;

在德国的书店里,都摆放着很多关于情商教育的绘本,便于孩子买回家之后仔细翻阅,让孩子从小就建立一个能够站在他人角度考虑的正确意识。而德国幼儿园里的老师也会从小就教孩子如何和同龄人相处。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明白情商对于自身以及团队的重要性,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掘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德国孩子仅学这三科,却包揽了近半的“诺奖”,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所以说,德国之所以能够诞生一半的诺奖获得者,与他独到的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德国幼儿园尽全力想要教会孩子的三件事情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培养良好的习惯与情商的重要性,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好习惯能够使人受益终身!

德国孩子仅学这三科,却包揽了近半的“诺奖”,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不得不说,德国之所以能包揽一半儿的诺贝尔奖,与其独特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超超妈听完闺蜜的讲述感到很受益。于是我便在网络上开始找寻德国孩子看的绘本,发现了两套好书分享给粉丝,一套是《德国全景脑力开发纸板书》,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认知事物,孩子越玩越聪明。

德国孩子仅学这三科,却包揽了近半的“诺奖”,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另一套是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这是德国宝宝的情绪早教绘本。提高宝宝的自我管理能力,打造高情商的孩子。这套书主要针对两到五岁的孩子,塑造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敏敏女儿非常喜欢这两套书,分享给大家。

德国孩子仅学这三科,却包揽了近半的“诺奖”,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享受粉丝特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