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都說“父母在,不遠遊”,其實背景離鄉,漂在別處,各中艱辛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在他鄉和在家鄉獲得的東西是相同的,相信沒多少人願意浪跡天涯。

有時,守家待地、知足常樂被視為不思進取,很多人頂著努力奮鬥、出人投地的願望,四處漂泊,一切只是為了更好。

從小城到大城,由國內到國外,離開的人總有不得不的理由。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遠方與孝道不可兩全

對很多人來說,兼顧父母與夢想,真的很難做到,因為遠方與孝道不可兩全。

有位群友分享過一篇文章,大意是說當我們在外面追求詩和遠方的時候,父母怎麼辦?

文中寫到,她遠離父母家鄉,得悉母親生病後,她想到了這些年遠離父母,無法承歡膝下,讓他們盡享天倫的失落和愧疚。

對父母來說,身在遠方的子女,猶如掛在牆上的畫,只能用來觀賞。

我在新西蘭的好友說,看看我們自己,移民到地球的另一邊,不能照顧父母,反而讓他們擔心和牽掛,真是無奈。

我們能做的只是每年回國一次,就算他們能活到100歲,今生還能與父母相見幾回?

我不敢做這樣的算術,因為實在不敢想。

知乎上,大家也討論過“父母在,不遠遊”這個話題。

有位答友說,如果一定要遠遊,就趁著年輕的時候去吧。

待父母老時,縱棄錦繡前程,也會歸家,以全人子之心。

話雖這麼說,真到了那一刻,如果上有老,下有小,又有生活壓力,怕是也會難下決斷吧。

對父母是扶養,對子女是撫養,該如何取捨?

很多美好的願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實在不堪一擊。

有位網友和大家探討他的糾結,家有病重的父親,他很牽掛又不想舉家遷回偏遠的小城。

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大城市裡長大,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憧憬更好的未來。

他的煩惱非常現實,但卻無解。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子欲養而親不待

國學大師季羨林在他的文章《永遠的悔》中說,我這永久的悔就是: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

季羨林六歲離家,外出求學,寄人籬下。

他暗下決心,待大學畢業後,立即迎養母親。

可是,沒等到他大學畢業,母親就去世了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話正應到了他身上。

他母親一生經常唸叨兩句話:“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

“這幾年我日夜想著你,這種痛苦,是你無法想象的”。

當他回家奔喪的時候,看到簡陋的屋子,母親的棺材,他只想一頭撞死。

帶著深深的後悔和遺憾,他寫下了這篇文章。

那個他期許要給母親的未來,母親沒有等到。

畢淑敏在她的文章《孝心無價》中說,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

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債。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演員高亞麟在一次節目中說,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在,你看不見死神,父母一沒,你直面死亡。

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因為父母的存在,我們不必直面死亡,所以我們沒有太多顧慮,太多煩惱。

而父母感覺到了人生的倒計時,會為兒女擔心,希望在自己百年後,兒女都有好的歸宿,讓他們可以坦然離開,沒有牽掛。

“少年不識愁滋味”,無論我們多大,在父母面前都還是個孩子。

我們時常覺得父母的關懷是杞人憂天,父母的叮嚀是絮叨囉嗦,因為我們和他們站在不同的人生視角。

最近,看了東方衛視的節目《我們的歌》,節目中提到這是歌壇長青樹費玉清的“封麥”之作。

此後,我們在舞臺上怕是再也看不到他了。

2018年9月,費玉清在親筆信中透露,多年來,為了達到更高的境界,一直快步向前,忽略了沿途的風景。

當雙親離世後,他失去了人生的歸屬。

沒有父母的關注和分享,舞臺讓人感覺孤獨,掌聲也填補不了失落。

大概就在此時,他真正明白了父母對他生活的意義。

那不止是溫暖和支持,還有撫慰和寄託。

有句話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所以,千萬別讓自己後悔,千萬別讓餘生遺憾。

有父母,就有家,珍惜他們健在的好時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