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湘潭第一人民医院一支援湖北护士的特别“家书”

感人!湘潭第一人民医院一支援湖北护士的特别“家书”

湖南医疗队支援湖北护士罗朵。

感人!湘潭第一人民医院一支援湖北护士的特别“家书”
感人!湘潭第一人民医院一支援湖北护士的特别“家书”

罗朵写给罗先生的信。

3月12日,今年42岁、家住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的罗先生,收到一封长达千余字的特别“家书”,“尊敬的罗大哥:您好!这两天您还好吗?3月8日那天看着您康复出院,我站在队伍中很激动地喊着您的名字,您是否有听到?在近两天休整的时间里,脑海里会自然地想起正逐渐康复的你们。战斗在红安的27个昼夜,给我烙下了永恒的记忆,而令我更难忘的就是罗大哥了!”

这封信是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罗朵写的,她于2月11日加入湖南医疗队来到湖北黄冈市后,被分配在红安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的危重症病房工作,成为一名与死神打交道的病房护士。罗朵还在给他的信中写道:“2月14日那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穿上隔离服进入隔离区,看到重症监护室病情最重的患者就是您;经历了您从昏迷到慢慢苏醒、从撤下呼吸机到慢慢好转的全过程,您还记得你重生后见到的第一个人是谁吗?那就是我呢!我当时特别开心。”

罗先生长居武汉市,年前放假后,专程从武汉市回到红安县老家过年。因发热到医院作检查,于2月2日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入住红安县中医医院,因受多方因素影响,演变为危重症患者。鉴于罗先生的情况较特殊,治疗、护理难度都很大,湖南支援湖北医疗队一分队队长易钊泉等专家于2月20日下午3点,与湘潭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的副组长刘艳宾教授、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吴勇军教授等专家连线,为罗先生举行了远程会诊,共同商讨治疗与护理对策。

罗先生的治疗方案确定后,护理是关键。这位体重超过两百斤,呈昏迷状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重磅病人,护理难度相当大,连帮他翻个身,都要两个人以上合作才行。有次,呼吸机突然报警,患者气道压力过高,心率跳动过快,持续在130-15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呼吸、心跳突然停止,情况万分危急,当班护士为他调整体位,清除气道分泌物,当班全体医护经过几个小时的高危操作,才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醒后的罗先生对恩人们说:“如果没有你们湖南医疗队,我怕就永远醒不过来了!”

罗先生被抢救过来后,更离不开精心护理和心理疏导,罗朵和其他护理姐妹无微不至地给予关怀,罗先生也积极配合,身体逐渐好起来,能吃能睡,生活能自理,相处23天,他们成了“生死之交”的朋友。3月7日,罗先生通过了第二次核酸检测复查阴性,大家心里都特别的高兴。

3月8日,红安县确诊病例实现清零。3月7日夜晚,是罗朵在红安值的最后一个夜班。罗朵知道,罗先生的新冠肺炎治好了,但因昏迷造成的肢体影响还待逐渐康复。交接班以后,她按照惯例对罗先生进行了健康教育,反复叮嘱他各项注意事项,要加强锻炼,争取早日康复。罗先生心里也明白,天一亮就要和罗朵说再见了,对这位罗家小妹妹他有万般的不舍,总想多和她说一些心里话。那一夜,他们聊了很久,直到3月8日凌晨三点多,他渐渐入睡,罗朵这才离开他的病房。这也是罗朵参加工作以来,过得最早的一个“三八”节,并且是在红安的重症病房里、陪着这位有分量的大哥过的。

3月12日,罗朵在与闺蜜的通话中说到: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跨出省界,心中有过恐惧;还有对小甜甜的不忍心,毕竟她才一岁半。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九零后的年轻人,怎能不冲锋在前呢?这次,我已是收获满满,从救活数十个像罗先生这样的危重症患者,我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真正价值;从医院和社会各界对我个人及家庭的关爱中,我感受到了社会正能量的温暖;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前天到湖北看望医护人员,给了我巨大鼓舞。我坚信打赢这场战疫就在眼前;我为自己在这次战疫中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在大考中交了一份自己较满意的答卷而深感自豪,这是我一辈子的荣耀。

如果祖国有需要,我仍然会第一个报名参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