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闢蹊徑的家庭教育,改寫萬家教子命運,助力科學教子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校園生態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各地紛紛推遲開學,教學需要通過網絡、藉助於各種平臺開展線上教育。然而,這樣的線上教育,與之前的學校教學環境有著顯著的區別,學生不再身處課堂,身邊圍繞著的不再是老師和同學,而是自己的家長,這就讓“家庭教育”,一個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極其容易被忽視的環節重新凸顯了重要作用。

萬丈高樓從地起,家庭教育是根基,天下父母不能不知,我國家庭教育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更應該是所有父母的一號工程。21世紀的兒童是未來的時代主人,兒童自下而上保護和培養是提高人口素質的基礎,是人類發展的先決條件。兒童的健康成長關係到祖國的前途命運。能否把這一代孩子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這關係到國家是否後繼有人的百年大計。新時代,要培養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就要從源頭抓起,要高度重視家庭教育。責商家庭教育認為:真正的教育,從來就不單單是學校的事情,更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的責任。家庭教育,發於童蒙、啟於稚幼,是從孩子無意識時便潛移默化,深入其骨髓的,是真正性格養成、品性端立的根基,更需要認真對待、高度重視。一個人成年以後,所有行為都可以在他幼年時期的家庭環境中尋找到答案。每個孩子都是在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下長大的,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命運與家庭教育方式緊密聯繫在一起。

眾所周知,為人父母是一個光榮而艱鉅的角色,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而系統的工程。那麼,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培養什麼呢?責任教育是根本!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偉大民族,其責任文化不可說不深厚。古人講的“仁、義、禮、智、信”,集中體現了責任是一切言行的根,都與人們責任行為的信仰信念及其責任行為的掌控並達成結果有密切關係。“仁”,仁者愛人也,仁愛,即愛護和幫助他人,愛就是責任,就是擔當起責任並達成結果,要實現這一結果,就必須完全掌控責任行為,負責到底。“義”,義不容辭,勇於承擔責任,正義,義無反顧。“禮”:禮者理也,盡其責,合其理。只有完全徹底擔當責任,掌控責任行為,履行義務和使命,才能夠成為古人所言的“禮者”,也才能合符其法律規章,倫理道德。“智”:智者明也,比高智慧高,以盡人之責。一個僅有責任之心而缺乏應有的責任智力之人,也難以擔當應有的責任。“信”:人之行為以大信為本,可棄“小信”,大信者乃擔負人類責任,民族責任,國家責任,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大信大義相輔相成。

“仁、義、禮、智、信”不僅是古人的智慧結晶,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責任行為掌控的精神文化總結。古往今來,伴隨人類文明演進,文明程度越高其責任行為掌控力就越強,這是歷史的必然規律。責任行為掌控其實就是責商的概念體現。責商,RQ(Responsibility Quotient)就是對自我責任行為的認知、感知及其掌控,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展示才能,創造價值;另一方面是約束行為,遵守規範。古今中外,許多成功者,都是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充滿責任感的人,尤其是逆境成才成功的人士幾乎都有一個鮮明特點,他們的責任行為掌控能力特別強;相反,那些不成功或問題多多的人也都有一個特點,他們對自己的責任行為掌控能力較弱,擔當責任的主動性也較差;凡是能主動大膽地面對困難和矛盾,主動擔當責任的人,對自我思維、行為及情緒控制也較好;相反,那些面對困難和挫折心理脆弱,特別容易逃避責任、掩蓋矛盾者,其思維、行為和情緒掌控能力也較差。因此,責商是最關鍵的能力。

諾獎得主詹姆斯.莫里斯教授曾講過:“責商比智商情商更重要,青少年更需要責商家庭教育,責商家庭教育理論破譯了人類育人的密碼”。 這是人類責商教育理論創始人譚焱心探索40多年創立的系統理論和實踐模式,已經有20多萬家庭受益。首都師範大學國學大師普穎華教授:“責商理論將是人類共同信仰。因為責商家庭教育從根本上解決了個體的責任行為掌控能力”。這正是當今和未來社會乃至整個人類務必持續解決的共性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