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房價會不會跌到2萬以內,二線8000以內,縣城等等2000以內?

劉華銀mark


一線2萬,二線8000。四線2000以下。就這個問題我們回答以前要先看市場如何。一線現在5-10萬都是普通的房子(貴的一般老百姓也買不起。)。二線也是1.5-10萬的價格。四線城市就說濟南市濟陽區吧,現在房價7600元(2020.3.16)。現在瞭解了大題的市場再來看未來的房價趨勢。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還有很多人要在那裡打拼,甚至購房的。它是全國最豪華的地方,它還會在很多年內持續平價,甚至漲價。地方就這麼大,都想要是要漲錢的。在看二線,我是濟南的,以濟南為例,18年銷售給我打電話,哥:我們這房子1.8萬,你現在買要不了多久就2萬一平了。結果,後來我們濟南人把售樓處砸了。一個月降價4000元。一個普通百平米三居室。40萬,一個工薪家庭多久能賺到。但是濟南對外來人口,務工人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房子就是降價也是小幅度的。最後看四線城市。濟南市.濟陽區。一個朋友18年訂房9150元。定金1萬。現在呢,市場價7600元。由於濟陽的大規模棚改,基本上,城區周邊都能分到房子。仁風在棚改。先行區在棚改。整個濟陽不棚改的地方已經不多了。市場已經接近飽和了。還有人說漲價,這不是腦子不好使嗎?100套房等著十幾個人挑,有什麼上漲空間。誰便宜,誰先資金回籠。貴的就一直放著就行了。現在有人已經喊出特價房5800一平了。融創的特價房去年就6000一平。今年的疫情對開發商造成10000點傷害。有些人扛不住破產了。剩下的也是苟延殘喘。這樣的四線城市他的房子在1800-2800是比較合理的。不要和我說,人工費用貴了,水泥沙子漲價了。都沒什麼用。你的價格高,就沒人要。薄利才能多銷。賠錢最能賣貨。怎麼也比在手裡放著強。一棚生菜,2元一斤。後來0.5元一斤也得賣。還能看著它懶在地裡嗎?把它清理了,還能種別的,還能掙錢呢。個人認為,一線二線城市房價下降的趨勢不大,二線8000的看樓盤和地段。但是四線在2000一下,是很有可能。





李逸仙336


一線城市房價會不會跌到2萬以內,二線8000以內,縣城等等2000以內?完全有這個可能。

一、房子過多,無論哪裡80%以上房子無法套現。現在房子足夠40億到60億人居住,就像荷蘭鬱金香,炒作最高時候一棵鬱金香可以荷蘭阿姆特斯丹最好地段一套房,但是後來鬱金香爛大街,現在就沒有那麼值錢了,只要是人工可以製造的都不可能一直炒作。如果鬱金香你不知道,那藏獒知道吧,最高時候一隻藏獒可以北京來幾套房現在如何了?還有白果樹。

二、現在呢越來越多企業和家庭需要賣房套現。受到高房價擠壓,各行各業生意越來越難做,錢越來越不好賺。做企業就等於負債,企業越大債務越高,不管是不是國企,不管是不是上市企業都在負債。市場競爭有激烈,受疫情會更多人需要套現房產了,由於2015後貨幣寬鬆政策,各行各業都有不少企業債務再暴雷,這個2020一定引發集中暴雷。2019年A股多家企業暴雷大家也知道,弄虛作假終究要打回原形,要讓債務不暴雷,除非弄虛作假合法化,把關於經濟和企業得法律全部取消,大家都去騙貸款錢投資,不用幹活才行。

三、現在如果高調的房地產抵押貸款,在還貸款的房子也可以抵押貸款,不能解決燃眉之急不說,這樣做銀行不出2年肯定爛賬一大推。直接引發次貸危機。中國的貨幣並不是國際貨幣,如果爆發比美國2008年還要大的次貸危機,馬上可以倒退到解放初期。我們要清楚認識自己實力,自己能力。


劉華銀mark


不可能的!

想多了!

目前一線城市的房價在4~5萬左右,跌至2萬要跌去50%~60%,一旦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那麼金融危機也會爆發,甚至大規模的倒閉,裁員,失業也會出現。

社會會發生動盪, 許多人會出現資不抵債,甚至面臨生活困難的局面。

所以,中國的房價是不允許出現非理性地大跌,並且回調的幅度是會有部門嚴格把守,監管的。

舉個例子:

你買一套500萬的房產,首付一成,為150萬,貸款為350萬,這就意味著350萬的資金是銀行幫你墊資,借給你使用的。

那麼,如果房價跌到了350萬,其實意味著銀行已經虧本,失去了利息。

而跌破350萬,銀行就會出現風險,導致資不抵債;

你想想你的房子已經不值350萬了,但是你還要償還350萬的債務,誰會願意?

所以,房價不會過度回調的。

即便它有泡沫,有風險,有高估的成分在,國家也是希望通過利用“時間”的力量來擠壓泡沫,降低槓桿,慢慢降低風險。

絕對不會出現暴跌!!

因為10次金融危機9次房價大跌引起,沒有一個國家承受得住!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如果你覺得這篇回答對你有幫助,請記得點贊支持哦。


琅琊榜首張大仙


額,可能會跌,但不可能跌的那麼優秀的,農村自建房不算地皮錢普通刷大白牆都要1500一平方上去了。我去年剛買了一套縣城的房子8千,100平米。首付24萬後貸款了56萬。如果跌到2千,特麼房子總共才20萬,我虧了首付不說,倒欠著銀行56萬還不算利息。這時候心態都炸了,直接破產甩手愛咋滴咋滴[捂臉]。估計照著這個跌法,所有買房的大部分會成為老賴。除非破罐子破摔重新洗牌,不然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目前最大的可能要麼就是跌一些,但不至於那麼誇張。要麼就是錢不值錢了,工資上漲,變相的房價低了。你這又要維持工資購買力又要房價變成白菜價不可能實現的。就算是你說的跌成2000一平方,估計你買不到,大把有錢人抄底一棟一棟買[捂臉]。


不和噴子較長短


一線城市,北上廣深除了城市邊緣不可能跌倒兩萬以內……………二線城市也分地區………我是瀋陽的,瀋陽二環內甚至是一環內的二手房老舊小區有的已經跌倒六千了…………縣城也分地方…………比如黑龍江鶴崗,已經跌倒幾百了…………


剛哥義薄雲


一線城市會不會跌到2萬元以內,二線城市跌到8000元以內,縣城等到2000元以內,我覺得除了老破小,很難能達到這種情況。

我們先來看一下樓房的成本價,如果不考慮地價因素,單獨考慮建築成本,一座30層的高層住宅,連同配套設施一塊計算的話,平均造價大約在2500元到3000元之間。

這樣看來,縣城的房子想達到2000元以內根本不可能,因為這連基本的建築成本都保不住,除非是降低樓房的質量,配套設施較差。

對於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來說,樓房的建築成本都差不多,區別主要就是在地產價格,只要土地價格回落,土地供應量充足,一二線城市的樓價下調是有可能的,但是從目前的政策看,這種可能性很小。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城市的發展規劃發生變化,比如北京,如果雄安新區建設完成,大量的人員遷出北京主城區,一些國企,高校以及事業單位都搬出後,不新增人員的話,北京原有的房價可能會下跌。

其他的城市也有這種可能,因為國外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當一個城市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城市的區域範圍一定會擴大,隨著時間的推進,市區將逐步空心化,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生活也越來越不方便,如果不進行重新改造的話,房價也將大幅度下跌。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貨幣價值問題,因為隨著時間的發展,貨幣是會貶值的,一線城市的房價2萬元這個概念,有兩種理解方式,一種是按不變價格,一種是按可變價格,如果是按不變價格的話,題目中的說法是有可能實現的。

總之,關於房價的走勢,很多時候是難以預料的,因為它既和社會經濟發展有關係,也和城市發展有關係,更和貨幣貶值有很大關係,我們不用幻想房價下跌,只要社會經濟能夠不斷向前發展,高房價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互金直通車


我是剛需,不是房託,說下我的看法。一線城市房價回到兩萬以下,二線回到八千,縣城兩千,這幾乎不可能,真要是那樣可能社會就會出現大問題了,譬如戰爭、瘟疫、大的自然災害。但房價大概率不會再次大幅度上漲,近五年內只能以穩定為主,即使上漲也只能溫和上漲,畢竟現在幾乎人人都有房,人口老齡化到來,出生率在下降。但房價大幅下降可能性也不大,即使下降也是小幅度降三五百。當然個別地區也可能大幅度下降,譬如燕郊地區就出現了從三萬降到一萬五六的現象,那是很少地方。我這裡縣城15年還四千,現在七八千,現在房子不好賣,各種打折和促銷,有的一個小區,好樓層能到七千五六,差點樓層也就六千三四。一二線城市好地方可能不會下降,甚至小幅上漲也有可能。


Lucas扯淡


房價跌到題主所說的水平,理論上完全不可能——事實上,如附圖所示,全國多個三線城市房價均價已經超過一萬元!假設,如果真的跌到這個水平,估計還不如目前的高房價——房價暴跌帶來的金融風險,地方債務違約風險,以及百姓失去就業和收入的風險,遠遠比目前的高房價要大得多得多!

要知道,為什麼目前房價如此之高,卻難以下跌?其背後的根源是:

第一,土地財政。地方主要的收入和用於地方建設的資金和負債,主要就是看地方賣地和房地產發展來維繫。相反,如果歷史上不存在目前這個現狀來談發展,一則沒有目前的國內經濟繁榮,二則沒有目前國內基礎設施繁榮甚至超過歐美髮達國家,三則沒有目前的大家收入對比80-90年代翻十倍以上的增長。

第二,國內內需佔經濟主導地位。在03年非典之前,我國的國民經濟中,投資,消費和外貿的比例,分別是外貿50%以上的主導地位,當03年非典之後,我國發現單純或者過度依賴外貿容易受制於人,於是開始大力轉型內需型經濟結構,從而從08年四萬億開始了“基建狂魔”時代,房地產得到空前的發展。

第三,房價在15年之後全國的房價增速創出了歷史記錄,這主要是國內經濟增長壓力下國家啟動了國開行的棚改計劃,從而大力地刺激居民加杆槓進入房地產市場投資和改善需求。

目前的高房價,客觀來說,是有著各種歷史條件和原因形成的,居民既受益於房價上漲帶來的基礎設施和城市面貌的繁榮,也受益於就業和收入的增長,同時也受害於高房價帶來的的房貸支出和收入結餘佔比逐步下降。這些都是客觀的事實——不能說,你只要房價帶來的好處而不願意承受房價帶來的壞處,這完全是不客觀和不現實的。

而如果按照題主所說,一線城市房價跌到2萬元,二線城市跌到8000元,三線城市跌到2000元。如果是當初直至現在維持在這個房價的“理想水平”,那麼,就沒有現在的繁榮和就業以及收入增長;反之,從目前的現狀跌回當初或者題主所謂的理想的房價水平,其後果就是:

第一,銀行壞賬率大幅飆升。銀行壞賬率的飆升,必然會帶來股市的暴跌和金融風險,以及類似2000年前後我國銀行事實上的技術性破產,引發更深層次的金融危機,其威力不亞於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

第二,因為房地產客觀上市國民的經濟支柱,而房地產企業出現大量倒閉則引發房地產上下游企業行業包括建材和裝修以及銀行房貸等的經營風險,從而影響到每一個人的就業和收入;

第三,地方債務違約,地方債務違約則導致地方沒有可持續性收入用於銀行貸款債務和債券到期還本付息,從而導致地方沒有收入用於發放公務員工資,以及債務償還。進而進一步影響地方投資和帶動社會投資。

按照題主所謂的理想化房價水平,大約相當於跌回2000-2005年的房價水平,而05年前的房貸基本上還只償還了15年,基本上沒有全部付清,那麼,銀行的壞賬率就會超過08-09年次貸危機時的水平。

因此,這個說法,是極度不負責任的說法,甚至是一種貪婪和惡毒的說法——蠱惑群眾的不滿情緒,卻只要高房價帶來的好處而不願承擔其必然的後果!


屠龍刀fei0598


今年的房地產市場總體下跌是逃無可逃,可要是說跌成渣,那也是萬萬不可能的。畢竟偌大的一個國家,居民有著400萬億的財富,而其中的70%(也就是大約人均20萬元)的資產沉澱在固定資產中。而又沒有太多的投資渠道來吸引資金洪流,房地產市場的最大可能就是區域分化會更加嚴重。

所謂的區域分化也就是指一些城市走向日本化,而另外一些城市卻走向香港化。也就是經濟學裡的馬太效應,強則愈強,弱便更弱。

其中,一些政策高地、金融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人才吸引城市、土地資源稀缺地等會在回調中很快得到修復,並吸引著大量的資金湧入,房價也會在未調中很快得以恢復,走向房地產市場香港化的特色;

另外,一些不具有人口引進的城市、區域環境差、產業不發達、居住屬性強、不具交通樞紐的這些城市,會出現持續下滑,甚至有價無市或量價齊跌,喋喋不休的尷尬境地。目前的鶴崗等城市就是這種現象,而且還會快速蔓延,走向普跌的日本化現象。

至於問答者說的一線城市到2萬,二線城市進8000,小縣城2000就可以。這是沒有可能的。

筆者認為,一線城市未來還會向更高的方向發展,超十萬/平米也就是時間問題。這畢竟是衝著全球城市的目標而去。像北京、上海的人口控制已經非常嚴格了,而一線城市的土地稀缺性決定著未來的房產增量十分有限。物以稀為貴,房地產市場也不會例外。

二線城市可能就沒有這麼幸運,畢竟政策性受限、土地資源相對豐富、金融地位也不高,但人口流入和產業發展非常快速,於是二線城市會出現分化現象。有些城市會向一線城市的方向靠攏,而另外一些發展緩慢且環境不佳的城市則向三四線城市滑去。房價也是出現了分化,高的會高不可攀,而低的可能真的還不要8000元/平米。

最後,說的縣城房產房價跌到2000元/平米,不是沒有,現在就有這樣的城市,只不過你是否願意在那些城市生活。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土地成本一般最低也要50萬/畝,而房屋建安費用也要2000~2500元/平米,開發商管理費、稅金、銷售費、財務費用和基本利潤等也要1000元/平米以上。無論如何,房產的銷售價格也要在4000元/平米以上,否則就是不可延續性。至於那些2000元/平米的跳樓價,也只是特殊情況,想必很多人也不要買。


選擇房產就如同選擇股票一樣,有些會不斷上漲,而有些卻是喋喋不休,到了跌無可跌,那就是成為了ST股。睜大眼睛選好城市、選好地段、選好小區、選好樓層、選好格局,才會有一個好的升值空間。


鞅論財道


房價不會跌,但你手裡的錢會跌。過不了幾年,說不定一杯奶茶150塊,一碗拉麵100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