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發燒,不咳嗽,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警惕!不發燒,不咳嗽,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一定會有發熱和呼吸系統症狀嗎?

不一定!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醫生們,觀察了很多實例,發現有一些患者,並不是以發熱或者咳嗽為首發症狀。需要大家引起重視,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表現的症狀是多種多樣的,大家要注意了!

典型的症狀是發熱和呼吸困難!

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臨床表現: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少見。部分患者可無發熱,約半數患者多在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

警惕!不發燒,不咳嗽,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不典型的症狀,多種多樣!

1) 以消化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如輕度納差、乏力、精神差、噁心嘔吐、腹瀉等;

2) 以神經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如頭痛;

3) 以心血管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如心慌、胸悶等;

4) 以眼科症狀為首發表現:如結膜炎;

5) 僅有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

上述以非呼吸系統為首發表現的患者,易至相關科室就診(如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等),特別是消化內科接診患者較多。

警惕!不發燒,不咳嗽,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由於這部分患者缺乏明顯的特異性臨床表現,容易造成漏診或者誤診,增加傳染的機會。因此,對此類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醫務人員與患者都應加強認識,加強識別與防護。

這些非呼吸系統症狀臨床表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有何危害?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有較長的潛伏期(大約兩週左右)。在潛伏期內的患者也存在傳染性,在疾病發作前後傳染性將會增強。由於以上無發熱和呼吸系統症狀的患者,很容易被患者自己忽視,加之臨床上缺乏特異性症狀,明顯增加了診斷難度,因此這類患者將是非常重要的隱性傳染源。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如何傳播?

目前除了明確的空氣飛沫傳播,其他傳播途徑還不十分明朗。目前報道有懷疑通過眼結膜感染病例,因此除了呼吸道外眼結膜可能是感染途徑之一。

作為普通人,我們應該怎麼辦?

1) 必須提高防護意識

2) 外出一定要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特別強調減少家庭聚會;勤洗手洗臉,對於手機、公共電腦鍵盤要注意定時定期消毒;

警惕!不發燒,不咳嗽,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3) 學會正確的咳嗽和打噴嚏方式,嚴禁隨地吐痰;

4) 對於使用過的口罩不要隨意亂扔,放入垃圾袋封口處理;

如何及早識別非呼吸系統臨床表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

我們應該更加詳細地對患者病史進行詢問:特別對於有疑診或確診患者接觸史,近兩週內是否出現發熱的病史。應及時進行血常規,呼吸道病原學檢測,建議有條件情況下行胸部CT 的檢查,同時應與患者及家屬進行充分的溝通。

若提示異常,則應進一步完善冠狀病毒的檢測。特別強調不建議進行胸片的檢查以避免漏診難以發現的早期病變。

提高醫務人員的識別與防護意識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部分病人無發熱等明顯症狀,醫務人員必須充分提高對納差、乏力、肌肉痠痛(包括輕微痠痛)和精神稍差患者的警惕,及時進行相關排查。一線門診醫務人員,包括急診、發熱門診、專科門診必須強化防護和診斷意識,切實做好自我防護。避免醫護感染,也將減少其他就診患者的暴露風險。

警惕!不發燒,不咳嗽,也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總之,以非呼吸系統症狀臨床表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及時識別與處理將有利於控制當前疫情的發展。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是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關鍵!

寧可加強防護,不可心存饒幸!眾志成城,堅守武漢,我們在一起!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一科消化內科 ,聯合播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