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連花叢中,只為“春事”忙


流連花叢中,只為“春事”忙

李 志 向


1954年出生。全國著名畫家,著名美術教育家。懂音樂、擅詩詞。曾指揮管絃樂隊,其指揮排練的合唱隊曾獲全國性大獎。現任清華大學美術理論與書畫創作高研班花鳥畫主題性花鳥畫專項研修班導師,花鳥畫教研室主任,文化部書畫創作基地藝委會秘書長,人民大學特聘教授,中國主題性花鳥畫研究會會長,開封大學客座教授。

多年來,李老師站在中國花鳥畫學術領域最前沿,對花鳥畫的主題創作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從花鳥畫主題性創作的命名、定義,歷史淵源,繪畫特點和發現方向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研究,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在理論體系建樹的同時,建立了傳統筆墨、寫生、創作技法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教學效果異弄常顯著。為中國高端美術教育做出了貢獻,獲得了眾多專家學者的肯定,取得了在中國美協舉辦的全國性大展中一個班子學生七十個人次入選,二十六人次獲獎的好成績。

流連花叢中,只為“春事”忙

《山空樵斧響》/ 李志向

李志向出生在豫東平原一個農民家庭,李志向在花鳥畫領域40餘年勤耕不輟,悉心研究,逐步探索出一條專屬於自己風格的畫路,在當今國畫屆也有了一席之地。如今雖因教學身居鬧市且百物纏身,但他對故鄉一往情深,對土地情有獨鍾,經常奔波千里回到故鄉創作、寫生,到村頭、飯場和鄉鄰談天說地,幾十年來始終如一,不改初衷。

李志向在學術上的最大貢獻是他對主題性花鳥畫的研究,所謂主題性花鳥畫就是綜合工筆、小寫意、大寫意的表現技法,用傳統筆墨對錶現對象進行疊加、穿插、組合,調動畫面中的各種表現因素,創造出具有視覺衝擊力、強烈的時代感和具有一定主題傾向的作品。

流連花叢中,只為“春事”忙

《石上紅花低照水》/ 李志向

李志向對中國花鳥畫的發展史作了認真研究,他站在歷史的高度,認為繼工筆花鳥畫,小寫意花鳥畫、大寫意花鳥畫之後,主題性花鳥畫就是第四種表現形式,李志向對主題性花鳥畫的歷史淵源、特點、定義都作了研究,並深刻揣摩與比對寫意與工筆的結合,花鳥畫與山水畫的結合,大寫意與小寫意的結合,大寫意與工藝美術中構成的結合以及中國花鳥畫與西洋繪畫的結合等,用具體創作對這些結合作了嘗試和探索,這些探索作品得到了專家的高度認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姚治華見了這部分作品說:“志向,這些作品你沒讓我看過,這有不少作品把西方的風景畫和中國的花鳥畫結合在一起,這是對中國花鳥畫的一個貢獻。”

流連花叢中,只為“春事”忙

《春歌》/ 李志向

李志向不但對主題性花鳥畫的理論體系和繪畫體系作了創建,而且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對主題性花鳥畫的教學體系也作出了完整的構建。由於是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所以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在參加由中國美協舉辦的全國大展中僅一個學期,他的學生就取得了78人次入選,24人次獲獎的好成績。以全新的創作風格,改變了寫意花鳥畫難以入選國家大展的情況。

李志向即是教育家,又是繪畫創作的踐行者,春夏秋冬,寒來暑往,李志向常年堅持野外寫生、創作,其創作路子寬廣。翻開李志向的畫集,大寫意花鳥,小寫意花鳥,水墨重彩,蟲魚牡丹,家禽翎毛等,他都無所不能、無所不精。 一手抓傳統、一手抓生活,傳統、寫生、創作三位一體,李志向既這樣嚴格要求自己,也這樣要求學生。李志向以吳昌碩、潘天壽的筆墨為本,在此基礎上摸索自己獨到的筆墨語言,李志向的昂首高歌的雄雞,大筆揮灑,一忽而就,不講具體結構,而具體結構自在其中,特別是尾部幾筆,極見功力,那昂首高歌英雄獨立的形象給人以大氣磅礴、水墨淋漓之感,讓人觀後眼睛為之一亮,繼而是振奮、是欣喜、是暢懷。

流連花叢中,只為“春事”忙

《迎春圖》/ 李志向


文章由北京京海墨韻新聞中心整理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