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花丛中,只为“春事”忙


流连花丛中,只为“春事”忙

李 志 向


1954年出生。全国著名画家,著名美术教育家。懂音乐、擅诗词。曾指挥管弦乐队,其指挥排练的合唱队曾获全国性大奖。现任清华大学美术理论与书画创作高研班花鸟画主题性花鸟画专项研修班导师,花鸟画教研室主任,文化部书画创作基地艺委会秘书长,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研究会会长,开封大学客座教授。

多年来,李老师站在中国花鸟画学术领域最前沿,对花鸟画的主题创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花鸟画主题性创作的命名、定义,历史渊源,绘画特点和发现方向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理论体系建树的同时,建立了传统笔墨、写生、创作技法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效果異弄常显著。为中国高端美术教育做出了贡献,获得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取得了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性大展中一个班子学生七十个人次入选,二十六人次获奖的好成绩。

流连花丛中,只为“春事”忙

《山空樵斧响》/ 李志向

李志向出生在豫东平原一个农民家庭,李志向在花鸟画领域40余年勤耕不辍,悉心研究,逐步探索出一条专属于自己风格的画路,在当今国画届也有了一席之地。如今虽因教学身居闹市且百物缠身,但他对故乡一往情深,对土地情有独钟,经常奔波千里回到故乡创作、写生,到村头、饭场和乡邻谈天说地,几十年来始终如一,不改初衷。

李志向在学术上的最大贡献是他对主题性花鸟画的研究,所谓主题性花鸟画就是综合工笔、小写意、大写意的表现技法,用传统笔墨对表现对象进行叠加、穿插、组合,调动画面中的各种表现因素,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强烈的时代感和具有一定主题倾向的作品。

流连花丛中,只为“春事”忙

《石上红花低照水》/ 李志向

李志向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史作了认真研究,他站在历史的高度,认为继工笔花鸟画,小写意花鸟画、大写意花鸟画之后,主题性花鸟画就是第四种表现形式,李志向对主题性花鸟画的历史渊源、特点、定义都作了研究,并深刻揣摩与比对写意与工笔的结合,花鸟画与山水画的结合,大写意与小写意的结合,大写意与工艺美术中构成的结合以及中国花鸟画与西洋绘画的结合等,用具体创作对这些结合作了尝试和探索,这些探索作品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姚治华见了这部分作品说:“志向,这些作品你没让我看过,这有不少作品把西方的风景画和中国的花鸟画结合在一起,这是对中国花鸟画的一个贡献。”

流连花丛中,只为“春事”忙

《春歌》/ 李志向

李志向不但对主题性花鸟画的理论体系和绘画体系作了创建,而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主题性花鸟画的教学体系也作出了完整的构建。由于是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所以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在参加由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大展中仅一个学期,他的学生就取得了78人次入选,24人次获奖的好成绩。以全新的创作风格,改变了写意花鸟画难以入选国家大展的情况。

李志向即是教育家,又是绘画创作的践行者,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李志向常年坚持野外写生、创作,其创作路子宽广。翻开李志向的画集,大写意花鸟,小写意花鸟,水墨重彩,虫鱼牡丹,家禽翎毛等,他都无所不能、无所不精。 一手抓传统、一手抓生活,传统、写生、创作三位一体,李志向既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学生。李志向以吴昌硕、潘天寿的笔墨为本,在此基础上摸索自己独到的笔墨语言,李志向的昂首高歌的雄鸡,大笔挥洒,一忽而就,不讲具体结构,而具体结构自在其中,特别是尾部几笔,极见功力,那昂首高歌英雄独立的形象给人以大气磅礴、水墨淋漓之感,让人观后眼睛为之一亮,继而是振奋、是欣喜、是畅怀。

流连花丛中,只为“春事”忙

《迎春图》/ 李志向


文章由北京京海墨韵新闻中心整理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